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分为两期进行,探讨了不同果寡糖添加水平对雏鸡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控制效应以及果寡糖、益生素、抗生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微生态、营养物质利用率的 影响。 一期试验:选择96只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均分4组,每组尽个重复,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不添加任何药物)中添加0.5%、1.1%、2.2%果寡糖对雏鸡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抑制效果。试验期从1日龄开始,21日龄结束。16日龄将所有鸡滴口进行 10~8鼠伤寒沙门氏菌攻毒,分别于17,19,21日龄每组抽取4只鸡,颈部错位致死后取盲肠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及 pH值、盲肠重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9日龄的测定结果中,0.5%、1.0%、2.0%的果寡糖添加均能显著(<0.05)降低盲肠内沙门氏菌数量,分别使菌数减少56.28%、56.52%、57.73%;果寡糖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17日龄测定结果中各果寡糖组试验鸡盲肠沙门氏菌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T54.49%(p>0.05)、52.99%(p>0.05)、 45.69%(P>0.05%)。饲粮中添加果寡糖有增加肉仔鸡盲肠重的趋势,但对 pH无影响。 二期试验:192只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均分4组,每组设4个重复,对照组(Ⅰ)喂给基础日粮(不添加任何药物),试验组(Ⅱ、Ⅲ、Ⅳ)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果寡糖、800mg/kg生素、300mg/kg杆菌肽锌。从1日龄开始进行为期49天的饲养试验。每周测定各组试验鸡的体重、结算饲料消耗及饲料转化率。分别于14日龄、21日龄、35日龄、49日龄每组取4只鸡屠宰取盲肠进行肠道菌群、pH、水分的测定。于50日龄开始进行为期3天的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 1.5%的果寡糖显著降低了(P<0.05)肉鸡的日增重及出栏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49日龄出栏体重分别降低了7.83%(p<0.05)、7.67%(P<0.05)。各组肉鸡日增重分别为:45.75g、42.17g、45.42g和46.66g;49日龄出栏体重各组分别为2285.94g、2110.62g、2269.75g和2330.85g。全期采食量、料重比各组之间统计上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果寡糖组肉鸡采食量较低,分别比对照组、益生素组、杆菌肽锌组低4.28%、3.39%、5.48%;全期耗料增重比也分别较对照组、益生素组、杆菌肽锌组高3.98%、3.98%、4.50%。杆菌肽锌的添加对肉鸡的增重及饲料转化率略有改善,提高了肉鸡增重1.99%,但差异不明显。益生素的添加没有表现出较好的促生长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果寡糖的添加能显著地提高肉仔鸡14日龄、21日龄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75倍(P<0.05)、l.45倍(P<0.05). 21日龄后,各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差异不显著。果寡糖对盲肠内容物的pH、含水量及营养物质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