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avon(1977)指出:“知觉过程是从整体结构开始的越来越复杂的分析。”这一假设即“整体优先性假设”。整体优先效应(Effects of Global Precedence)是指在个体在加工复合刺激时,知觉系统首先加工整体性质,然后再加工局部性质。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和神经认知学家对知觉整体优先性的理论假设(Navon,1977;Kimchi,1992; Norman,1983),知觉整体优先性的影响因素(Hoffman,1980;Martin,1979;Kimchi,1988;Mclean,1978;Pomerantz &Grice,1983;Shulman,1987;Miller,1981;韩世辉,2000),知觉整体优先性的脑机制(Lamb M R,1990;Han S,2002;韩世辉2007)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知觉整体优先性的认识,关于知觉整体优先性的研究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关于知觉整体优先性个体差异的研究还很少。场独立——场依存认知方式一直是研究个体差异的重要角度,本研究从场独立——场依存认知方式的角度,以复合字母图片作为实验材料,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视觉整体优先性进行了考察。本研究共包括三个实验。实验一是在呈现正像字母图片条件下初步探讨认知方式对整体优先效应的影响,采用2×2×2三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认知方式(场独立、场依存),任务类型(大字母判断任务、小字母判断任务),刺激类型(大小字母一致、大小字母不一致),其中认知方式为被试间因素,任务类型和刺激类型为被试内因素;实验二的实验设计与实验一相似,是在呈现正镜像字母图片条件下进一步探讨认知方式对整体优先效应的影响,采用2×2×2三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认知方式(场独立、场依存),任务类型(大字母判断任务、小字母判断任务),正镜像一致性(大小字母同像、大小字母不同像),其中认知方式为被试间因素,任务类型和正镜像一致性为被试内因素;实验三以实验二的字母图片为基础,对大字母或小字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旋转,进一步探讨认知方式对整体优先效应的影响,采用2×2×2三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认知方式(场独立、场依存),任务类型(大字母判断任务、小字母判断任务),旋转角度一致性(大小字母旋转角度一致、大小字母旋转角度不一致),其中认知方式为被试间因素,任务类型和旋转角度一致性为被试内因素。结果表明:(1)呈现正像字母任务时,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视觉整体优先性上存在差异,更多依赖外部参照的场依存个体的整体优先效应高于场独立个体;(2)呈现正镜像字母任务时,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视觉整体优先性上存在差异,更多依赖外部参照的场依存个体的整体优先效应高于场独立个体;(3)呈现心理旋转任务时,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视觉整体优先性上存在差异,元认知监控能力高的场独立个体的整体优先效应高于场依存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