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人生至悲是只有一个依靠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sun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黛玉一生最悲惨的不是无父无母,不是寄人篱下,也不是体弱多病,而是守着对贾宝玉的爱。这几乎成了她活着的唯一支点。
  贾宝玉虽然也深爱林黛玉,但他毕竟是“情不情”之人,對世间一切可爱之人、可爱之物都有一种“大爱”,并不独为林黛玉而活。可怜林黛玉神女有心,生日当天听到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泪尽而逝,空荡荡的潇湘馆“唯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撇去林黛玉身世中的种种隐喻成分,她的人生其实印证了一点:最悲剧的人生,是只有一个精神支柱,只为它喜,只为它悲。
  将人生只寄托在感情上,则一朝春尽红颜老,徒叹花落人亡两不知;将人生只寄托在工作中,挣来的只是钱,失去的是生活情趣;将人生只寄托在子女身上,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儿女,都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因此,最健壮的人生便是努力发现生命中不可知的风景,将幸福的来源分散开来。
  在这方面,薛宝钗无疑比林黛玉做得好。
  她虽然生在富贵之家,但可贵的是,她并不狭隘,而是心怀苍生。螃蟹宴上,她一句“皮里春秋空黑黄”力压群芳。她劝贾宝玉多关心经济仕途,也不过是希望他为生活多做准备,并非像林黛玉那样,贾宝玉不读书便不读书、爱喝酒便多喝酒,不加劝阻。
  最终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贾宝玉还是出家去了,薛宝钗并没有悲痛得死去活来:明明她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却能忍住泪水,劝慰王夫人、薛姨妈、袭人等。因为她并不将希望寄托在一个篮子里:贾宝玉走了,她好歹能守着自己的孩子,生活还能继续下去。
  薛宝钗也许是势利的,她从来不会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表现得过分执迷,甚至什么是她真正喜欢的东西,似乎也没人知道。史铁生写道:“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我的位置。”意思是,:我们遇过的人和事再重要、再精彩,都不过是生命中的风景,当不得坚实的凭依,反而是那些精神上的追求能让我们承受住任何生命支柱的倒下。
  杨绛晚年不仅失去了丈夫,还失去了唯一的女儿,但她以读书、写作等来对抗苦难,“为灵魂清点行囊”,恬淡地继续着人生最后阶段的旅途。诗词大家叶嘉莹与杨绛类似:丈夫早逝,女儿去世……这一切都足以让以家庭为中心的普通女性崩溃。但是写了十首《哭女诗》后,拍走身上哀伤的尘埃,她捡起挚爱的中国诗词,走向重生。
  李商隐有一句诗:“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叶嘉莹解释说:“据说佛为众生说法时,每一个毛孔都生出来一朵莲花,每一个莲花中都坐了一个小小的佛像。”世上每个事物都有其意义和价值,再小的东西也有足以让人欣赏、喜悦之处,让人体会生命之美。所以,多去尝试不同的事物,发现不同事物的美好,不要将生命只寄托在一个支点上,这样,即便这个支点倒下,也不至于造成你生命的陨落,甚至可以在之后的人生旅途中开出新的莲花。
  编 辑/安 楠
其他文献
1927年6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水自杀。自杀的原因有很多,但穷困肯定算一个。  王国维一生的起点不高:考中过秀才,但没有中过举。他只好去上海打工,帮人做抄抄写写的工作。因为有才华,他认识了当时正在主办某文学社的罗振玉,不但得到罗振玉的资助,后来双方还成了亲家。  而这也成了王国维一生的拐点。清朝灭亡后,王国维像罗振玉一样,成了遗老。本来以王国维的身份,和遗老根本沾不上边。毕竟做遗老是要本钱的:要么
晋国贵族栾黡由于生前太跋扈,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他死后,他的儿子栾盈小心谨慎,乐善好施,广交朋友。终于,经过栾盈的努力,有一帮铁粉围在他周围。谁知却祸起萧墙。  栾盈的母亲叫栾祁,是现任中军元帅范匄的女儿。当初,范匄将女儿嫁给时任中军元帅的儿子栾黡,算是强强联手。可亲家没能更加亲密,两家几乎搞成了仇人。  栾祁和栾黡夫妻感情不好,但栾黡的弟弟栾针跟栾祁的兄弟范鞅倒是玩得好。有一年,晋国带着联合国十二
鲜卑人侯莫陈崇骁勇善战,是西魏实际掌权者宇文泰手下的一员猛将。他随宇文泰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被宇文泰提拔成西魏八柱国中的一员。  侯莫陈崇不仅打架猛,而且非常毒舌,毒到能把人气死。被侯莫陈崇气死的倒霉鬼叫王勇,他和侯莫陈崇一样,有胆识、力气大。王勇加入了西魏的敢死队,杀敌无数,连宇文泰也赞叹不已,给他赐名为“勇”,以表彰他的功劳。后来王勇又因为征讨蠕蠕(又称柔然,是公元前4世纪末至6世纪中
天圣五年(1027年),北宋官员章粢(jie)出生于浦城(今属福建南平)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是三朝元老,官至资政殿学士。按理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章楶应当生活得自在优越。但是,章家素有规矩,家教尤其严格,父亲希望章粢能秉承家风,科举入仕,成为文武双全的儒将,为保家卫国、守卫北宋江山贡献力量。  好在章粢生性温顺,乖巧懂事,规规矩矩地按照父亲规划好的未来走:一边苦读圣贤书,一边学习武艺。他两耳不闻窗外事
清代合州(今属重庆市)有一个士子,本是个不读诗书的纨绔子弟。当年参加县上初试,他出钱雇了个枪手代他答卷,结果竟高居榜首!这厮不通文墨、贪玩厌学,在童生中人人皆知。名次一公布,公众哗然。可是,在紧随其后的由县官亲自点名的考试中,这厮又买通县令的听差,将考卷传递给场外的枪手。四场下来,他仍名列第一。  考生们料定其中必定有诈,纷纷要求县令亲自对他面试一场,不准差役、书童等无关人员靠近。县令也有些疑惑,
拉斐尔前派是英国著名画派,名字听上去有点儿像拉斐尔粉丝后援团的感觉,事实上是指一群即将成为拉斐尔、但还没有成为拉斐尔的人。他们为什么要给自己的门派取个那么矫情的名字?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咖,17岁出师,37岁就挂了,在20年里创作了300多幅画,这个数字和凡·高(9年200幅)比起来虽然不算什么,但是,光就每幅画的复杂程度而言,凡·高(左图)和拉斐尔(右图)基本上就是民房和故宫的差别。  
北宋的周行己有两大令人艳羡的硬件。其一颜值高,“丰仪秀整,语音如钟”,偶像级的面容,再加上标准的男中音,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第二,周帅哥不是空长一副皮囊,学习成绩也是棒棒的,“七岁诵经书,十岁学属文”,标准的学霸级人物。元祐六年(1091年),25岁的周行己进京赶考,并在几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荣登进士。  这样一位有才的帅哥很快吸引了参知政事冯京的注意,想将他纳为乘龙快婿。为了第一时间捞到这位
从苏联伊万诺沃州体育学院教室半拱形的窗户看出去,整整齐齐的校舍屋顶落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吱呀”一声,一位清秀俊逸的中国男孩——黄健(俄语名为尤拉)推开教室门。室内有许多废纸和一些垃圾,他左找右找也未找到扫帚,便想去别的教室借。  空荡荡的教学楼里,黄健寻了好久才看到开着门的教室。他敲了敲门,一个清脆的声音说:“请进。”打开门的一刹那,黄健的心跳漏了一拍。站在窗边的苏联姑娘转过头看向黄健,她有高挺的
据希腊神话记载,小亚细亚半岛北部、塞莫顿河之滨,曾有一个神秘的女儿国:亚马逊。该国尽是女子,女王理政,女将带兵,妇风颇为彪悍。  在《荷马史诗》里,女战士擅使双面战斧,武艺精纯,甚至能与希腊第一英雄阿喀琉斯大战三百回合;远程攻击更是拿手,标枪弓箭,例不虚发。据说,为了方便拉弓投枪,亚马逊女子会在成年后将右乳割掉。  再排斥男性,亚马逊女子也不能单体繁殖,所以她們定期与周边小国开展“援助交际”,引进
他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强大的外交官,整个欧洲近代史上的国际秩序正是他一手造就,欧洲外交界甚至认为1815年至1848年是属于他的时代。这个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奇人,正是奥地利政治家,近代欧洲政坛风云人物——克莱门斯·梅特涅。  梅特涅的父亲拥有伯爵爵位,家族世代从事外交工作。在这样一个家族里,天生俊朗的梅特涅也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很快就在贵族子弟圈里以优雅的风度和良好的亲和力著称,甚至还和后来的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