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甘宁边区的教育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新篇章,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前奏和序曲。因此,发掘整理边区时期的教育资料,评述边区时期的教育活动,总结继承发扬边区教育工作的经验,对今天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事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边区的学科教育尤其是语文学科教育,是边区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新一代老解放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有必要也有责任从语文学科教育的角度,对边区教育进行研究,总结当时语文学科教育的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也给其他研究者提供借鉴。 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准,对陕甘宁边区语文教育进行历史的逻辑的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在理论上,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和现代语文教育的相关理论作为立足点,以探讨陕甘宁区边语文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作为出发点,并结合当时语文教育的时代背景,对边区语文教育从教材建设,教法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全面的准确的反映出陕甘宁边区语文教育的全貌。 本文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联系陕甘宁边区的教育方针,体制和有关政策,揭示陕甘宁边区语文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主要探讨陕甘宁边区语文教材建设。这部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陕甘宁边区小学国语教材建设,2、陕甘宁边区中学国文教材建设,3、干部教育中的语文教材,4、社会教育中的识字教材;第三部分主要探讨陕甘宁边区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探索。这些探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2、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问题,3、关于读写结合的问题;4、关于自学辅导的问题;第四部分讲述徐特立、吴玉章、成今吾等几位著名教育家对陕甘宁边区语文教育的贡献;第五部分综述陕甘宁边区语文教育的历史及其现实意义。 总之,本文通过对陕甘宁边区语文教育革新的几个方面的论述,揭示了边区语文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并简要论述了它在新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给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