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等离子体与丁香精油纳米纤维对蔬菜表面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膜的协同抗菌作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un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但蔬菜在流通过程中易受细菌污染,进而威胁人体健康。其中,大肠杆菌O157:H7是蔬菜中常见致病菌之一,且会在蔬菜表面形成生物膜。由于其受到胞外多聚物基质保护,传统方法难以彻底清除。本研究将冷等离子体和植物精油两种冷杀菌技术进行协同。首先利用壳聚糖纳米粒子包封丁香精油,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其载入纳米纤维膜中。最终协同冷源氮气等离子体对生物膜的初步破坏,在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粒子纤维膜的缓释抗菌作用下,实现有效清除蔬菜表面生物膜的目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冷源氮气等离子体的抗菌性能及机制研究。研究发现,当等离子体功率由300 W提升至400 W后,抗菌效果明显增强,400、500和600 W之间抗菌效果大致相同。延长处理时间由1分钟至4分钟后,等离子体清除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膜的活性也显著增强。CLSM及SEM表征发现等离子体破坏了生物膜结构,使致密的生物膜变为零散的细菌。抗菌机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破坏菌体结构的完整性,使细胞壁及细胞膜穿孔、凹陷,使细胞膜的通透性明显增加,导致胞内大分子物质泄漏,胞内DNA、ATP含量减少,最终致使菌体裂解、死亡(2)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粒子(CO@CNPs)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丁香精油对大肠杆菌O157:H7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MBIC均为0.5 mg/mL,MBC、MBEC均为1 mg/mL。随后,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能佳,精油包封率高的CO@CNPs,其平均粒径为154.9 nm、PDI值为0.297、Zeta电位为44.3 mV、包封率为39.5%。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CO@CNPs可有效地清除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膜,经40%(w/v)及50%(w/v)浓度作用8小时后,杀菌率可分别达到99.981%和99.999%。(3)CO@CNPs电纺纤维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利用PEO为基底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成功制备出CO@CNPs抗菌纤维膜。SEM结果显示,纤维直径分布均匀,无断丝现象发生,结构稳定。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CLSM及SEM表征,证明CO@CNPs纤维膜能够有效地清除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膜。(4)等离子体与CO@CNPs纤维膜协同应用于蔬菜表面。相比单一处理,协同作用下抗生物膜效果明显提高。黄瓜、青椒、胡萝卜及小番茄在经400 W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再用CO@CNPs纤维膜包裹4天后,杀菌率可分别达到99.9990%、99.9998%、99.9999%和99.9996%。色差实验及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储存4天后,协同处理并未影响蔬菜的色泽及风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对心梗后心肌损伤大鼠心脏功能、结构的作用,探讨活血化瘀药对急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功能、结构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先后成立了多所舞蹈专科的高等教育院校,也标志着高等舞蹈教育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教育史上的得到了认可。总体分析看,我国的高等舞蹈教育最开始是以为各
分布对象通信中间件以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分布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为目标,可以屏蔽网络通信的实现细节,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因而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分布计算的主
目的分别采用电刺激迷走神经和电针足三里穴的方法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观察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家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电刺激迷走神经部
为了制定合理的轨道交通线网票价,从政府、运营企业和乘客三方面对选取票价制定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影响因素为准则、以各种票价制定方法为方案,建立轨道交通票价制定层次
食用油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食用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超标问题尤为严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针对反式脂肪酸含
跳频通信技术具有优良的抗干扰性能和多址组网性能,使得它在军事通信和民用移动通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GSM、HomeRF(家庭射频)和Bluetooth(蓝牙)中都应用了跳频技术。跳频通信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定义为具有血栓形成倾向、极有可能快速进展成罪犯斑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斑块常无临床症状或者仅出现稳定性心绞痛,从稳定斑块进展为易损斑块,常常是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学生自控力差,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没有正确的生活、学习意识.因此,高校应进一步探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引
介绍了核壳型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