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F膜取向调控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framework,MOF)因其超高的孔隙率,可调控的孔道结构和内表面性质成为良好的膜分离材料之一。MOF膜的微观结构优化是提升其气体分离性能的关键。其中,MOF膜的取向调控有望在减少晶间界缺陷的同时,提升孔道的有序度同时缩短扩散路径,对气体分离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而MOF膜的取向调控目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二次生长法通过预沉积的晶种层可以克服在多孔载体表面异相成核密度低等难题,同时使得晶体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得以有效分开,从而更易对MOF膜微观结构进行精准调控。本文结合晶种层取向调控和可控外延生长过程,实现了对MOF膜晶间结构、面内及面外取向的有效调控,制得一系列高性能MOF气体分离膜。(1)NH2-MIL-125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同时骨架中的-NH2官能团对CO2具有优先吸附能力,因此在CO2储存和分离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常用金属源易水解等问题限制了相关膜材料的可控制备以及微观结构优化。为实现对NH2-MIL-125膜的微观结构优化,首先探究固相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以及二维材料Mxene作为MOF金属源的可行性。通过优化溶剂热反应参数,利用TiS2成功制备了纯相NH2-MIL-125,而Ti3C2Tx只能实现部分转化。金属源反应活性上的差异为调控MOF膜的微观结构奠定了基础。(2)考察不同金属钛源以及加热方式对随机取向NH2-MIL-125晶种层外延生长过程以及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以TiS2作为金属源,结合单模微波加热,可以显著促进NH2-MIL-125晶种层的面内外延生长,得到的NH2-MIL-125膜连生性较好、膜厚较薄、晶间缺陷较少,相应其H2/CO2分离系数高达17.6。初步构建NH2-MIL-125膜的微观结构参数与气体分离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发现促进晶体的面内生长有利于降低晶间界缺陷密度,从而提升NH2-MIL-125膜的分离选择性,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指导。(3)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调控晶种层取向,制得具有c-轴面外取向的NH2-MIL-125膜。开发了一种湍流气液界面辅助自组装工艺,利用圆片状的NH2-MIL-125作为晶种,在界面驱动力以及范德华力作用下,沉积得到均匀分布的c-轴取向NH2-MIL-125晶种单层。随后以TiS2作为金属源,在单模微波辅助反应条件下,通过二次外延生长得到连续致密且呈c-轴取向的NH2-MIL-125膜。制得的高度c-轴取向NH2-MIL-125膜的H2/CO2分离系数相较于随机取向NH2-MIL-125膜提升至22.6,证实了精准的取向调控对于MOF膜气体分离性能提升的重要性。(4)对MOF膜三维取向进行全面调控有望进一步提高孔分布均匀性、减少晶间缺陷。以八面体形貌的NH2-UiO-66作为晶种,通过气液界面动态自组装得到了兼具(111)面外取向以及局域面内取向的NH2-UiO-66晶种单层。在随后二次生长外延生长过程中发现,以ZrS2作为金属源可在保持晶种层原有取向的基础上制得具有良好连生性的UiO-66膜,致使其H2/CO2分离选择性与渗透率均大幅提升。室温条件下NH2-UiO-66膜的H2/CO2的分离选择性为28.4,是相同条件随机取向同类型膜的3~4倍,从而证实全面调控MOF膜三维取向对提升H2/CO2综合分离性能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群桩是一种主要的海上建筑物基础结构形式。群桩中桩之间的相互影响会使得不同桩上的波浪力产生差异,人们通常以群桩系数来描述这种差异。相关规范中给出了基于单向波作用下三桩并列和串列群桩的群桩系数。而事实上,群桩结构往往是由多桩组成的,同时海浪是多向的不规则波浪,波浪的方向分布对于波浪与海洋工程建筑物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究多向不规则波作用下多桩群桩结构的波浪力特性,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可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港口、海岸与海洋工程迎来了巨大发展。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以及近海风机、海洋平台等海工构筑物的建造,海床稳定是确保施工安全和保障海洋工程长期服役的必要前提,海床稳定性评价方法逐渐成为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海床稳定性评估过程中会涉及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沉积物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外部荷载的随机性,而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无法对这些不确定性进行定量表征。
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加快了国际资本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对外直接投资(OFDI)成为企业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本的重要手段。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全球设立境外企业4.3万家,投资范围覆盖全球80%以上的国家或地区,OFDI规模(流量)从2007年的265.1亿美元增长至1430.4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6.6%。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也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多项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复苏,
高纬度沿海地区的冬季气温较低,沿岸表层海水与大气之间的温差相对较大,由于潮汐的周期性运动,近海桥梁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以下简称RC)桥墩长期遭受海水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结合现有的研究可知,混凝土材料在高盐环境下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会显著地降低。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能的降低会缩短桥梁的寿命,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降低会影响桥梁的抗震性能。目前为止,针对混凝土材料在海水冻融循
近年来,安全博弈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网络安全等领域。安保部门的最优决策可通过求解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得到。然而,复杂的现实生活场景往往需要建立为不同形式的安全博弈模型,从而求解不同形式的均衡解。为了研究不同场景安全博弈中的均衡解,使其适用于解决更多现实场景中的安保部门资源分配问题,具体地,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研究了单防御者vs单攻击者安全博弈场景中的强斯塔克尔伯格均衡
不规则任务指分解、映射以及运行过程中,在数据分割、流程控制、内存访问等方面表现出不规则性质的任务。不规则任务在并行平台上执行时,会引发控制流程分歧、负载不均衡、数据访问局部性差等问题,导致系统资源利用率下降。为了追求高性能和低成本,大量不规则任务需要在CPU-GPU异构平台上运行。因此研究不规则任务在CPU-GPU平台上的实现及优化,有着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研究了动态计算量和数据划分不均匀类型的不
磷酸二氢钾(KDP)晶体凭借其优异的电光特性及非线性光学性能,成为能源和国防等领域高端装备中的关键光学材料,其作用和地位无可替代。然而,KDP晶体具有易潮解、脆性大、硬度低、强各向异性等一系列难加工特性,给其超精密加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传统机械加工存在的亚表面损伤,严重制约了其激光损伤阈值这一关键使役性能指标的提升。探索KDP晶体的近无损伤超精密加工新技术,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作
人脸特征点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关键问题,其旨在自动地定位一系列具有特定语义的面部特征点。高效准确的人脸特征点检测是执行人脸识别、三维面部重建、情绪感知、头部姿态估计等多种人脸分析任务的前提。近年来,人脸特征点检测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级联回归凭借出众的精度与速度成为目前人脸特征点检测性能最好的方法之一。大量提出的方法对于约束条件下采集的正脸图像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然而在实际
近十年来,随着虚拟试衣,个性化服装定制,身体健康监控系统等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简单、高效的三维人体数字化表示技术受到科研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基于大型激光扫描仪的三维人体重建技术为三维人体数字化表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方兴未艾的机器学习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则为三维人体数字化表示提供了新的理论和算法工具。大致来说,三维人体数字化表示涉及以下内容的研究与应用:数据预处理、人体形状表示空间以及高
在高速无粘可压缩流动中,广泛存在着一种十分重要的物理现象——激波。当气流跨过激波时一些主要的流动参数将发生显著突变,对整个流场特性往往会造成很大影响。在认识激波传播及其相互作用现象的过程中,数值模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目前,主要有两类截然不同的方法用以处理流场中的激波:激波捕捉法和激波装配法。激波捕捉法在全流场统一求解流动控制方程,无需特殊处理便能自动捕捉到激波,因该方法自动化程度很高,目前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