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 儿童文学阅读”资源应用研究实践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qi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课题《“互联网 儿童文学阅读”资源应用的研究》之《核心阅读书目与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研究》的引领下,广州市番禺区石岗小学开展了“线上线下阅读”、“导读·交流·拓展课型研究”、“五个一活动”等实践活动,拓宽了儿童文学阅读的新路子,有效地提高了儿童阅读的效果。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互联网 ;课外阅读
  一、利用“一起阅读平台”,开启线上线下课外阅读模式
  (一)学生阅读推荐书目
  学生进入“一起阅读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进行导读,导读功能是由“一起阅读平台”提供的,导读使学生对所选的书目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快速地进入阅读状态,省却了老师再花多余的时间对学生喜欢的书目进行导读的环节。学生根据个人阅读需要可以通过网上或实体书店进行线下购买相关书目进行阅读,这样做,既方便,又快捷。
  (二)“教师推荐 学生自选”阅读模式
  “一起阅读平台”提供许多学生阅读的书目,可是由于专家推荐的书目与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能会不一致,这时,我们便实行“教师推荐 学生自选”的阅读模式,即由老师根据教材需要與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兴趣与需要自选。根据书目,老师发布阅读计划,阅读计划是根据学校阅读指南《书苑漫步》里推荐的书目进行相关的任务布置,推荐学生进行阅读。教师与学生可以同时推荐书目。学生可结合兴趣爱好、主观感受,在阅读的基础上利用平台向伙伴们推荐值得一看的好书,或者罗列出想看但还没看过的书目,以便获取共享资源。教师在遵循“与教材匹配,与兴趣吻合、难易度适切”的原则基础上,推荐类别多样、内容健康、言辞优美、图文并茂、有教育意義的书作为核心书目,供学生阅读。
  (三)调整书目,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要
  利用“一起阅读平台”的功能,我们发现学生阅读呈分级状态:低年级喜欢读绘本,图文结合的读物,尤其是以插图为多的读物;中年级喜欢童话科普类居多;高年级喜欢文学名著类。为此,学校根据调查所得,一方面,适时调整《书苑漫步》阅读指南的书目,同时分别给每年级的图书室适时增添相应读物;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学生阅读走向片面化,老师们还利用课堂教学,及时拓展学生阅读书目,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需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导读·交流·拓展”课外阅读指导课型研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的阅读模式
  学校开展“导读·交流·拓展”阅读课型的课堂研讨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阅读课或指导学生阅读美文,或指导学生撰写读后感,或组织学生读书交流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老师利用“一起阅读平台”的功能,结合语文教学或阅读指导课,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接受能力,定期进行读写方法的指导,适时拓展课外读物,对读写内容进行点拨,学生的读写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分为三个课型,以《城南旧事》为例:第一课时为“导读推荐课”,老师推荐《城南旧事》这本书时,先借助《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利用“一起阅读平台”的导读功能,再结合影片《城南旧事》,开展对人物与经典片段进行交流。接着是第二课时“交流指导课”,老师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原著,结合课文中重点语段,再次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同时进行读写结合,在“一起阅读平台”进行摘抄与评论的指导。第三课时为“拓展训练课”,老师利用“一起阅读平台”对《城南旧事》进行相关练习训练与深度评论,引导分享读书成果,然后总结读书收获。“未成曲调先有情”,老师通过三个课时对《城南旧事》这部小说的阅读指导,很好地诠释了跟学生平等对话的角色,通过分析、提问、引导、练习,将自己的阅读经验与学生分享。就是这样,学生学会了怎么读小说,怎么理解人物,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把这些经验联系起来。
  这样利用“一起阅读平台”线上线下进行阅读一整本的系列活动,既拓宽阅读面,又达到教学目的,省时有效。阅读课型的研讨,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如低年级的边读边想、中年级的边读边画、高年级的边读边悟边批注等,通过读读、说说、画画、想想、写写等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品味和思考、想象与拓展中,将书读得更丰富、更深入、更透彻,阅读素养不断提高。
  三、结合互联网和“五个一”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我们开展“五个一”活动,利用“互联网 ”与教学实践,把学生阅读常规化、恒常化、立体化,让学生的读书内涵更丰润。具体做法如下:
  (一)每日一诵
  课前诵读,时间约一分钟,内容由语文任科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订,如《论语》、《弟子规》、经典美文内容等。
  (二)每课一说
  课前诵读一分钟后,由主持人(学生)组织全班学生开展,时间约两分钟。说话内容可围绕“热点新闻”“某一话题”“身边见闻”“讲故事、名言、谚语”等开展,也可以各科各单元的专题或综合性学习专题情况等为内容。
  (三)每课一法
  以《语文课程标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为指导,围绕各单元训练重点及教材特点,明确每年段学生的能力训练点,在每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学法,在阅读与学习中运用学法,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每堂一写
  课堂上抓住能力训练点进行练笔训练,如抓情感激发点进行心灵对话、抓语言表达的亮点进行仿写、抓文本空白点进行想象补写等,也可以结合课后小练笔、单元习作或口语交际要求有目的地进行练写,通过有效整合练写,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五)每周一节
  老师通过每周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对好词好句、美文佳作进行品读欣赏,对读书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在欣赏中、交流中既能提高阅读感悟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利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区域内师生、家长的阅读素养现状作追踪调查研究,形成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数量、阅读效果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想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较慢的过程。从心理教育方面来说,一个人的感知、情感、气质、意志的形成都是从活动中、体验中慢慢形成的,而不是简单地讲大道理和说教。因为简单的说教往往是枯燥无味的,学生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淡忘了,但是通过一些小活动,班会课、班队活动,会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会通过实践产生对道德品质的认知,知道什么是真、善、美,那些感受是真切的,会在心底里留下深刻的印记。  
摘要:情景教学法是当代社会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根据新课标的改革要求,情景教学法针对学生的需要构建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文章结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情景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  情景教学法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丰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教师在卜课的过程中运
【摘 要】爱,是温暖人间的阵阵春风;爱,是滋润心田的丝丝甘露;爱,是美丽的、无私的。正因为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爱,所以每个人才感到幸福,感到温暖,感到快乐。在学校里,慈母般的老师都会毫不吝啬地把爱献给学生,然而却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爱”。这“爱”并不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而是他们之间缥缈的、不成熟的“爱情”。  【关键词】小学生;早恋问题;教育策略  一、小学生纯洁却又缥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称这种直觉思维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往往得不到教师的重视,经常受到抑制和弱化,教师会经常忽视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存在和它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本文从让学生大胆猜测、跳跃思维、多角度思考、允许不同声音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直觉思维。  【关键词】直觉思维;猜想;数学素养;创新能力  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形式
【摘 要】让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然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个过程是非常精彩的。本文以具体教学片断将师生活动进行展示,并利用分析和反思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提升,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分析与思考”这个角度阐述数学教学中“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原理及其应用。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法;割补法  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学生或者习惯于用简单的估算方法,导致估算结果千篇一律,或不会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来正确估算,出现估算结果过大或过小的现象。笔者以“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教学”这一课的三个不同教学片断为例说明,利用评价引领估算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其领会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评价策略  一、背景描述  “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学问题”的设计要准确把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研学后教”理念指引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从题目、中心句、文章空白点等角度巧妙设计有思维价值的“研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研学问题”的功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学问题”  近年来,番禺区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启动“研学后教”课堂研学模式。在
【摘 要】自主探究,即通过主动探究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信息技术教学更是要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切实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自主探究;探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宗旨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重视
【摘 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写的能力是习作训练的主要要求,它包括说的训练和写的训练。小学中年级的习作要以写的训练为主。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写的能力是习作训练的主要要求,它包括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得以进一步革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数学教师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以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文章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探究;实施对策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