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语境下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共建:困境与出路

来源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产业学院是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育组织模式,其建设过程可以看作是不同属性、不同利益诉求的相关参与主体通过一定的媒介结成的协作关系.研究将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共建问题置于共生理论的解释框架内进行探讨,提出打造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共建命运共同体、优化协同共建的物质传导机制、创新理想共生模式以及营造优质的共生环境策略,旨在为解决目前存在的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共建动力不足、资源传导通道不畅、利益分配机制失衡、政策主导效力较弱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其他文献
群教育理念是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该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通过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改革、产学融合过程、社会服务体系、国际合作交流等各个环节,能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协同育人,为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以“水质工程学”课程为例,在介绍本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一个情怀、两个理念、三个意识和四个精神”的视角重点探讨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及融入途径,最后提出建议,助推“水质工程学”课程从育智到协同育德育智的转换,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给排水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
基于LSTM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具体选取了车辆减速测试、振荡测试、高速测试和低速测试四种实测场景,结果均显示本文所采用的轨迹预测方法可在多种复杂场景下满足工程预测的精度需求.研究结果可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辆控制、轨迹优化以及交通管控提供理论指导.
产教融合型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推动主体,现已进入建设关键期,因而提出组织结构对称化、数据状态透明化、信息资源共享化、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建设诉求.将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与产教融合型企业进行结合应用,为破除试点企业的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深度探寻“区块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耦合路径,对职能结构模块、运行规则模块、智能程序模块、监督激励模块进行分层设计,搭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链式信息服务平台,为加快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提供技术保障.
由于中国与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等因素,中英应用型大学的治理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场域理论,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与案例研究法,对中英国应用型大学的治理结构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与分析,通过主体结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三个维度的比较,研究发现中英应用型大学的治理结构有着诸多区别,如委员会制度设计、校长和理事会的职责范围、组织文化的差异等,亦存在一些共通性特征,如发展使命及政府操控使治理权利向度受到局限.此外,中英应用型大学治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均是基于本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需要演化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创办是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典范,其成功原因就在于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培养阶段、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等方面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培养模式进行较为全面分析,指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分阶段教育或双元教育为主要形式,引入模块化课程,课程结构以核心技能为基础,秉承实用性与学术性教育并举、实践教学与应用研究相统一的理念,走工学结合、校企深度合作之路,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创刊于2002年2月,由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创刊时名为《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随院校更名变更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更名为《广州职业教育论坛》,即从综合性学报正式转变为职业教育类学术专刊,2016年底正式更名为《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年起由高职教育研究所运营,旨在打造职业教育研究新高地.
期刊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工资回报率变迁情况.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工资回报率较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工资回报优势消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工资回报率较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提高,十年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工资回报率提升了约7%~9%.基于数据分析的结论,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培养方式以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内涵是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以“质”与“量”相整合的方法为主,辅之以隐含研究方法对102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事迹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文本背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内涵的“九大结构”,即: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智慧、专业权力、专业自尊、专业责任、专业良心和专业理想,探索出重要评价者对各个结构的认同度的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全面性、差异性、专业性、精神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的教育启示.
不同测量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大地测量学实践和教学的经典问题.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大地坐标(B,L,H)、空间直角坐标(X,Y,Z)和高斯平面坐标(x,y)之间的相互转换程序,并设计开发了一个可视化的软件操作平台.该平台可以基于不同的参考椭球实现单点和批量数据的坐标转换,具有高精度、快速计算、可视化的优点,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学的本科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