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中STR分型和mtDNA遗传标记测定的法医评估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类牙齿是由高等钙化组织构成的器官,也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牙齿组织因其不易受环境与理化因素的影响,是人体抵抗极端条件的作用、保存时间最长的器官。因此,这种稳定性使牙齿能够作为一种特殊的用于法医DNA分型的生物性检材来源,成为法医学鉴定的极具价值的生物学物证。以往的碎尸、溺死高度腐败、火灾及其它严重破坏型尸体的法医学鉴定中,其中重要的涉及个人识别方面的鉴定,由于其它来源的人体生物性检材的严重破坏,使得难以从常规生物性检材中(生物源性斑迹及人体软组织等)进行DNA分型,这样,具有保存特性的骨及牙齿组织就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性。牙齿作为具有这种保存特性的生物性检材用于DNA遗传标记的分析目前主要依靠完整牙齿的牙髓和其硬组织部分研磨制成的牙粉,对于较为陈旧性的检材,通常难以获得可供分析的牙髓;坚硬的牙本质制成的粉末也存在检出效率低的问题。此外,对于活体组织如果拟采用牙齿进行DNA分析的情况下,上述样本将很难获取。龋齿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从结构上破坏了牙釉质和牙本质,而且牙髓也可能因龋坏而坏死。然而,正是这些细菌的作用,会导致牙齿的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也使受损牙齿产生了被腐蚀后形成的产物,这样就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替代物,可对其进行分子水平的分析。在法医学领域中,目前采用龋齿作为检材进行法医学鉴定,无论是针对人源性标记,还是靶向细菌种类标记进行个人识别均鲜有报道。在牙科学领域中,选择龋齿组织作为DNA的主要来源,对龋齿的病理生理方面进行探讨及积累的数据也极为有限。因此,基于龋齿组织进行DNA水平分析,不仅对于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有其特殊的意义,而且也将为后续牙科学领域龋齿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目的:建立从人龋齿组织中高效提取DNA的方法;选择人非编码区STR遗传标记,对龋齿中提取的DNA进行分型鉴定,探讨其检测效能、稳定性及法医学应用的潜在价值;对mtDNA高变区进行测序分型检测,并验证提取的龋齿DNA拷贝数对STR分型的影响;为龋齿的病理生理学的分子学水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患者的龋齿120颗。其中,龋周手术切割组共有37位女性和23位男性,年龄范围为15-68岁;牙齿颈部切割组共有42位女性和18位男性,年龄范围为17-64岁。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也获得了中国医科大学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专业口腔外科医生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拔除牙齿,并储存在消毒纱布中,直到进行下一步处理。纳入标准是视诊或影像学诊断为龋齿,排除标准是根管治疗的牙齿、牙根内吸收、根尖周病变和严重的根管口开放的牙齿。对牙齿进行温和漂白,刮除全部软组织,然后在-20°C条件下保存,直到使用。根据国际龋病检测和评估系统(ICDAS)分类、影像学检查以及是否存在软龋或硬龋,由熟练的牙医收集龋齿样本。龋齿样本DNA提取前的处理,首先应用生理盐水将表层碎屑和菌斑清洗两次,然后,对两组龋齿样本分别不同方法进行DNA提取前处理:a)龋周手术切割组:共计60颗牙齿,其中40颗磨牙、11颗前磨牙、9颗切牙,用无菌金刚砂钻在硬龋周围切割,用不同尺寸的无菌挖匙挖取软化龋坏牙本质。将收集到的硬、软牙本质龋碎片分别保存在微离心管中进行分析。在采集到坚硬的龋齿釉质的地方,需要对少数样本进行粉碎。b)牙齿颈部切割组:共计60颗牙齿,其中45颗磨牙、7颗前磨牙、8颗切牙。在龋齿颈部水平用碳化钨钻头切割,便于直接接触牙髓。使用不同型号的牙髓K锉从髓腔、根管和根尖收集牙髓组织样本(图3)。龋齿样本的基因组DNA提取,研究中将采集的约6-20mg样品置于微离心管中,应用Tiangen和Qiagen两种不同的生物组织DNA提取试剂盒,经适当的改进部分操作步骤后,对龋齿样本进行基因组DNA的抽提。提取后的龋齿基因组DNA经DANO Drop2000定性及定量后,调整至合适的浓度用于常染色体及mtDNA遗传标记的扩增。常染色体DNA遗传标记的检测,研究采用Goldenye20A系统对获得的龋齿样本DNA进行基于荧光的多重扩增,扩增的遗传标记包括1个性别位点和19个常染色体STR,其中包括13个联合DNA指数系统(CODIS)和6个其他位点。对获得分型结果进行评估的方法为:1)全谱,为可对所有19个STR基因座和釉原蛋白基因准确分型;2)部分谱,为可对10个以上STR基因座和釉原蛋白基因准确分型;3)低谱,为可对10个以下STR基因座和釉原蛋白基因准确分型;4)无谱,为未检测到STR基因座的分型,无论是否能鉴定出釉原蛋白基因。mtDNA遗传标记的检测,研究选取了12份低谱和部分谱STR结果的样本,扩增了其mtDNA高变区I和II,采用Sanger测序法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依据修改的剑桥序列分析测序结果。结果:龋周手术对龋病组织的取样是保守的,可以安全地收集龋病组织,而颈部切割术允许进入根管并取样牙髓组织。经适当改良提取方法后,在两组龋齿样本中成功提取到基因组DNA,但提取的核酸显示出较大程度的质量差异。经对120份龋齿样本中提取DNA的常染色体STR分型后,结果显示共有118份(98%)样本获得了可用于法医鉴定的遗传图谱。其中,全谱样本为?();部分谱样本为?();低谱样本为?();无谱样本为?()。为了进一步探讨龋齿样本中提取的DNA用于遗传标记检测的能力,研究对来源于两个不同组别中的3个低谱和3个部分谱STR分型结果样本进行了mtDNA高变区I和II的测序,结果显示所有测序样本均可以得到清晰的图谱,与对应的参考序列比对后,所有样本线粒体DNA的HV1和HV2分型结果均准确无误。结论:1.人的龋齿缺损表面上的龋坏组织可以有效地提取到基因组DNA。2.龋齿样本中提取的DNA可以用于常染色体DNA遗传标记STR的分型,作为一种潜在的替代手段可以应用于法医学的个人识别鉴定中。3.龋齿样本中提取的DNA可以用于mtDNA中遗传标记的分析,特别是对于常染色体STR分型不全的样本更具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居首位,目前,我国患病率为0.32%-0.36%,全世界患病率为0.5%-1.0%,且逐年上升。类风湿关节炎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研究发现Th17/Treg细胞失衡在类风湿关节炎起着关键作用,调整Th17细胞和Treg细胞亚群的失衡是治疗RA的核心靶点。Interl
近年来,随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相关研究的深入,其功能和作用,尤其是在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前已有研究证明,长链非编码RNA UNC5B-AS1可对部分肿瘤细胞的增殖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在肾细胞癌(RCC)中,UNC5B-AS1调控癌细胞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针对UNC5B-AS1在RCC中生物学功能及其作
目的:探究人源化抗CD19和FcγRIIb双特异性抗体XmAb5871对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外周循环中纯真B细胞活化通路中染色质可及性和基因表达的相关变化。方法:收集符合入组要求的20例IgG4-RD患者,给予药物XmAb5871治疗前后和治疗后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运用磷酸化流式细胞术研究IgG4-RD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各个亚群(纯真B细胞
背景: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和致命的癌症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许多NSCLC患者被确诊时已处晚期。目前,晚期和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方法十分有限。因此迫切需要发现用于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标。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众所周知,其可调节各种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例如,lncRNA转移相
目的:细胞衰老是一种复杂的应激反应,是导致细胞生长停滞的一种不可逆状态,主要发生在细胞受到不同压力时,可以由多种不同因素(如复制应激、DNA损伤、氧化应激、癌基因诱导、化学疗法、线粒体功能障碍、表观遗传和旁分泌)所触发。恶性肿瘤是一种年龄相关疾病,是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细胞衰老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在癌症治疗中,诱导细胞衰老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有效屏障,是重要的抑癌机制之一。随着抑癌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是心血管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和阶段性血管疾病,在其持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常常会同时伴随多种诸如心、脑、肾、血管等多种不同靶器官生理功能的严重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是维持动脉血管壁和管腔结构的重要基本组成结构部分之一,其有助
目的: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按照是否存在特定基因突变可分为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治疗以及无已知基因突变的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然而,两种治疗方案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以选择性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为代表的靶向药虽然可以有效
实验目的:1、探索Yap1对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免疫识别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2、寻找Yap1调节免疫反应的机制。3、观察辐射对Yap1表达的影响以及抑制Yap1联合放射的抗肿瘤效果。4、观察抑制Yap1对放疗-PD-1治疗抵抗肿瘤的抗肿瘤作用。实验方法:1、采用小分子抑制剂-Verteporfin或小干扰RNA(si RNA)抑制或沉默Yap1。CCK8实验确定CT26和MC38细胞Vertepor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成人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目前,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胶质瘤的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接受手术治疗的胶质瘤呈现高复发的现象,而且预后也极差。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在诊断后仅约15个月。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的蛋白质是分泌型的氨基氧化酶,该家族成员的共同功能是能共价交联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该项功能
研究背景: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近25年中发病率约增加2倍,目前在临床恶性肿瘤中占1%。甲状腺癌的常见病理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甲状腺癌发病率的显著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占80%-85%。目前PTC的主要治疗方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