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干预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节细胞数量及视路nestin、GAP-43的表达机制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sdn_s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节细胞形态、数量及外侧膝状体nestin、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法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为针灸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机制提供动物实验数据。方法:20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埋线组、神经营养因子组、埋线并神经营养因子组;其中后5组再分为4天、7天、14天、21天、28天5个亚组。采用横断伤制作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大鼠模型,通过肝俞穴穴位埋线法治疗后,光镜下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及视网膜节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外侧膝状体nestin、GAP-43表达情况。结果:经肝俞穴穴位埋线、神经营养因子和埋线并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后,大鼠视网膜节细胞存活数量较模型组多(P<0.05或P<0.01),外侧膝状体nestin、GAP-43表达较模型组增高(P<0.05或P<0.01)。在损伤早期,即损伤的7天,穴位埋线组RGC存活数量较神经营养因子组多(P<0.01)。而从损伤的第14天开始,神经营养因子组外侧膝状体中nestin、GAP-43的表达也比埋线组高(P<0.05或P<0.01)。结论:1.肝俞穴位埋线治疗TON大鼠有效。穴位埋线在损伤早期效果好,即7天以内,穴位埋线法在增加RGC数量上优于神经营养因子组。而损伤中后期,即从14天开始,神经营养因子优于穴位埋线法。2.初步推测穴位埋线法治疗TON的机制为保护RGC,降低RGC的死亡率,上调了局部nestin、GAP-43的表达,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前体细胞,使其分化、增殖,并促进轴突的生长而实现。3.在TON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不是单纯的疗效叠加,它能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体细胞,但对轴突的生长及RGC数量的影响上并不如单纯的穴位埋线及神经营养因子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全球约有13.5亿人口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亿左右。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中,年龄标化糖尿病及糖尿量异常流行率为9.7%和15.5%,我国政府对糖尿病治疗与预防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自然灾害频发,并存在种类多、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区域性强、季节性强及风险的集中等特点。据统计,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占灾害损失的70%,我国成为世界
公众演讲是向公众发表演说的过程或行为,是一种以语言表达为主,激发听众热情和思想的活动。领导人的就职演说是公众演讲中的较典型的一种。同声传译和公众演讲在交际过程中有
民事诉讼调查权是检察机关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在最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增加了很多涉及到民事调查的条件,可是涉及内容过于笼统,因此针对当前调查权内容的空白问题,本文分为
凯斯·R·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产生知识》中提出了“信息茧房”(INformtion Cocoons)的概念。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传播生态系统。互
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一个完整的行政立法监督都包含外部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行政立法的内部监督都很难完整的发
目的:通过探讨针刺与康复不同干预组合对脑梗死病患者TNF-α. IL-1β水平变化与效应差异及介入顺序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客观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疗瘫的差异及可能的作用机理,通过应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的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K-ras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健脾补肾方对Lewis肺癌转移瘤小鼠癌中K-ras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意在通过单盲、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上复脉颗粒治疗前后平均心室率、BNP、左房直径(LAD)、EF值、CRP及临床症状的
<正> 美国法律界的专家说,美国法律界出现一个新的趋势,这就是越来越多有法律麻烦的人不聘请律师,而是由自己担任法律代表上法庭打官司。在美国主张法律顾问当事人在法庭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