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对诗与哲学关系的阐释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与哲学的关系是西方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伽达默尔说,诗歌与哲学的对抗和亲近始终伴随着西方思想的发展,正是借助于维持这种张力,西方思想才有别于东方智慧.该文的目的不是做一个思想史的回顾,而是希望借助于伽达默尔对这个问题的阐释,来理解他的核心思想.论文的出发点是伽达默尔对柏拉图对话和德语诗人的解读,这些是他主要的研究领域.伽达默尔向我们揭示了,无论是柏拉图将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城邦,还是二十世纪的哲学家们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大胆考察实现的哲学复兴,这个问题始终都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现实生活的结果.伽达默尔一生对诗歌都十分重视,他意识到艺术经验与哲学有关.他说过,自己与众不同的学术生涯的开端,就是致力于论证艺术同样享有对真理的权力这个难题.这也是他的名著《真理与方法》的出发点,即探寻科学方法论范围之外的真理经验.诗歌述说我们人类的有限性、爱、死亡、苦难,追问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它是生活最直接的回应.这些问题同样是哲学家所关注的.如果说,诗人与哲学家最初的争端是因为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那么它们的亲近是因为碰到了共同的敌人——科学,抵制它对生活中几乎每一个细节的侵蚀.
其他文献
今天的人类,正生活在一个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的世界格局之中.全球化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解读全球化现象不能仅局限于经济活动层面,还要探讨它在人类文化精神
本文从过程哲学研究开始,先介绍过程哲学,再论述其宇宙生态观,在宇宙的演化过程、生命的进化过程基础上,分析技术的进步发展过程。然后分析环境危机的宗教根源。又从过程哲学生态意义的角度,创新性地分析了有关环境危机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接着,在环境历史的分析中,梳理人类的环境历史,考察历史中的环境危机。以工业技术革命为时间点,把环境的历史分为前工业革命的环境历史,工业革命以来的环境历史和现代环境历史。在自然
这是一个分配正义征服人们想像力的时代.一方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平等派试图依靠分配正义原则来校正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以诺奇克和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派反对进行再分配,并且担
哲学观是哲学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全部哲学问题的前提。哲学史上各种哲学理论的不同在于哲学家们对哲学理解的差异,即所持哲学观的不同。任何哲学理论的变革都源于哲学观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