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例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A型(Vitamin D-dependent rickets type IA,VDDR-IA)患者的临床特点、个体化治疗及随访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并通过2个VDDR-IA患者家系CYP27B1基因突变分析,为VDDR-IA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丰富中国病例基因突变类型数据库。[研究对象]2例VDDR-IA患者及家系成员17人,另收集健康志愿者101人作为对照,在获得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专人采集外周血样及收集相关病历资料。所有受检人员在此前均未接受过任何遗传学相关检测。[研究方法]1.临床资料与方法1.1收集临床相关资料:详细记录2例VDDR-IA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1.2血清1,25-(OH)2D3水平测定:抽取2例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应用人1,25-(OH)2D3 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清1,25-(OH)2D3水平测定。2.CYP27B1基因测序分析2.1外周静脉血基因组DNA提取:抽取2例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和101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TIANGEN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2.2 PCR扩增CYP27B1基因片段:参考文献资料,应用Oligo6软件进行引物验证及PCR条件分析后对CYP27B1基因9个外显子及其内含子相邻区进行PCR扩增,通过预实验确定PCR扩增最佳条件。2.3 PCR产物测序和分析:所有PCR扩增后的产物均经过1.5%琼脂糖电泳检测后,送测序公司切胶纯化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与Blastn中CYP27B1基因参考序列(NC000012.11与NM000785.3)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存在的碱基变异。[结果]1.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有严重的佝偻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提示低钙血症、低磷血症、血清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血清25-(OH)D3水平升高,1,25-(OH)2D3水平明显降低。两家系其他成员无相关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2.CYP27B1基因测序结果:在2例VDDR-IA患者CYP27B1基因8号外显子检测到同一种纯合子突变c.13191325dup CCCACCC,通过对其正常表型的父系及母系成员的CYP27B1基因测序证实多人为杂合突变,101名正常对照个体CYP27B1基因相同位点测序未发现此突变。3.患者的治疗随访:予以骨化三醇和钙剂个体化治疗,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提示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显示骨骼损害明显改善。[结论]本研究首次对来自中国同一小城市的2个完整大家系进行了基因突变分析。两例患者均为CYP27B1基因8号外显子c.13191325dup CCCACCC纯合突变发病,在中国VDDR-IA病例中为首次报道。治疗随访提示VDDR-IA药物应用需要个体化,对于病情严重者大剂量骨化三醇治疗是必要的,且长期应用尚未发现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