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绩效管理思想、方法经历了传统的非系统化到现代的系统化的演变,但是管理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对绩效管理的研究,也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引进、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动机心理学是已有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学科。它在绩效管理中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各种动机认知理论:归因、效能感、控制感、无助以及目标思维相互关联的认知概念成了目前主要动机理论的基础,它们对绩效管理有着极大的作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是在目标情境中完成的。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面对困难员工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有的认为失败是暂时的,他们仍旧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总结经验和教训,继续朝向目标奋斗;有的则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认为是自己能力所致,再也不愿继续努力。怎样让一个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呢?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在S公司进行的归因训练,让员工形成前摄性归因。员工将失败看成是磨练自己,积极进取,掌握技能才是他们奋斗的目标。从而有效避免挫败感给绩效管理带来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就目标,到底怎样才能制定有利于自我实现的绩效目标?本文阐述的成就目标理论的应用和在掌握目标定向理论的方式下对成功制订绩效目标提供了一个答案。公司管理人员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公司与员工双赢的方式。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员工遇到的阻力需要去抵制和消除。光靠外在动诱因和动机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由于折扣性原则,不当的外在动机相反会抵消积极的内在动机作用。论文介绍了灵活运用外界诱因和内在动机,一切围绕形成有效的自我激励策略而行动,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让员工化阻力为动力,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本文利用动机心理学知识使S公司管理人员能更好地分析员工和自己,形成良好的前摄性归因思维,订立适宜的成就目标,扶植员工进行自我绩效管理,帮助员工有效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管理,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