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药“水金凤”及其易混品鉴别与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贵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贵州苗药“水金凤”药材四个来源及易混品准确、快速、高效的鉴别方法,拟订“水金风”药材科学、合理、可行质量评价方法,以保障“水金凤”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指导“水金凤”的临床使用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科学理论依据。
  方法:
  1.对“水金凤”药材四个来源原植物和同属易混品的植物叶片、花、果实和种子的外观形态进行观测;
  2.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水金凤”及其易混品的叶表皮、粉末、茎和叶横切面的组织构造进行观测;
  3.按《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0502项下薄层色谱法操作方法,对“水金凤”及其易混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水金凤”的色谱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并比较“水金风”四个来源及易混品种的HPLC指纹图谱差异性;
  5.通过ITS、trnL、atpB.rbcL三个基因片段对“水金凤”及其同属植物进行种间鉴别,利用Sequencher4.2、Bio Eidt、Codon Code Aligner、muscle3.6、MEGA4.0等软件对三个序列PCR扩增产物进行分析、拼接、校对,计算并分析K2P遗传距离,构建Neighbor Joining(NJ)树;
  6.建立“水金凤”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星点-效应面法优化“水金凤”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
  7.对“水金凤”药材进行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测定并比较17批次“水金凤”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总黄酮含量。
  结果:
  通过实验得到结果如下:
  1.“水金凤”及其同属易混品的外观形态差异明显,通过叶缘形态将13种凤仙花属植物分为三类,即粗圆齿状类、粗锯齿状类和细锯齿状类;通过种子种皮表面纹理特征,将11种凤仙花分为四类:网状型、隆起型、颗粒型和光滑型;凤仙花花的颜色、大小、萼片、旗瓣、翼瓣、唇瓣的形态特征,种子的形状、大小、色泽和种皮表面纹理,种问差异明显,为凤仙花属植物的重要鉴别特征,可作“水金凤”及其易混品的鉴别方法;
  2.“水金凤”的四个来源及其同属易混品的茎、叶横切面组织结构表明,凤仙花属植物茎皮层的厚度、厚角组织的层数、维管束的类型和数量存在差异,通过显微特征将l1种凤仙花分为栅栏组织发达型、较发达型和不发达型。叶肉栅栏组织的发达程度和主脉维管束的类型具种间差异,可作为“水金凤”及其同属易混品的鉴别特征;
  3.建立了专属性较强、重现性高的“水金凤”薄层色谱鉴别的色谱条件;
  4.建立了重现性高、稳定强的“水金凤”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色谱条件,并构建了指纹图谱;
  5.凤仙花属12种73个样品,2条基因片段ITS、trnL长度分别为657bp~702bp、410bp~439bp;(G+C)含量分别为43.0%~48.8%、30.0%~34.1%;扩增成功率分别为100%、95%;测序成功率为90.2%、96.5%;73份atpB—rbcL片段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仅获得7份质量较高,可用于分析的序列,测序成功率仅为9.5%,测序成功率过低,不推荐此片段作为“水金凤”及其易混品的分子鉴别序列;ITS序列长度为7ll,含311个保守位点,388个变异位点,310个信息位点,分别占总序列长度的44%、55%、43%:trnL序列长度为423bp,含185个保守位点,231个变异位点,102个信息位点,分别占总序列长度的38%、48%、21%;K2P遗传距离和NJ进化树结果显示,ITS和trnL序列对12种凤仙花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能够将12种凤仙花属植物快速,准确的区分,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6%和92%,能准确的区分“水金凤”药材的四个来源于其他易混品,推荐作为“水金凤”及其易混品DNA条形码分子鉴别序列;目前主要依据植物的生长形态、花色颜色、大小、其解剖形态作为主要的鉴别依据,这一点在以ITS和trnL序列建立的NJ进化树上有明显体现,也说明了目前主要以花的形态作为该属植物分类鉴定主要依据的合理性。
  6.建立了“水金凤”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优选得到提取率高、模型可靠、方法稳定的“水金凤”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
  7.完善和补充了《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水金凤”药材的质量评价项目,即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灰分、浸出物、总黄酮含量测定。
  结论:
  通过外观形态、显微鉴别、薄层鉴别、HPLC指纹图谱鉴别、分别方法能对“水金凤”及其易混品进行准确区分,获得了“水金凤”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和最佳提取工艺,建立了重现性、稳定性高的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色谱条件。达到了对“水金凤”及其易混品准确鉴别、完善和补充“水金凤”药材的质量标准、提高了“水金凤”药材的质量评价水平的预期目标,为“水金凤”药材的临床用药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拟结合茱萸汤处方中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茱萸滴丸的提取、纯化、成型工艺条件及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为后续药效学研究提供质量稳定的制剂,丰富茱萸汤传统汤剂临床给药剂型,为大工艺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1.提取:处方(吴茱萸和木瓜,比例为6:1)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的提取工艺。2.纯化:比较三种不同纯化方法,即液-液萃取法、水沉淀法和水沉醇溶法,筛选出最佳的纯化方法,并用
摘要铁磁谐振是电力系统自激振荡的一种形式,是由于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铁磁电感的饱和作用引起的持续性、高幅值谐振过电压现象。首先简述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然后结合我公司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的一起单相接地故障,简要分析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  中图分类号TM8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106-0
期刊
本论文主要以采集于贵州龙里县湾寨乡的清风藤科清风藤属植物鄂西清风藤(Sabiacampanulata wall.subsp.ritchieae)的干燥枝干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包括正相减压柱层析、正相常压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和分析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鄂西清风藤枝干工业酒精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分离和分析,并运用EI-MS、ESI-MS、UV、1D-NMR和2D-NMR等波谱解析技术辅助理化常数测定、薄层层析对照化合物进行结构鉴
摘要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般介绍,重点介绍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和虚拟专用拨号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虚拟专用网络;虚拟专用拨号网;展望   中圖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100-01    0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国内坚实的基础建设之上,我国的网络应用正在健康迅速地发展。“八五”期间,全国建立了不
期刊
摘要内燃机车动力系统由柴油机、走行部、蓄电池等部件组成。抛开设备备件不谈,维持运行想降低成本主要从油耗着手,以下谈谈如何降低内燃机车在“停车运行”中的成本。  关键词内燃机;停车;运行;成本  中图分类号U26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124-01    1精心维护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作为内燃机车启动电源,主要有四大功能:  启动柴油机时向发动机供电;在发
期刊
目的:通过实验,分别建立葛根芩连汤全方,各药效拆方及其单味药组UPLC-MS/MS药代-药效指纹图谱,结合体外指纹图谱,对比体外-药代药效指纹图谱三者的异同,并对葛根芩连汤治疗大鼠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动力学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正常大鼠与UC模型大鼠口服葛根芩连汤后体内黄苓苷与汉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动态变化,并与药效动力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两成分血药浓度与药效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方法:1.采用UPLC-MS/MS法进行药代指纹图谱及药效指纹图谱研究,样
目的:研究苗药嘎说沙的化学成分,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苗药嘎说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用硅胶、凝胶和MCI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7个化合物,其中解析鉴定了21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ol pahnitate,PW-1)、伊谷甾醇(β-sitosterol,PW-2)、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PW-3)、7β-甲氧基-豆甾-5-en-3β-醇(7β-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不仅意味着教育现代化的未来指向,而且意味着教育历史的继承和发展。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美术教育的创新是一项崭新的课题,我们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美术教育事业,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关键词创新教育;现代高校;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146-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逐渐演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环境下,如何提高企业的采购水平,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贯彻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管理;特点;实施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168-01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
期刊
目的:建立施秉太子参质量溯源过程中种植加工四个关键环节标准(种参规格等级标准、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包装标准及仓储技术规范)及太子参UPLC指纹图谱,以期为施秉太子参的质量溯源及种植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1.选用资源卫星三号的多光谱数据,通过对比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和各波段组合的OIF指数,得到最佳波段组合影像;依据采集的太子参地块GPS信息与调研结果识别地物类型,通过监督分类对太子参种植面积进行提取。2.以太子参种参直径、单个种参重两个外观性状为分级指标,将太子参种参划分为一级、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