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医方“千金文武汤”片剂的制备及初步药效学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朝医传统方剂“千金文武汤”的提取物为原料,制备普通片剂、咀嚼片和分散片3种制剂,确定制剂处方和制备工艺;建立普通片剂的质量标准;考察片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初步药效。  方法:  1.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多指标评分为依据,对普通片剂中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进行筛选确定制剂处方,制备普通片剂并确定工艺参数;  2.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多指标评分为依据,对分散片中填充剂、崩解剂进行筛选确定制剂处方,制备分散片并确定工艺参数;  3.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多指标评分为依据,对咀嚼片中填充剂和矫味剂进行筛选,制备咀嚼片并确定工艺参数;  4.以普通片剂为样品,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各药味,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总多糖以及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黄芩苷含量;  5.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后,以普通片剂为样品,经口给予低剂量(0.065g/kg)、中剂量(0.130g/kg)、高剂量(0.260g/kg),连续给药4周,以血糖值、肾重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量为指标,考察初步药效。  结果:  1.普通片制剂处方为:提取物、淀粉、蔗糖、糊精、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100:13:13:13:1:7);  2.分散片处方为:提取物、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20:11:13),用40%乙醇作为润湿剂;  3.咀嚼片处方为:提取物:甘露醇:阿斯巴甜:三氯蔗糖(100:40:6:3),用40%乙醇作为润湿剂;  4.片剂中9味中药成分的供试品在与对照品色谱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或荧光条斑,阴性对照品则无相应斑点;  5.片剂中3种有效部位的平均含量分别是129.51mg/g、149.21mg/g和105.02mg/g;  6.高效液相色谱中,在0.5~2.5μg范围内黄芩苷的进样量和峰面积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学中各指标的RSD值均<2%,98.72%为平均加样回收率,将3批不同批次片剂样品进行测定,其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为1.998mg/g;  7.初步药效学显示,本方片剂具有控制血糖、抑制肾脏异常增大、组织损伤修复、控制小鼠过氧化损伤、抑制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并呈现量效关系。  结论:“千金文武汤”的3种不同片剂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标准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片剂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效。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树鼩肝细胞进行转基因处理,将人Toll样受体3(human Toll-like receptor,hTLR3)基因转入树鼩肝细胞中,建立hTLR3转基因树鼩肝细胞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将为开展TLR3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和抗病毒作用机制研究、以及通过调节hTLR3表达进行抗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药物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两步胶原酶灌注的方法
细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 Angustum E. Busch)又名狭叶杜香,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香属(ledum)植物,常绿直立小灌木,主产于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细叶杜香的叶又名白山苔,味苦、辛,性微寒,有活血调经,化痰止咳等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不孕,胃溃疡,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细叶杜香的叶及花蜜有毒,其叶、枝、花和果实中含有挥发
目的:建立光纤传感技术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快速定性、定量分析药物的方法,建立与本方法相对应的光纤紫外对比图谱数据库,通过与图谱比较获得待测药物的定性、定量信息。  
目的:优选提取、分离、纯化冬凌草多糖的方法,探究部分分离纯化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多糖含量及单糖组成,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1、以冬凌草粗多糖干重得率为指标考察了水浸提取法、纤维素酶酶解法、果胶酶酶解法、复合酶酶解法对冬凌草多糖提取产率的影响,筛选适宜提取方法。以冬凌草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质去除率为指标考察三氯乙酸-正丁醇法、三氯乙酸-Sevage法、Sevage法、三氯乙酸法对冬凌草粗多糖
  目的:建立鱼腥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确定鱼腥草中总生物碱有效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获得初步纯化分离工艺路线。   方法:通过对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显色条件进
复方中药紫龙金(Zilongjin,ZLJ)是一种新型的抗癌中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抗癌疗效。多药耐药性的产生是导致化学药物治疗肿瘤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肿瘤治疗中的主要障碍。ZLJ与肿瘤多药耐药性的关系尚未见报道,为拓展其用途,本研究观察中药ZLJ对于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作用机制。我们选择具有显著耐药性特征的两对细胞株,人乳腺癌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