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运动自1891年问世,1895年传入我国以来,已经有110多年的历史。少年阶段、青年阶段、成年阶段、国家队四个阶段的竞赛组成了我国完整的篮球竞赛体系,青年阶段是承下启上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它像“杠杆”和“天平”一样调节着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整体进程。我国有青年队和俱乐部队的传统培养模式与高校篮球队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两大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但各体系之间缺乏比赛交流,难以整合各系统间的整体优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更是受到强烈的冲击,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极大影响了其继续发展。CBA-CUBA青年男篮对抗赛是由中国篮球协会和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共同主办的,它为我国探索体教结合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连续四届的成功举办也为后奥运时期两种培养渠道的顺利接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效的篮球竞赛能够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CBA-CUBA青年篮球对抗赛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和社会篮球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将有力地加强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任何一项赛事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CBA-CUBA青年男篮对抗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正处在逐步发展阶段,但还需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才能成为一项品牌赛事。本人希望通过分析第四届CBA-CUBA青年男篮对抗赛的现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来进一步推动我国青年篮球的更快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第四届CBA—CUBA青年男篮对抗赛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对CBA-CUBA青年男篮对抗赛的概况、赛制和竞赛办法、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基本情况、球队的技水平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从比赛名次及多项技术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大学生队已经打破了十年前与青年队无法抗衡的局面,整体水平与青年队处于同一水平,虽然CBA青年队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渠道,CUBA大学生队还处于补充位置,但大学生队选材渠道广泛,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青年篮球的普及与发展。(2)大学生队运动员在年龄,训练年限、比赛经验、训练强度等方面与青年队还存在差距,大学生队有效缓解了运动员的学训矛盾,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青睐,两队运动员在选择发展方向、寻求成长环境方面共同倾向于大学教育。(3)大学生队的教练员学历结构合理,但与青年队教练员相比在执教经验、执教能力以及专职化程度方面较为欠缺。使得两类队伍在训练特点和比赛的技战术风格上有所不同。(4)在第四届CBA—CUBA青年篮球对抗赛的赛制与竞赛方法上,由于比赛场次少、比赛密度大,使运动员体能和精力的恢复较慢,影响了运动员技战术的正常发挥,限制了两队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5) CBA—CUBA青年篮球对抗赛突破了过去单一系统内部的比赛形式,形成了多球队、多系统的交流格局,推动了体教结合的发展,扭转了后备人才匮乏的局面,从总体上稳定了我国青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