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VH与3D-ASL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探究FVH与3D-ASL的相关性;探究FVH/DWI不匹配产生率、FVH阳性率与侧支循环指标(ATA)的相关性;探究FLAIR像上血管高信号征(FVH-ASPECT评分)和ATA部位(ATA-ASPECT评分)的相关性;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FVH可否成为灌注异常及侧支循环指标ATA的标准。材料与方法于2018年9月到2020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PLD=1.5s)3D-ASL及MRI平扫检查的患者共有97例,其临床及影像学相关资料被收集。依照本研究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满足要求的病人被纳入研究对象,包括急性脑卒中(症状出现-MRI检查时间<3天)患者35名,亚急性脑卒中(3天≤症状出现-MRI检查时间<14天)患者62名。1、对比不同时期FVH阳性率与否在基本临床资料、血管指标、病情严重程度的差异性。2、比较不同时期FVH阳性率、FVH/DWI不匹配出现率与侧支循环指标(ATA评分)的相关性。3、比较不同时期FVH-ASPECT评分和ATA-ASPECT评分的相关性。4、应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时期FVH能否作为评估灌注异常及侧支循环指标ATA的有效指标。结果1、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FVH(-)组17例(48.6%),FVH(+)组18例(51.4%)。62例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FVH(-)组27例(43.5%),FVH(+)35例(56.5%)。无论在急性还是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FVH出现与否均在血管狭窄程度、梗死体积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2、在不同时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及全部脑梗死患者),FVH阳性率与ASL上ATA阳性率存在中等程度相关性(全部脑梗死:r=0.500,P<0.01)、(急性脑梗死:r=0.510,P<0.01)、(亚急性脑梗死:r=0.500,P<0.01)。不同时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及全部脑梗死患者)FVH/DWI不匹配出现率与ATA阳性率之间有强相关性(全部脑梗死:r=0.690,P<0.01)、(急性脑梗死:r=0.690,P<0.01)、(亚急性脑梗死:r=0.700,P<0.01)。3、在不同时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及全部脑梗死患者),FVH-ASPECT评分与ATA-ASPECT评分具有明显相关性。(全部缺脑梗死患者:r=0.800,P<0.01)、(亚急性脑梗死患者:r=0.813,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r=0.783,P<0.01)。4、ROC曲线下在急性脑梗死FVH判断ATA(+),灵敏度84.6%,特异度68.2%,曲线下面积0.687,(95%CI,0.505-0.869;P<0.01);在亚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以FVH判断ATA(+)的灵敏度79.2%,特异度78.9%,曲线下面积0.857,(95%CI,0.755-0.960;P<0.01)。在全部脑梗死患者中,FVH判断ATA(+)的灵敏度为83.8%,特异度为71.7%,曲线下面积0.796,(95%CI,0.701-0.890;P<0.01)。5、ROC曲线下在急性脑梗死FVH判断灌注异常,灵敏度为89.5%,特异度93.7%,曲线下面积0.913,(95%CI,0.807-1;P<0.01);在亚急性脑梗死患者中,FVH判断灌注异常,灵敏度83.3%,特异度92.3%,曲线下面积0.890,(95%CI,0.802-0.977;P<0.01);在全部脑梗死患者中,FVH判断灌注异常,灵敏度85.5%,特异度92.9%,曲线下面积0.900,(95%CI,0.833-0.967;P<0.01)。结论1.FVH评分可用于诊断梗死脑组织灌注异常。FVH征有助于临床快速评估患者脑梗死组织的血流灌注,对于需要争分夺秒的脑梗死患者或者没有条件进行灌注扫描的患者,可以预测患者病情,指导进一步治疗方案。2.FVH-ASPECT与ATA-ASPECT评分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提示FVH(+)对评估侧支循环位置和范围,判断治疗疗效有很大帮助,但直接用FVH判断侧支循环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3.FVH与DWI不匹配与ASL侧支循环指标ATA高度相关,这提示了FVH与DWI不匹配可能是直观便捷判断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更高效指标。总之,FVH作为评估脑梗死患者医疗方案的采取、病情变化的影像学手段,具有方便性及客观性,特别是FVH/DWI不匹配用于判断有效侧支循环产生,可能更为便捷。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神经支持能力和线粒体功能相关,并探究GLP-1的保护作用与cAMP/PKA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Aβ1-42诱导原代Spargue-Dawley(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构建AD细胞损伤模型。使
黄遵宪从清光绪十七年(1891)到清光绪二十年(1894)出任首任驻新加坡总领事一职,此时正逢晚清洋务运动变法自强,以及中日战争爆发之前的政治危局,而作为英殖民地新加坡的驻外领事,黄遵宪的维新人士和外交人士的双重身份,也使得他置身于新旧时代的夹缝之中。本文以晚清时期黄遵宪在新马地区的活动及其与华人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在重新建构清末驻新领事南洋生活的历史大背景下,以海峡殖民地华人社群分化和传统知识分子
目的:收集散发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筛查致病突变,以期为EOPD的早期诊断、基因筛查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8年09月至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散发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分析EOPD临床特征,并根据有无便秘分组比较EOPD临床
目的(1)基于TMT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寻找与脑卒中预后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2)探究脑卒中后早期变化的蛋白质是否能作为构建脑卒中功能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脑卒中诊断符合中国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过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扫描证实。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70人。所有入组病人在发病一个月内抽取血标本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方法评估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脑白质的微观结构改变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一共纳入34例受试者(其中18例ALS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的DTI数据。应用图谱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析方法并结合DT
背景与目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抗神经元抗体介导的炎症性脑病,其中人体产生针对脑中NMDA受体(NMDAR)的自身抗体,导致神经和/或精神症状。近年来随着对抗NMDAR脑炎认识的深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手段的进步,该病的诊断率正逐年上升,现已被认为是急性脱髓鞘性脑炎之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最常见原因。该病的临床表现都是复杂多样的,治疗效果不一,恢复过程漫长,预后往往是人们最关
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传递疾病,是受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性疾病。MG和胸腺的关系由来已久,胸腺在疾病发展中的相关性早已为人所知,在过去的十数年里,对它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胸腺切除术在MG治疗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病例回顾性研究,本研究通过收集分析我院胸外科单一医疗组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后MG患者的相关材料,对术后疗效进行客观评价并做分析,认真探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而合并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又加重了a SAH患者的病程和预后。本研究通过探讨脑室出血改良的Graeb量表(modified Graeb scale,m GS)评分对a SAH伴IVH
目的:探讨吡仑帕奈在2~12岁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添加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进行吡仑帕奈添加治疗的符合入组条件的2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在常规使用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上,添加吡仑帕奈口服治疗,并于用药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癫痫发作分类及癫痫综合征诊断参照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分类及诊断标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是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种高度保守的质量调控机制。它可通过清除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TC)的异常mRNA来阻止具有潜在毒害作用的截短蛋白累积。脊肌萎缩症(SMA)是一种退行性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该病由致病基因存活运动神经元1(SMN1)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引起。目前,NMD在SMA中的作用和机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