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过去粗放式、高污染型的生产方式不再适应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迫切需要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发展低碳、清洁的绿色能源,以优化能源结构。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合理、高效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绿色能源产业,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绿色能源发展的主要集聚地,在当前大力倡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金融支持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能源发展成为了重要的时代议题。
本文首先在大量回顾以往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金融支持、绿色能源的相关概念,并通过梳理金融发展、内生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总结出金融支持绿色能源发展的作用机理及空间效应机制;其次,在对长江经济带绿色能源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的分析基础上,创新性地从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消费、绿色环保三个方面构建了绿色能源发展的指标体系,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角度构建了金融支持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测度出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绿色能源发展和金融支持的水平;最后,本文基于一系列模型适度性检验,选择并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支持对绿色能源发展的空间效应,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丰富了金融支持能源高质量发展乃至绿色发展的理论体系,也为其他区域如何让金融更好地支持绿色能源发展提供了借鉴。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绿色能源发展与金融支持不完全匹配,具体表现在:上游地区绿色能源储备丰富,但金融支持力度不足;(2)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绿色能源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金融支持水平也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3)在考虑空间因素之后,金融支持对绿色能源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金融支持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周边地区绿色能源发展水平的提升;(4)政府支出增加、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提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区绿色能源的发展。据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区域合作,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能源与金融支持协同发展;(2)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的空间溢出效应;(3)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支持力度;(4)加大政府支持和创新投入,强化政策引导支持作用。
本文首先在大量回顾以往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金融支持、绿色能源的相关概念,并通过梳理金融发展、内生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总结出金融支持绿色能源发展的作用机理及空间效应机制;其次,在对长江经济带绿色能源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的分析基础上,创新性地从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消费、绿色环保三个方面构建了绿色能源发展的指标体系,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角度构建了金融支持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测度出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绿色能源发展和金融支持的水平;最后,本文基于一系列模型适度性检验,选择并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支持对绿色能源发展的空间效应,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丰富了金融支持能源高质量发展乃至绿色发展的理论体系,也为其他区域如何让金融更好地支持绿色能源发展提供了借鉴。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绿色能源发展与金融支持不完全匹配,具体表现在:上游地区绿色能源储备丰富,但金融支持力度不足;(2)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绿色能源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金融支持水平也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3)在考虑空间因素之后,金融支持对绿色能源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金融支持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周边地区绿色能源发展水平的提升;(4)政府支出增加、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提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区绿色能源的发展。据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区域合作,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能源与金融支持协同发展;(2)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的空间溢出效应;(3)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支持力度;(4)加大政府支持和创新投入,强化政策引导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