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酮衍生物及三联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光物理性质及生物成像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c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铱(Ⅲ)配合物因具有较长发光寿命、大Stokes位移、良好的光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能源、非线性光学材料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三联吡啶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典型的螯合配体,配位能力强,易修饰,是设计组装配合物的理想配体。本论文以功能化的三联吡啶为主要配体,构建新型铱(Ⅲ)配合物,有望在多光子吸收和生物学应用等方面提供新思路。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三联吡啶前驱体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光学性质及生物成像以烷基链修饰的咔唑为电子供体,查尔酮吡啶或双氰基吡啶为电子受体,设计合成两个系列化合物L1~L3和L1-1~L3-1。晶体结构解析发现,吡啶系列化合物平面性好,双氰基吡啶系列化合物分子内共轭体系大,有利于电子离域。系统研究了不同推拉电子基团和卤素原子对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发现,随着强拉电子基团双氰基的引入,增强了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吸收和发射峰位置均发生明显红移;随着卤素原子的引入化合物的延迟荧光性能提高;D-π-A型结构使六种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双光子荧光发射行为。同时双氰基的空间位阻效应破坏了分子的平面性,使化合物L1-1~L3-1表现出明显的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和聚集诱导发光(AIE)。生物学研究发现,该类查尔酮衍生物均可特异性靶向亚细胞器脂滴,其中发光性能最佳的L1-1可作为多光子共焦显微镜和超分辨显微镜下监测脂滴的工具,在生物医学方面有应用前景。2.长烷基链修饰的三联吡啶铱配合物的组装及光物理性质研究在查尔酮的基础上合成一系列三联吡啶配体,利用三联吡啶的强配位能力,组装成稳定性好的“3+3”型铱(Ⅲ)配合物Ir-Kt1-8OC,Ir-Kt2-8OC和Ir-Kt3-8OC。通过对三种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发现,卤素原子(-Br,-I)的引入使三种配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活性增强,表现出很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同时随着卤素原子的引入,配合物的单线态氧产率明显增强,其中Ir-Kt3-8OC高达0.83;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配合物在细胞内也表现出一定的光动力学活性,在癌症诊疗方面有潜在的应用。3.兼具脂滴靶向和双光子光动力活性三联吡啶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在卤素修饰的咔唑三联吡啶配体的基础上引入Ir-C键,合成三种“3+3”型环金属铱(Ⅲ)配合物Ir-Kt1-CNC、Ir-Kt2-CNC和Ir-Kt3-CNC。通过对三种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研究发现,由于Ir-C的引入表现出良好的近红外发光;随着卤素原子(-Br,I)的引入,双光子吸收性能得到优化,同样表现出较高的单线态氧产率。基于三种配合物良好的脂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共聚焦实验研究发现三种配合物均可特异性靶向细胞内脂滴,同时在光照下表现出良好的细胞内光动力效果,有望实现亚细胞器靶向的双光子光动力治疗。4.不同脂溶性三联吡啶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光物理性质及细胞器特异性选用供电子能力不同的三联吡啶配体或可配位溶剂分子组装成四种“3+2+1”型环金属铱(Ⅲ)配合物Ir-Kt1-Cl,Ir-Kt1-CN,Ir-8OC-Cl和Ir-8OC-CN。系统研究了四种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发现配合物均表现出高的荧光量子产率、长的发光寿命和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由于配合物共轭体系较大并含有长的柔性链,四种配合物对温度、粘度均有响应。细胞实验发现,不同脂溶性的铱配合物靶向细胞内不同的亚细胞器,为设计不同亚细胞器靶向的铱(Ⅲ)配合物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碳钢作为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以其优异的性能应用于几乎整个工业领域。然而,碳钢的严重腐蚀往往导致众多的安全隐患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最近的一项研究估计,中国每年腐蚀的总成本超过三千一百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高分子材料被广泛用作金属表面与腐蚀环境之间的物理屏障,绝缘和保护金属结构不受腐蚀。环氧树脂在聚合物中因其特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例如,机械性能较高,耐腐蚀性好。现在,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
稀土元素是不可或缺的战略元素,已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技术如电动汽车电池、照明显示器、风力涡轮机磁铁和电路以及国防系统等。稀土元素因相似的化学性质常在自然界中共存,使其分离浓缩和分析检测都面临着挑战。稀土离子的荧光光度检测法具有操作简单、响应快、成本低、较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等特点,其中碳量子点是是该法颇具潜力的纳米材料助剂。本论文围绕特异性识别稀土离子的掺杂型碳量子点展开研究工作,通过使用含有不同杂原子的
金属纳米团簇填补了离散原子和等离子体纳米颗粒之间的空缺,提供了在原子水平上研究量子效应以及精确的原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的独一无二的平台。相对于单金属团簇,某些双金属团簇可以使其物理化学性质得到改善,例如金属协同效应,因此,合金化是一种使其在应用中更有效率的简单有效的方法。这篇文章中,我们列举了现在的原子精确的合金纳米团簇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并对合金团簇的形成原理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原子结构精确的金属纳米团簇和具有明确结构的载体构成的模型催化剂,在基础催化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比如原子结构和表面配体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原子的掺杂对活性的影响以及活性与原子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等。金属纳米团簇又分为单一金属(例如金团簇,铜团簇,钯团簇和银团簇等)和合金纳米团簇(金银团簇,金铜团簇和银铜团簇等)。通过目前的研究,不同类别的纳米团簇其催化性能也有所差别,往往合金纳米团簇由于其独特的合金
碳点(Carbon dots,简称CDs)是尺寸一般小于10 nm且具有荧光性质的碳纳米颗粒。因其可调节的荧光发射、良好的光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和发光器件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是,由于聚集诱导猝灭效应,CDs在聚集状态或固态下,其荧光常被猝灭,而且在长波长(红光甚至近红外)区域的发光效率比较低,这些问题限制了CDs在固态发光器件和生物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实际应用。杂原子掺杂是调节和改善CDs
苯并噻二唑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具有强的电子吸收和光吸收特性、以及良好光化学稳定性,其衍生物在生物传感和成像、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该类衍生物在结构调节、性能优化、应用拓展等方面的关联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论文以苯并噻二唑为母体,连接不同取代基调节分子结构,设计并合成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研究其光学性质,探索其在活体生物荧光成像、识别检测生物活性小分子及实时监测方面的应用。
氨基酸和各种短肽作为生物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其结构、性质以及光谱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功能和各种生物学现象。随着计算模拟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理论计算在对氨基酸和短肽的研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这些生物小分子的理论计算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实验上的研究成果,并且可以对一些未探索的实验领域进行推测和指导。本文通过对一系列短肽分子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系统研究,深入考察了分子内氢键相互作用
太阳辐射对地球生命有着广泛的影响,为地球大气运动提供能量。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导致大气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平流层臭氧量减少、臭氧空洞出现、对流层大气复合污染等现象,全球地表UV-B辐照度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给人类及生态环境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如皮肤癌变、作物产量减少等。因此,监测地表UV-B辐照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监测地表UV-B辐照度主要有两种方式:地基监测和卫星监测。地基平台地表UV-
近年来,随着对化学和生物样品分析的需求逐渐增大,各种分析技术都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其中质谱是分析化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化学技术之一。面对质谱数据识别技术的需求,快速正确识别样品的检索研究也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各种相似度量和概率的方法相继出现,识别精度也逐渐提升。目前,大多商业软件中采用这些相似度量方法,但仍然存在很多难以区分的质谱分子。针对此种问题,本文就质谱数据识别技术展开研究。传统的质谱识别技术都是基
含氧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许多活性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分子中,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过去的几年里,利用邻羟基苯基取代的对醌化物作为含氧4片段参与的环加成反应来构建含氧杂环化合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论文详细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围绕邻羟基苯基取代的对醌化物在苯并[1,4]氧氮杂卓和苯并呋喃的构建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实现了非金属催化,廉价碱介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