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动机唱起欢乐的歌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90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机》是初二物理第九章《电与磁》的一节,它是在《磁场》和《电流的磁效应》基础上产生的内容,《电动机》这一节体现了“电”与“磁”的交流与碰撞,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电动机,电动机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自制电动机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这节是第九章《电与磁》的重点章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
  3.会动手安装电动机的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利用分组竞赛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体会从物理原理到发明机器,从理论到现实的心路历程.
  2.了解科学家们是怎样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达到成功的彼岸.
  教材分析
  第九章《电和磁》开始介绍了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如磁场的基本性质是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接下来是介绍的是电流的磁效应它是指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体和电流都可以产生磁场,当这两种磁场相遇时会产生新的内容——《电动机》,电动机正是电和磁相结合的产物,它让人们对电与磁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让我们的科学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节中通过探究实验研究出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并且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并由此一步一步往前探索并最终发明了电动机,这一节完美的诠释了我们所倡导的物理精神“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然现象,找出其中的物理原理和规律,并为人类服务!”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不仅仅是掌握规律和原理,更重要的让他们体会探索的精神和精巧的设计在实验中闪闪发光,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享受劳动的快乐,从而喜欢上物理这门学科.
  教学重点:电动机的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教学难点:电动机的换向器是怎样自动改变电流的方向.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电动机》之前已经学习了磁场的性质、磁极问的相互作用,还有电流的磁效应,学生对这些知识还没有连贯起来,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它们串起来,引导学生的发现新的问题找出其中的规律.
  电动机学生平时听说过,但对电动机的认识并不全面,如哪些地方用到了电动机,电动机的原理和具体构造又是怎样的?学生都不太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先从认识电动机开始,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机器用到了电动机,再下一步是提出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再引出我要讲授的内容.
  在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时学生对实验现象比较关注,却忽视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条件的变化,在实验中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如只有导体通电会不会动?把没有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会不会动?利用这些问题来强化实验的原理和条件.
  在学生自制电动机时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竞赛活动的方式开展班与班之间电动机制作比赛,如哪一班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完成电动机,哪一班成功完成的电动机的数量最多,每个班评比出做的最好的电动机被物理实验室永久珍藏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等待突破,一是电动机的原理,二是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三是同学们自己制作电动机,根据这三个问题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第一个问题是电动机的原理,我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后,提出猜想,针对学生的猜想让学生自己上台来验证猜想,从而得出结论,第二个问题是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我采用是实物加FLASH动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首先看电动机的实物、介绍部件名称,通过FLASH动画的方式把电动机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展示出来,这样简单直观学生一看就知道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第三问题自制电动机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采用是实验竞赛的方式进行,每个班统计制作成功电动机的数量;第一个完成电动机的时间;每班评出最完美的电动机收藏到物理实验室成为展品等活动,当电动机转动发出声音时,这就是电动机唱出的歌声.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教学主线是提出问题——探究规律——实际应用——亲自体验这四个环节开展的.
  一、引入
  开始介绍电动机、认识电动机,从而引出电动机是怎样工作?
  (1)提出问题:磁体周围有磁场,通电导体周围也有磁场,如果把磁体和通电导体放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提出猜想:导线会运动或者是磁体会运动.
  设计实验:如图1连接电路,把导线ab放人磁场中,通电后观察导线ab的运动情况.
  
  分析:线圈两个边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导致两边的受力方向相反.而发生转动,但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会停下来,不能持续转动,现在我们想要线圈持续转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可以改变电流方向或者改变磁感线的方向
  用怎样一个装置来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引出换向器,并介绍换向器是如何改变电流方向的?然后播放电动机的动画片来进行说明和解释.
  三、自制电动机
  介绍自制电动需要的器材和学生自带的器材.
  讲解电动机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宣布实验竞赛的比赛项目,在黑板上画出竞赛成绩表
  实验竞赛开始进行指导,做好裁判员,记录比赛时间和成绩,展示学生好的作品.
  教学反思
  一、本节大量涉及到力学知识,学生在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方面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些问题又不能回避,在教学中我采用磁场相互作用来说明和解释,如磁体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相遇,它们是互相“吸引”还是“排斥”来过渡,线圈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我用拔河作比喻,两边用力相等时,绳子会静止不动,是否还有比较其它的方法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自制电动机的实验竞赛中,反映出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成功的实验比较少,前几年一班做这个实验成功的有七八个组,今年做这个实验成功的只有两三个组,很多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都没有,如刮漆包线绝缘漆,做支架等都做不出来,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退化,这可能与独生子女环境优越有关,我们可以设计更多的动手实验来加强训练.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抓手,中俄人文交流在服务两国关系大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夯实社会民意基础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人文交流合作提供了借鉴。结合中俄人文交流最新动态,联系近年来中俄两国高校交流实践,重点结合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创新发展路径,阐述在新形势下,创新理念,突出特色,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引领中俄两国精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课标指出:初中物理实验“旨在让学生经历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波利亚(美籍匈牙利数学家)说过,“在教一个科学的分支(或一个理论.一个概念)时,我们应该让孩子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种最关键的步子,当然我们
[摘 要] 近年来,河北大学以参加“龙芯杯”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大赛为契机,开展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分析教学改革现状,提出了以竞赛倒逼教学的改革思路,探讨了以竞赛倒逼教学的改革实践: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分析比赛要求,建立覆盖比赛知识结构的授课内容;在实践教学上设计评分便捷的分层次实验项目,贯彻“软硬件全栈贯通”的思路;在考核方式上不局限于理论考试,引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
前一段时间,笔者有幸到城区一所中学听初中物理研讨公开课,内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在做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实验桌上所给的器材是电池盒(两节干电池)、小灯泡(标有“2.5 V 0.3 A”字样)、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学生分组实验后,教师请一组学生汇报数据,在投影上打出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灯泡的电阻不是一个定值,而是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的结论.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能力的过程.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很受学生欢迎,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这类教学实验,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边学边实验教学能
[摘 要] 近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学研究者将视角投放于外语习得等方面,从而使得实证实验迅速发展。分析此类实证实验,不仅有利于研究者立足于先行研究,进一步沿同一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更对日语教育教学有积极引导及借鉴意义。鉴于该类实证实验的积极作用,将针对“中国人日语学习者日语结构歧义句的韵律特征”这一实证实验进行分析,分别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提
摘要:在农业农村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蔬菜栽培学》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應该与社会和时代发展相融合,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园艺产业发展趋势和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蔬菜栽培学;乡村振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113-02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改变,高校人才培养重点也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关键在得法。教法的确定,要依据教材内容和要求,要考虑设备、环境的因素,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以往成功的教法,此时未必适用;别人成功的教法,對我未必适用;對甲学生成功的教法,對乙学生未必适用。得法的前提是会“望闻问切”,知道“天时、地利、人和”。得法的实质就在于,在恰当的时机,将恰当的方法用到恰当的学生身上。  如何教才能有好效果,见仁见智,然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集中教学实习有助于校内实践教学的开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该文以安徽大学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践教育基地为例,重点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校外集中教学实习基地的重要性,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待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集中教学实习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事物间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物理规律从获得途径的角度来讲,分为理论规律和实验规律,而若从知识形式的角度来看,物理规律主要包括:物理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它作为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建构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因此,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  1物理规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