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型豆豉褐变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via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曲霉型黑豆豉生产上存在的生产周期长、成品褐变程度不稳定、同批次成品褐变程度不均一等问题。采用米曲霉纯种发酵工艺,对褐变的影响因子包括泡豆、蒸豆、制曲、辅料、后发酵等工艺进行研究,拟解决原料大豆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生产技术难题,最终解决黑豆豉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问题。黑豆豉的褐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是利用传统的曲房,采用自然接种方式制曲,微生物区系较复杂,导致不同产品褐变速率差异较大,不同批次甚至同一批次的产品外观色泽差异较大,产品品质稳定性低,且生产周期较长。本研究以大豆为发酵原料,采用目前工业生产上最常用的米曲霉菌株沪酿3.042为发酵菌株,进行黑豆豉纯种发酵制作,探明影响黑豆豉褐变的关键工艺控制点。黑豆豉生产工艺中的浸泡工艺、蒸煮工艺、制曲情况、辅料添加量、后发酵工艺等重要工艺环节对豆豉的褐变均能产生影响,通过人为控制工艺参数加快豆豉生产过程中各阶段反应速率,从而促进黑豆豉的褐变、缩短黑豆豉发酵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对提升黑豆豉品质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感官评价和豆豉褐变度,得到黑豆豉最佳工艺参数如下:1.泡豆阶段最佳工艺为: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7 h、料水比1:3。相较于传统的常温水泡豆,保温泡豆缩短了泡豆时间,由原来的12-16 h缩短至7 h。2、蒸煮阶段,采用高压灭菌锅,蒸煮时的最佳参数为:120℃、灭菌20min。3、制曲阶段研究不同的制曲温度、制曲时间、曲料厚度、翻曲间隔、曲料含水量,以曲料酶活为依据,确定最佳制曲温度为34℃、制曲时间为38 h、曲料厚度为4 cm、翻曲间隔为20 h、曲料含水量为55%。4、辅料添加参数为:食盐添加量为9%、米酒添加量为2.5%、无菌水添加量10%、白酒选择53°包谷酒、白酒添加量5%。5、后发酵阶段工艺参数为:后发酵期间开盖通气次数为3次,每次通入氧气100 ml、后发酵温度为50℃,后发酵时间为35 d。研究采用纯种接种制曲,保温后发酵工艺,以感官评价、褐变度为指标,以泡豆阶段、蒸煮阶段、制曲阶段、辅料添加量、后发酵阶段各个因素为变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后发酵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实验。以达到增强褐变程度、缩短发酵周期的目的。
其他文献
TA19钛合金属于近α型高温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等许多优点,被用作于航空发动机关键的结构部件。本文研究了TA19钛合金闪光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关系,并且模拟了焊接热影响区的温度场制备出焊接接头中一种特殊的界面结构组织(半等轴组织),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半等轴组织演变规律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索了常规等轴组织以及半等轴组织的变形、裂纹萌生、扩展行为以及断裂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miRNA是一种与靶基因的转录体m RNA互补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参与了动物、植物、病毒、细菌中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的调控。为挖掘与从江香猪脂肪沉积相关的miRNA,结合课题组前期对PRKAA1基因在脂肪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以PRKAA1为靶基因,寻找并验证与PRKAA1基因存在靶位点的miRNA。本研究以贵州从江香猪作为研究材料,利用软件、高通量测序、RNAhybrid
三氟咪啶酰胺是杜邦公司研发的新型高效、环境友好的含有咪唑并[1,2-a]吡啶结构的杀线虫剂,这引起了研究者对咪唑并[1,2-a]吡啶结构的关注。从咪唑并[1,2-a]吡啶类衍生物中寻找新型杀线虫剂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课题组前期发现砜类衍生物具有出色的杀线虫活性。因此,为了发现高效的新型杀线虫剂,将砜基团引入含咪唑并[1,2-a]吡啶的结构中,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有咪唑并[1,2-a]
混凝土薄壳结构作为一种传统的空间结构,因其将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使得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且材料易得等优点,然而传统的混凝土薄壳结构具有曲面施工难的缺点。但由密肋平板汇交的折板网壳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曲面施工难度。当前对这类壳体的研究主要为人字形、拟球面、拟扁壳及幕形网壳方面,本文主要做锥面网壳的研究。混凝土锥面密肋网壳是通过等分三角形密肋平板后,再在空间交汇形成的大跨度伞状结构,这种结
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是贵州省的特色蔬菜,栽培面积大,春季栽培价格高。叶用芥菜属于种子春化型植物,且对低温要求不严,极易通过春化而抽薹开花,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叶用芥菜晚抽薹调控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抽薹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目前关于抽薹调控的机理在白菜和甘蓝中研究较多,在芥菜中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叶用芥菜晚抽薹DH系‘MN001’和早抽薹自交系‘MU056
本论文以6个铜仁市土家族传统村落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对铜仁市土家族传统村落绿地空间分布特征、植物景观空间形态结构特征、植物景观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特征、植物景观美学特征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揭示出铜仁市土家族传统村落特色植物景观主要类型参考模式、传统村落植物造景理论、及植物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更好地保护铜仁市土家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提供借鉴性理论与实践指导。研究结果如下:铜仁市土家
为探寻烤烟云烟87上部叶主要烘烤特性及相关性。采用暗箱及密集烘烤方法,研究了云烟87上部叶暗箱变黄、变褐规律以及烘烤开始至定色结束,水分变化规律、颜色变化规律、主要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云烟87上部叶易烤性好,耐烤性中等,烘烤特性中等。(2)云烟87上部叶烘烤过程中,失水率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变黄前期-中期、变黄后期-定色中期、定色后期失水速率分别为0.3
深入探究不同施氮量以及不同基因型水稻对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是有效提高水稻叶片对氮素营养的吸收效率,进而高效利用资源和实现作物高效高产的有效途径。为了探明籼型杂交稻光合氮素利用效率对不同施氮量的响应特征,于2019-2020年在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开展不同施氮量的田间试验,2019年以Q优6号(V1)、宜香优2115(V2),2020年增加黄华占(V3)为供试品种,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设品种(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又名苞叶虫、刮青虫等,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昆虫,是水稻三大螟虫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害虫,每年给水稻生产带来大量损失,严重威胁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几丁质(Chitin)又称甲壳素,是昆虫多个重要组织器官的组成成分之一,在昆虫的体壁、表皮和食围膜、中肠等组织的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藻糖是昆虫几丁
杂交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以下称构树)是广泛分布在东亚的一类落叶乔木,其蛋白质含量高,可作为木本饲料进行饲喂,但由于构树有着附着乳酸菌少、可溶性糖含量低等特性使得构树难以青贮成功。为探究构树青贮适宜发酵玉米粉添加量和乳酸菌添加形式,对青贮构树进行两步试验。试验一将玉米粉与构树混合青贮,设置CK(0玉米粉添加)、P97(添加3%玉米粉)、P94(添加6%玉米粉)和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