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对宫颈癌离体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2、探讨吉非替尼对宫颈癌离体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宫颈鳞癌Siha细胞,腺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MTT法检测吉非替尼单药使用以及与顺铂联用分别对Siha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Burgi法分析联合用药的效果。将细胞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不行吉非替尼和放射线干预;(2)单纯放疗组:分别给予1、2、3、4、6和8Gy 6MVX线照射;(3)单纯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IC20)作用72小时;(4)吉非替尼+放疗组:分别给予1、2、3、4、6和8Gy 6MVX线照射后吉非替尼作用(IC20)72小时。利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吉非替尼对宫颈癌Siha、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计算放射增敏比(SER)。吉非替尼+放疗组所得数据校正吉非替尼产生的细胞毒性。Western Blot分析吉非替尼对宫颈癌Siha、Hela细胞P-Erk、P-Akt、CyclinD1、bcl-xL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1、单独使用吉非替尼能够抑制Siha、Hela细胞的增殖,其IC50值分别是1.48umol/l,2.67umol/l,而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吉非替尼能增强顺铂对Siha、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Burgi修正公式所得Q值分别为1.06±0.03 (Siha),1.13±0.01 (Hela)。3、吉非替尼作用于Siha、Hela细胞72h后,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693、1.228。4、吉非替尼使Siha、Hela细胞中P-Erk、P-Akt、Cyclin D1、bcl-xL蛋白的表达明显减低。5、吉非替尼使Siha、Hela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单纯照射组Siha、Hela细胞的凋亡比率分别为(9.43±0.04)%、(6.41±0.02)%,吉非替尼与放射联合组Siha、Hela细胞的凋亡比率分别为(11.74±0.03)%、(8.09±0.05)%。统计学分析显示吉非替尼与放射联合作用后的凋亡比率与单纯放射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吉非替尼能够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并且能够增强顺铂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使肿瘤细胞停滞于G1期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2、吉非替尼对宫颈癌Siha、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3、吉非替尼对宫颈癌Siha、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机制可能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下调P-Erk表达从而增强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降低CyclinD1表达导致细胞阻滞在G0/G1期;减少P-Akt和bcl-xL表达导致宫颈癌细胞凋亡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