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中医辨证与年龄、性别、病史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脂检查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CCCI的中医辨证规范化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为CCCI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2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CCCI的215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随机将215例患者分为2组,即中医辨证治疗组115及单纯西医治疗组100例,中医辨证治疗组按入院时的辨证分为痰浊中阻证组、瘀血阻窍证组、气血亏虚证组、风阳上扰证组和肝肾阴虚证组五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及TCD检查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波动指数(PI)和血脂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均行TCD检查及血脂检查。比较CCCI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病史、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及血脂的关系以及对治疗前后的血流速度、RI、PI等与临床疗效关系。
结果:(1) CCCI患者各中医证型所占比例:痰浊中阻证36.28%,瘀血阻窍证24.19%,气血亏虚证16.74%,风阳上扰证9.30%,肝肾阴虚证13.49%;(2) TCD相关性:各中医证型组血流速度分布及PI值、R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TCD结果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组及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前各项血脂、血流速度、PI值、R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治疗组及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H、LDL-C降低、血流速度改善、PI值和RI值降低;治疗后中医辨证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单纯西医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治疗组有效百分比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TCH、LDL-C降低幅度大于单纯西医治疗组、血流速度改善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I值、RI值降低幅度大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结论:CCCI患者中医证型由多到少排列为痰浊中阻证、瘀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风阳上扰证;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CCCI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血流速度、PI值、RI值及血脂等指标,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脑血流速度、PI值、RI值及血脂可作为评价CCCI疗效的临床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