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会计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wl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日新月异。伴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商业银行在进行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风险,贷款减值准备作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监管层和参与主体的重视。当前我国的贷款减值准备是依据2006年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计提,即采用未来现金流现值和账面价值孰低法来计提,相对于之前的五级分类法更具科学性。2007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逐步采用这一合理的方法对贷款减值准备进行计提。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会计计提展开了研究。首先文章按照先国内后国外,先理论后实证的架构对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进行国内外文献梳理,然后依据时间线索认真梳理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主要发展历程,并且对于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规章制度进行概括梳理。在对发展历程和相关制度论述之后,文章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Z银行为例,选取了该银行2001年至2015年的财务报告数据,以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对Z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情况进行分析,指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既要起到控制风险的作用,又要起到保证经营发展的作用,即对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应当谨慎和合理。接下来通过对Z银行的案例考察以及实证分析,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制度。本文章的写作数据来源于Z银行2001年到2015年的年度财务报告,此外对于2015年的财务报告数据进行了重点分析。采用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跨期纵向比较和建立数量模型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
其他文献
加强医院思想文化建设就是要重视医院思想文化建设,丰富医院思想文化内涵,注重医院思想文化宣传。
本文从Android移动电话操作平台出发,探讨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软件开发技术,尽管Android系统自诞生至今仅仅经历了四年的时间,但Android 平台应用软件数量已经突破10万,成为仅次
近年来,版权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稳步增长,依托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进驻,网络文学产业、影视剧产业、游戏产业等版权核心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版权产业现状不相适应的是,经过不断实践和优化的版权运营体系仍然存在诸如版权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版权法律保护困难、版权作品价值开发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寻找有效方法来解决版权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优化版权运营体系,使版权运营体系能够承载与
对话式阅读教学,能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与老师、文本的对话中发挥能动性,学习知识和技能,提升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