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歌手班学生歌唱语言训练探讨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歌手班的学生受地域性、民族性等因素的影响,语音上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在对他们进行声乐训练的时候,必须同时对他们进行语言发音的训练。歌唱是融语言和音乐为一体的表演艺术,是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所以,声乐的发声训练与语言训练同等重要。通过语言训练,谋求达到“千斤白,四两唱”、“字正腔圆”的歌唱基本要求。
  【关键词】少数民族 歌手班 学生 歌唱训练
  
  我校有一个特色班级——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这是自治区有关部门为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艺术人才而设立的一个特殊的音乐班。这个特殊音乐班的学生来自于全广西各个地方,相当一部分来自老少边山穷的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占85%以上,分属壮、瑶、苗、侗、彝、仫佬等民族。歌手班的学生在校期间要接受系统的、比较严格的专业训练,他们除了要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演唱本民族歌曲以外,还要学习和演唱大量的汉语歌曲。笔者在指导这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声乐训练的时候,总是感觉到几乎所有学生在语言发音上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极大地制约着他们歌唱水平的提高,影响着他们歌唱的质量。
  我国著名的民族歌唱家聂建华曾多次到我校来热情地为歌手班师生作学术报告,并认真观摩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观看学生们的演唱。聂老师在充分肯定了学生们嗓音漂亮、有潜质的同时,也多次指出学生歌唱中出现的咬字不准、吐字不清的问题。他强调说:“咬字吐字不对,阻碍发声;咬字吐字对了,声音马上有很大的改变。”确实,“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一个演唱者只有具备了清晰的口齿,才能唱出动人的歌声。
  下面,笔者结合少数民族歌手班学生在歌唱语言中存在的问题,谈一谈关于少数民族歌手班学生歌唱语言训练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少数民族歌手班学生歌唱语言存在的问题
  
  1.咬字含混不清,有声无字,听之费力无趣。
  2.声音缺少共鸣,机械单调,闻之索然无味。
  3.归韵不准确,承转不流畅,令人产生突兀之感。
  4.字音错误,让人理解费力、别扭。
  例如,壮族学生常把“婆婆”念作“伯伯”,侗、苗族学生常把“铃铛”读成“林担”,瑶族学生常把“火”念为“hǒ”音,等等。
  
  二、少数民族歌手班学生歌唱语言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因为存在语音上的这些问题,所以每届少数民族歌手班学生初来乍到,鲜有真正的歌唱,倒是歌唱而成喊唱,或演唱而成哼唱者居多。说是如同街头巷尾、歌厅舞厅传出的声音有点过分,但确实严重缺失了歌唱的韵味与美感。为了比较准确地、全面地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和音乐教研组的几位教师设计了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对常用字读音读错的情况比我们想像的还严重。在回答“歌唱与声音的关系”这问题中,几乎没有学生谈到声与情的关系,而对于歌唱技巧中的“咬字”、“吐字”、“归韵”之类歌唱语言专业技能也是云里雾里。为此,我们认为,造成民族歌手班学员歌唱质量不高的原因,有地域偏僻、教育落后、民族方言影响等因素,也有在这些因素层面之下形成的思想、心理、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不足。
  为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歌唱语言训练时,把提高学生对歌唱语言重要性的认识和技术性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一)提高学生对咬字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声乐艺术是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演唱者通过歌唱、咬字吐字与发音,创造出各种丰富而又感人的音乐形象,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要达到这个目的,在演唱时,首先就必须做到咬字吐字清楚,使人闻其音即解其意,从而引起心灵上的共鸣,实现声乐艺术的意义。但是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会说话就会咬字吐字。这种认识不对,没有理解咬字吐字的真正含义。真正意义上的咬字是指声母的发音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吐字是指韵母的发音过程。只有把声母、韵母音都发好了,才能算是真正的咬字吐字。在歌唱中,把每个字咬得准确、吐得清晰,再加上高超的发音技巧,这样,唱出来的歌才能真正悦耳动人。
  咬字吐字不仅影响到字音的清晰、圆润,影响到对歌词内容、情感的表达,还影响到演唱的艺术表现,甚至影响到歌唱能力的正常发挥。在练唱过程中,有学生感觉到呼吸不好而发声困难,特别是高音上不去。于是,他们往往把注意力和训练的重点放在呼吸与发声上。殊不知,很多人歌唱发音方法上的毛病或问题,多出于语音音位的错误——不会将语音音位的正确发音方法运用到歌唱发音之中。真正意义上的咬字吐字不经过严格的训练是达不到的。
  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本就十分强调语言的清晰动听,素有“以字行腔”、“字是骨头,腔是肉”、“千斤白,四两唱”之说,可见,在古今声乐艺术教育中,“字正腔圆”一直是衡量演唱者水平高低的准绳之一。
  (二)进行汉语普通话语音知识的训练
  语音发音方法是歌唱发音方法的基础,因此,我们的训练也是从让学生了解与歌唱有关的汉语普通话语音知识开始。
  1.对汉字字音结构的认识。在汉语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有四个音素: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在歌唱中,不论哪个音素把握不好,都会影响到字音的准确性。
  2.咬字的训练。咬字即声母的发音。第一,了解声母的发音部位,即“双唇”、“唇齿”、“舌尖”、“舌面”、“舌根”等;第二,掌握声母的发音方法。了解声母发音的成阻、持阻、除阻及其作用,让学生知道歌唱缺乏力度,或者咬字含糊不清的原因。
  3.吐字的训练。吐字是指韵母的发音过程。通过吐字训练,让学生了解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等的发音方法,在反复的练习中,逐渐形成适当的开口度和唇形,构成正确的、自然的、滑动性的舌位的高低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的变动流程。
  4.归韵的训练。延长字腹母音的力量,将字尾清晰准确地收住,这叫归韵。归韵是咬住字头、吐清字腹后极为重要的环节,经过有效的训练,就会使学生歌唱时的声音达到连贯性和完整性的效果。
  (三)采用字声结合训练的方法
  歌唱中的语言与生活中的语言在咬字、吐字、共鸣、用气等方面是有所不同的。生活中的语言只要求清晰正确,其发音咬字过程比较快,字头、字腹、字尾转换交待比较自然而短暂。即使是情感的需要,字与字之间的间隙、长短也是有限的。而歌唱就不同,一个字音会因为旋律的需要,往往在一个音符上要持续若干拍,有的还在很高的音域中行腔,并要抒发较为复杂的情感,要表现更为复杂的风格。所以,还要进行将准确、规范的字音纳入到歌唱之中的训练。
  1.调整共鸣腔。歌唱语言与说话语言的最大不同点,在于歌唱语言韵母形成的位置不在口腔,而在咽腔。因此,歌唱时口腔动作必须要大、要竖、要靠后,才能使咽腔很好地打开,建立起一定的通道,以利于气息通畅,声音统一、流动。训练方法:每天作无声张大口练习,握紧拳头往嘴里塞,企望逐渐养成张开嘴巴、打开咽腔的习惯,从而获得咽壁站定的能力。
  2.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歌唱时节奏的拖拍、音高的变化,必须在正确的气息支持下,才能达到发音持久、字清、声美、音量大、音域广和艺术表现手法丰富的境界。字腹的延长、字尾的归韵更要有气息的支持才能完成。训练方法:喉部放松,使气息自然通畅,让声音从丹田到胸腔,到口咽腔,再到鼻腔、头腔,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3.朗读歌词。在练唱一首歌曲之前,先朗读歌词,按咬字、吐字、归韵的方法把每个字的每个音素都发好。如“表”(biǎo),发声母b时上下唇紧闭成阻,突然打开,气流因爆发、破裂而成声;发i时快速过渡到韵腹a;发a时,口腔大开,舌位放低,唇形开而不圆,紧接着舌位逐渐上升至后高,唇形变圆,发出轻短含混的韵尾o音。
  4.选择有长音的乐句进行训练,体会在歌唱状态下字头、字腹、字尾的出字、保持、延长、归韵的关系。
  5.针对因民族语言差异而造成字音错误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歌曲进行训练。壮族学生可选择带有送气音、翘舌音、塞擦音的歌曲进行训练;侗、苗族学生可选择含后鼻韵母的歌曲进行训练;瑶族学生可选择含韵头的歌曲进行训练。训练步骤:先让学生找出哪些字是自己念不好的,然后进行字音纠正,最后再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字声结合进行演唱训练。
  我们对几届民族歌手班学生的训练实践证明,把歌唱方法的训练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从字音出发进行发声训练,引导学生在逐步了解歌唱语言的规律之中,逐步理解、掌握,最终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进行发声、咬字、吐字,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使声乐艺术焕发感人的魅力。
其他文献
讲课,谁都企盼成功,尤其是第一次。可是怯场常从中作梗,使你窘迫失态,力不从心。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初登教坛的朋友参考。    一、反复试讲,设计好开场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教师讲课前,若能在全面备课的基础上狠抓开场白设计,使自己出场就有个漂亮的导语,课就可能越讲越顺,不感到紧张。开场白,一般指一篇课文的导入语、作者介绍、题解等(以语文课为例)。它虽然不属课文正式内容,却是最先展示教师
高考英语听力部分的分值很高,做好听力题对英语科目的考试非常重要,听力也是考生们最关注的。下面就从英语听力测试特点来谈谈如何应考。    一、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特点      1.语速特点:高考听力理解题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而不是单一的检测语音、语调知识。听力部分的朗读速度约为每分钟42~45个单词,低于或相当于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速。  2.语音特点:在高考英语的考试说明中,并
中考英语总复习,对我们教初三的英语教师来说,是件不容易但又非常重要的事。以前,我们普遍采用“将整个初中阶段所学课文再串讲一遍,辅之以相应的练习”的复习方法,师生负担都很重,且两极分化仍很明显。如何用较少的时间、较科学的方法组织复习?怎样才能取得中考复习的高效益?经摸索发现,合理地划分复习阶段,再辅以恰当的练习,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词、句复习阶段  结合课文内容将初中阶段学的语法知识进行整合,
如何应对中考,在关键的时刻取胜,是众多师生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根据多年的备考体会,在此就如何加强对学生复习指导,提高政治课复习效益谈点看法。    一、夯实基础知识——求实    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这就是说试题离不开基础知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则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知识的升华和融通,解题的基础永远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复习中,我们要认真掌握教材,
材料分析题自1989年首次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出现以来,受到命题专家们的青睐和广大历史教师的好评,是历史高考的一个重要题型,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文科小综合试卷面世以来,其地位更为突出,占据历史学科总分值(约100分)的“半壁江山”(历史单科材料题一般为32分,在最后一道综合材料题中一般占20分)。显然,解答此类题目的能力如何,对考生的考试成绩有着重大的影响。笔者认为教师在日常的解题训练中要告诫学生特别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优点和不足同在,精美和瑕疵并存。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可以尽善尽美,但不可能十全十美。而操作这门艺术的教师,同样也不可能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修炼得完美无缺、白璧无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孔子的话是为至理。不论什么样的教师,即使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三十六计,计计皆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唐诗宋词是语言艺术,鉴赏应以品读为核心。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参读、诵读、美读、比读、议读、评读、研读,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根据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读法,力求每读一次,就有新的理解、新的收获,对作品的赏析“更上一层楼”。  参读,就是在课前预习阶段,指导学生查阅与诗歌有关的各种资料,为进一步鉴赏该诗歌作个参考,打好基础。  如杨炯的《从军行》是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的重点,应认真“参读”。首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是音乐课的主要特点。情感是音乐教学目标的核心和灵魂。因此,音乐课堂教学要把握住情感性原则,应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让音乐课充满情感。如何让音乐课情感洋溢,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
学生对高考政治中哲学部分常感到棘手,拿不定主意该用什么原理,以致答非所问,离题万里。高中哲学问答题在考试中多以时事背景材料的形式出现,这些背景材料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多以新近发生的热点或焦点问题为主,然后设置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高考中,学生最害怕的是材料分析题,面对材料,不知道如何去研读和分析,更不知道怎么去组织答案。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归纳和综合的过程,除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外,更注重理解和运用,注重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以及能力的表现。因此,它更接近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复习更有针对性和模仿性。把握好这个时期,成功的机会更大,错过或没把好这一时期,则错过机会。因此,可以这么说,地理第二轮复习成为高考成功的关键期。要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在教与学,以及资料准备等方面应注意如下四点:    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