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该区域构造环境复杂、地质演化漫长,形成有世界瞩目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以及如浩尧尔忽洞金矿、哈达门沟金矿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金矿矿床。本论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库伦敖包金矿勘查等工作为依托,结合华北地台北缘金矿床的相关研究,对研究区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等方面进行综合地研究。研究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乌拉山岩群混合岩、乌拉山岩群暗色片麻岩组二岩段、中晚元古界白云鄂博群比鲁特组第二、第三岩段、新生界新近系上新统宝格达乌拉组及第四系全新统。研究区构造发育,主要变现为断裂构造,断层可分为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其中东西向断层与成矿有关,北东向断层是主要的赋矿构造,研究区金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充填型金矿床,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萤石矿化、黄铁矿化等。研究区金矿床成矿与三叠纪岩浆活动关系密切,一般赋存于三叠纪花岗岩附近,乌拉山群混合岩化片麻岩或大理岩断裂中,矿体为硅质脉或构造蚀变带,严格受控于断裂构造,围岩蚀变主要是中低温热液蚀变。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区地质工作,研究区金矿床符合“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金矿”的成矿特点,属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典型的金矿成矿模式。研究区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为岩浆侵入及热液的活动提供通道,为金的富集提供空间;同时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源,热液将矿源层中的金活化,运移到成矿部位并沉淀、富集:研究区内乌拉山群混合岩、大理岩所具有较高的金丰度为成矿提供可能的矿源。三叠纪花岗岩附近的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或构造破碎带,硅化、萤石矿化、黄铁矿化是研究区找矿的重要标志。研究区内AP2和AP5异常区,研究区外以及研究区外南部东西向F13、F14、F15断层附近,西部东西向F1、F2断层附近可作为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