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的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模型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ucard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 基于临床危险因素预测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临床基线资料、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结果在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中(≤2年复发)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肝细胞癌患者共285例,将70%的病例(195例)用于训练模型,30%的病例(90例)用于验证模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早期复发(≤2年复发)和非早期复发组。采用Mann-Whitney检验、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性别、中性粒细胞、乙肝DNA病毒定量、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肿瘤直径、动脉期强化方式、瘤内动脉、包膜、晕环、瘤内坏死、卫星结节、瘤周低信号、肝胆特异期信号、微血管侵犯、肿瘤数目、BCLC分期,经过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基于影像学征象及临床指标的预测模型,再将模型可视化为列线图,使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训练集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甲胎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瘤内动脉、BCLC分期、肝胆特异期信号、微血管侵犯、肿瘤数目(P<0.1)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微血管侵犯、肝胆特异期信号(P<0.05)是预测原发性肝细胞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将模型可视化为列线图,ROC曲线评价模型的AUC分别为0.761(95%CI:0.684-0.837)(训练集),0.720(95%CI:0.594-0.846)(验证集)。结论: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的影像学征象及临床、病理指标能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早期复发。第二章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可行性,并联合临床因素及影像组学模型,比较上述模型的预测效能,选出预测HCC早期复发的最佳影像组学模型。材料与方法:本节所纳入的病例、临床基线资料、影像学资料、病理结果、随访方案、MR检查扫描方法、病例划分均同第一章。基于肝内HCC进行动脉期、门脉期及肝胆特异期的全瘤ROI勾画、特征提取,进行特征降维和选择后,动脉期、门脉期及肝胆特异期分别提取出了 8、17、13个与早期复发相关的特征,并建立三期单独的及联合三期的影像组学标签,利用ROC曲线评价各个模型的诊断效能,选出最优模型,联合第一章总结的与HCC早期复发相关临床因素,建立临床-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动脉期的8个、门脉期17个及肝胆特异期13个影像组学特征构成的影像组学标签与HCC的早期复发相关(P<0.000),其三期联合的影像组学标签亦与HCC早期复发相关(P<0.000),三期单独的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诊断效能不高,动脉期模型AUC分别为0.759(95%CI:0.690-0.828)(训练集)、0.727(95%CI:0.641-0.813)(验证集),门脉期模型AUC分别为0.678(95%CI:0.594-0.762)(训练集)、0.689(95%CI:0.599-0.779)(验证集),肝胆特异期模型 AUC 分别为 0.676(95%CI:0.586-0.754)(训练集)、0.702(95%CI:0.614-0.790)(验证集),基于三期的影像组学标签建立的三期联合影像组学标签诊断效能较好:0.759(95%CI:0.686-0.833)(训练集),0.729(95%CI:0.608-0.851)(验证集),而建立的临床-三期联合影像组学标签的模型预测效能分别为0.830(95%CI:0.769-0.891)(训练集),0.748(95%CI:0.635-0.861)(验证集),高于本章建立的四个影像组学的模型,也高于第一章建立的传统临床预测模型。结论: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的影像组学模型能预测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第三章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的深度学习标签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可行性,并联合临床因素及深度学习模型,比较上述模型、前两章初步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效能,评估预测HCC早期复发的最优模型。材料与方法:本节所纳入的病例、临床基线资料、影像学资料、病理结果、随访方案、MR检查扫描方法、病例划分均同第一章。本节研究ROI的勾画同第二章。分别建立基于VGGNet19网络的动脉期、门脉期、肝胆特异期磁共振的深度学习模型及三期联合的深度学习模型,利用ROC曲线评价各个模型的诊断效能,选出最优模型,联合第一章总结的与HCC早期复发相关临床因素,建立临床-深度学习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与第一章的传统临床模型、第二章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分别基于动脉期、门脉期及肝胆特异期建立深度学习模型预测HCC的早期复发,结果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各期的模型均达到了良好的预测效能,动脉期模型AUC分别为0.882(95%CI:0.823-0.941)(训练集)、0.826(95%CI:0.755-0.897)(验证集),门脉期模型 AUC 分别为 0.822(95%CI:0.753-0.891)(训练集)、0.854(95%CI:0.780-0.928)(验证集),肝胆特异期模型 AUC 分别为 0.909(95%CI:0.860-0.958)(训练集)、0.888(95%CI:0.833-0.943)(验证集),基于三期的影像组学标签建立的三期联合影像组学标签诊断较上述三个模型性能更好,AUC分别为0.929(95%CI:0.829-0.966),0.894(95%CI:0.811-0.977),而建立的临床-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效能分别为0.949(95%CI:0.919-0.980)(训练集),0.908(95%CI:0.841-0.975)(验证集),结果高于上一章所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学的模型,也高于第一章建立的传统临床预测模型。校正曲线分析结果也显示临床-深度学习模型的nomogram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能使患者获得较高的净收益。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MR的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效能要优于基于影像组学的预测模型,进一步建立的临床-深度学习预测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HCC患者术后的早期复发,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净收益,帮助指导临床决策。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筛选头颈鳞状细胞癌的核心基因并进行临床预后评价背景和目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困扰耳鼻喉科医生的难题,鉴定新的生物标志物是头颈恶性肿瘤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迫切需要。方法:本研究中,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数据以及临床数据,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
视黄醇对皮肤具有祛斑抗皱、祛痘、抗衰老的作用。但作为化妆品原料,视黄醇存在许多缺点和局限性——初次使用会带来烧灼感、结痂、脱屑等刺激反应,容易氧化变性。因此,为弥补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的缺陷,研究者利用微胶囊、胶束、凝胶等载体对其进行包载,缓解视黄醇对皮肤的刺激,延长了视黄醇产品的使用寿命。对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的载体结构和它们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胶质瘤是脑部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80%。胶质瘤可分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和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LGG)。GBM和LGG的准确分级对患者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胶质瘤分级的金标准是基于手术活检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但手术活检存在侵入性、不及时性及耗时长等问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
背景与目的: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损害多器官、多部位,由于肺含有较丰富的血管、胶原等组织,因此常被累及引起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称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
背景:钝性胸主动脉创伤(Blunt Thoracic Aortic Injuries,BTAI)系外科急症之一,死亡率极高,大多数伤员在到达医院之前即死亡。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的广泛应用使得 BTAI 的救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TEVAR总体上改善了伤员的短期预后,但有关BTAI腔内修复时机及其中
背景:近年来,面部年轻化需求日益增长,由于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微创非手术美容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软组织填充剂注射是面部年轻化的重要方式,由于注射导致的血管损伤并发症是大家最担忧的问题。其中眶周是注射的常见部位,也是注射导致并发症的高位部位。眼睑是最人体精致的结构之一,在面部美学和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上眼睑饱满,眼睑褶皱尖锐、清晰,是年轻美丽面孔的重要特征。凹陷的上眼睑会让人
研究背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ACO)在不同性别年龄报告中的患病率在9%到55%之间。这一广泛的患病率范围反映了不同的研究调查人员使用过不同的诊断标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或哮喘人群中,有
工业设备功能的不断提升势必带来安装与维修的日趋复杂,现场工程师普遍采取预约专家亲临现场或视频通话等方式解决设备维修问题,该方式不仅维修成本高,而且对维修方案描述不直观,导致维修效率低下。本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维修领域深度融合,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提出了一种在两个智能移动终端即时通讯状态下,利用本地AR识别技
目的应用慢性束缚应激(CRS)制备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小鼠模型,结合行为学、病理学及肠道微生物组学的技术和方法,探讨加味逍遥散干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6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加味逍遥(高、中、低剂量)组、舍曲林组、正常对照组。每组样本量为10只。应用慢性束缚刺激(CRS)制作抑郁症肝郁脾虚(肝郁乘脾)小鼠模型,使用自制的束缚管,每天束缚3小时,连续束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课前思考:1.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有余数的除法"是对除法的意义的进一步理解,是对"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册的分物过程中经历了有剩余的情况的学习,进一步熟悉了画图策略,同时能够用图示表征、符号表征等方式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渗透"余数"的表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