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我国现有抗震评估理论,对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评估基本上沿用了通过小震弹性承载力计算+抗震延性构造措施检查的方法,由于上述的抗震评估方法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当结构不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我国现有抗震评估理论,对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评估基本上沿用了通过小震弹性承载力计算+抗震延性构造措施检查的方法,由于上述的抗震评估方法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当结构不满足抗震构造措施时是对结构整体定性的分析,没有精确到结构的构件层次,所以不能准确反映出建筑结构真实的抗震承载能力。并且随着大量既有建筑抗震设防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既有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判定需要更加细化的抗震评估分析方法,本文深入讨论了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中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结构顶点目标位移的确定、高振型的影响以及结构的计算模型等问题,并且在分析国内外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与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ATC-40能力谱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及多自由度体系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方法,并建立了地震需求曲线。然后参考欧洲FEMA356,并结合中国规范进行修改后得到的柱、梁、墙塑性铰在各种不同构造措施下的容许变形准则。利用Midas Gen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工程实例进行抗震评估。并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所采用的传统评估方法和ATC40所推荐的结合中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能力谱法所评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准确评估了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得出了结构构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精确的性能位移,并且提出了当既有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现行鉴定标准的解决办法
其他文献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
振动问题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振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被应用,一方面是利用结构自身的振动来达到目的,另一方面是通过控制结构振动来达到需求。对于改变和控制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规模发展,钻孔灌注桩基础成为主要的基础形式之一,但由于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的不完善,桩基施工中往往出现不少的缺陷桩。目前,学术界对缺陷桩的研究主要集中
陶粒混凝土的受力力学行为,具有本质随机性和典型非线性,且二者相互耦合。由于陶粒混凝土内部存在着随机分布的初始缺陷,在外力作用下,其应力-应变关系会因应力集中而偏离线性,表
电力事业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单角钢构件已不能满足输电塔上特高压、多回路、高荷载等要求,且以往的输电塔选材局限于Q235和Q345两种强度等级。现今对已有的单角钢塔进行加固补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近几年来在土钉支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基坑支护或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新型支护方法,在我国高层建筑、地下人防、隧道、边坡加固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目
钢管混凝土由于其优异的受力性能和便捷的施工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因此,近年来钢管混凝土成为了工程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关于钢管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方面,混凝土收缩变形性对钢管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较少。论文在研究了膨胀剂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对钢管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粘结滑移性能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根据现行《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
在一定雷诺数条件下,粘性流体流经钝体截面形状的结构物时,在逆压梯度的作用下会使流体边界层发生分离,进而引发周期性的旋涡脱落。周期性的旋涡脱落又会引起周期性的气动力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发展,更多工程项目涉及寒冷区域。岩体作为地质工程中最主要的部分,均含有自然损伤造成的裂隙,在地下岩体裂隙比较发育的地区,受季节和昼夜交替
锚固技术是岩上程中一种非常重要和常用的加固技术,它应用锚杆或锚索对岩体进行加固,充分发挥岩体自身的稳定能力。锚固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铁路交通、城市建设、地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