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给牦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育种提供一些基本的研究数据,本研究选择了在牦牛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MHC和TLRs两大家族中的部分基因,采用直接测序法、比较基因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和分析方法,对分布在甘肃境内的甘南牦牛和天祝白牦牛两个类群的DRA、TLR1、TLR2和TLR5-9等8个基因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牦牛Bogr-DRA基因第二外显子中共发现5个等位基因:BoLA-DRA*01011、BoLA-DRA*01013、BoLA-DRA*01014、Bogr-DRA*01015和Bogr-DRA*01021;其中等位基因Bogr-DRA*01015是在牦牛中新发现的等位基因,其余的4个与其他牛种共享。2.在甘南牦牛和天祝白牦牛中,BoLA-DRA*01011为优势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别为0.64和0.68;单倍型BoLA-DRA*01014和Bogr-DRA*01015只有在甘南牦牛中出现,其余2个等位基因在两个品种中均出现,但频率相对较低。3. Bogr-DRA基因虽在种内存在多态,但在不同牛种间高度保守。4.分析TLRs家族的7个基因共23198 bp碱基的序列,发现了39个SNPs,其分布的密度为1/595;其中转换29个、颠换10个,转换/颠换率为2.9。5. TLR1由5个SNPs组成了6个单倍型;TLR2由个11个SNPs组成了7个单倍型;TLR5由6个SNPs组成了11个单倍型;TLR6由2个SNPs组成了3个单倍型;TLR7由7个SNPs组成了8个单倍型;TLR8由3个SNPs组成了4个单倍型;TLR9由5个SNPs组成了5个单倍型。6. TLR1、TLR2、TLR5、TLR7、TLR8和TLR9的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另外也含有少量的β-折叠和β-转角。7. TLR1、TLR2、TLR5、TLR7、TLR8和TLR9都含有信号肽,其长度在20-34个氨基酸残基不等。8. TLR1、TLR2、TLR5、TLR7、TLR8和TLR9都是跨膜蛋白,且胞外区都富含L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