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备制造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服务的作用,资金的运用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极其重要。金融危机之后,银行业贷款规模相对紧缩,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能够把工业、金融、贸易三者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克服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不足,正好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金融行业搭建起互动的桥梁。融资租赁在中国虽历经反复曲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己经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面对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升级的金融需求,如何更好的创新业务来满足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成为了融资租赁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装备制造企业在进行融资租赁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对促进和限制企业采用融资租赁决策两方面作出了分类和假设。通过选择上市公司数据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企业的成长能力、债务结构的负债比例与是否采用融资租赁决策是正相关的,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相对滞后,税收政策效应不是很明显。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使用融资租赁意识还不够先进,资产结构优化意识不够强烈。控股股东的融资租赁意识也不够强烈。装备制造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盈利能力以及经营能力从实证看对是否采用融资租赁是不显著的。本文通过融资租赁结合装备制造企业的特点对参与交易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创新业务形态,更加全面的促进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本文也对装备制造业的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