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有关学生视力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项研究显示中国学生的视力不良情况极其严峻。2014年天津市体质调研结果显示天津市学生的近视检出率高达66.3%。本研究旨在描述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现状,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学生的视力不良情况,并通过调查中小学生在近距离工作时的工作距离、时长、姿势等现状,探讨中小学生近距离工作现况及其与视力不良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视力不良的方案。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于2016年9-12月在天津市两个市区共抽取五所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包含三所小学(1-6年级)以及两所中学(7-12年级)学生,共2092人。由专业人员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视力检查,学生任一眼裸眼视力低于5.0为视力不良;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社会人口学信息;学生的近距离工作情况,如读写时长、距离以及近距离工作时的用眼习惯等。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3.1进行录入,并进行逻辑性检验;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的方法包括Z检验、卡方检验、秩相关、卡方趋势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共调查学生2092人,男生女生比例为1:1。天津市市区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8%,其中轻度视力不良检出率为9.3%,中度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0.2%,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0.4%。天津市中小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c2=275.076,P<0.001),10-13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最为明显。天津市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4.9%,男生为54.8%,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2.351,P<0.001)。天津市中小学生在读写时眼睛距书本距离≤30cm的学生占比高达86.7%,平均每日读写时长为4.9(2.8,8.1)h,天津市中小学生在读写时约有30.6%的学生存在歪头情况;天津市中小学生中有85.0%的学生使用手机,使用手机时眼睛距屏幕距离≤30cm的学生高达83.6%,天津市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时长≥0.5h的学生占58.2%,使用手机姿势不正确的学生占27.7%;天津市中小学生中有56.9%的学生使用平板电脑,使用平板电脑时眼睛距屏幕距离≤30cm的学生高达78.6%,使用平板电脑时长≥0.5h的学生占29.2%,使用平板电脑姿势不正确的学生占比为29.3%;天津市中小学生中有64.2%的学生使用电脑,使用电脑时距离≤50cm的学生占比为59.4%,使用电脑时长≥0.5h的学生占23.4%,使用电脑姿势不正确的学生占5.8%;高达75.6%的学生连续近距离工作时长超过半小时;有约40.7%的学生有在暗环境下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视力不良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学生读写时歪头(c2=28.541,P<0.001)、读写时长越长(Z=3.616,P<0.001)、读写距离≤30cm(c2=20.590,P=0.968)、使用手机(c2=20.083,P<0.001)、使用手机姿势不当(c2=13.772,P<0.001)、使用手机距离≤30cm(c2=10.026,P<0.05)、使用手机时长≥0.5h(c2=45.623,P<0.001)、使用平板电脑(c2=8.353,P<0.05)、使用平板电脑距离≤30cm(c2=8.569,P<0.05)、使用电脑(c2=3.928,P<0.05)、近距离工作持续时长≥0.5h(c2=31.315,P<0.001)、有暗环境下使用电子产品习惯(c2=31.109,P<0.001)等因素是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发现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有:(1)学生读写距离;(2)学生使用手机时长;(3)学生读写时长。结论(1)2016年天津市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8%,且存在年龄、性别、年级段的差异。(2)天津市中小学生近距离工作现况令人担忧,存在工作时间过长、姿势不正确、距离过近等问题。(3)近距离工作是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读写时长、读写距离、使用手机时长尤其值得注意。实行相应的预防对策,改善天津市学生的视力状况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