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配合的比较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ins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8.06.241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及其对手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区域特征、行为特征、效果特征以及成功率等4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内线队员在8区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场均19.2次,多于对手,且与对手之间差异显著,而在7区和9区与对手无显著性差异;中国男篮内线队员做无球掩护之后多采用“外拉接球策应”,与对手之间差异显著;中国男篮“掩护无效”的次数多于对手,与对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男篮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次数多,但质量差,无球掩护的成功率低于5个对手。当无球掩护出现投篮机会时,投篮命中率低于对手。
  关键词:里约奥运会 中国男篮 内线队员 无球掩护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c)-0241-05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video observ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tc.,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off screen which was used by inside players of Chinese and opponent men’s basketball team in the Rio Olympic Games in 2016 from four aspects: regional feature、behavioral feature、effect feature and success rate.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inside players of Chinese basketball team made the off screen in the 8zone for the outside player on average 19.2 times per game, which was more than the opponents and show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e opponents. However, the player in the 7zone and 9 zone didn’t show any distinct difference from the opponents. Chinese inside player often supported the outside players by coordinated action after the off screen. More rates of this behavioral feature show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pponents. The rate that Chinese team’s invalid off screen was more than the opponents, which was als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pponents. What’s more, Chinese inside player used more times of off screen but with poor quality. The rate of using the off screen successfully by Chinese inside players was lower than their five opponents’. When they had chance to field the goal, the success rate was lower than their opponents’.
  Key Words: Rio Olympic Games;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Inside player; Off screen
  现代篮球运动身体对抗愈加激烈,采用大范围攻击性防守作为篮球比赛制胜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共识。为了减少进攻中的失误,提高进攻的成功率,现代男篮强队在阵地进攻时,往往以身材高大的内线队员作为枢纽,通过内线队员高质量的、富于变化的无球掩护来达到接球和转移球或直接得分的目的。
  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遭遇五连败,排名垫底。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在哪里?值得深思。有资料表明,里约奥运会男篮比赛中,阵地进攻面对半场人盯人防守时,多以掩护和突分的战术配合为主要进攻手段,而大多数无球掩护配合都由内线队员直接参与[1]。本研究以内线队员技战术的运用为切入点,比较分析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差异,为中国男篮比赛与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参加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中国男篮及其对手的全部五场比赛中,内线队员所参与的无球掩护配合运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掩护配合进攻、阵地进攻以及内线队员技战术特点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中国篮协官方网站、美国职业篮球比賽和FIBA官方网站信息等。
  1.2.2 录像观察法
  搜集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及其对手的全部五场比赛,运用premiere软件将比赛视频进行分割,反复观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观察和记录。
  1.2.3 专家访谈法   访谈了国内篮球专业领域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和教练员,就当前篮球内线队员技战术发展趋势、内线队员掩护后的进攻行为指标、无球掩护配合形式的分类指标等问题,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观察记录的各种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2检验,对中国男篮和对手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区域特征、行为特征、效果特征和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内线队员与外线队员概念界定
  本文的“内线队员”指中锋和大前锋,“外线队员”指前锋和后卫。
  2.1.2 球场区域的界定
  为了数据统计的科学性,采用将整个半场划分为14个区域的方式。如图1所示,1~5区是三分线以外的区域,6~10区是三分线以内、限制区以外区域,11和12区是限制区高位区,13和14区是合理冲撞区也就是限制区靠近篮圈的低位区域[2]。经统计发现,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配合都在三分线以内,三分线以外不存在无球掩护,所以只对6~14区进行研究。
  2.1.3 无球掩护配合概念的界定
  无球掩护是无球进攻队员选择正确位置,采用合理的动作,用身体挡住队友防守人的移动路线而摆脱防守的一种配合方法[3]。
  2.1.4 内线队员无球掩护行为特征的界定
  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之后,会采取转身挡人、顺下、外拉、位置不变再掩护等进攻行为。通过专家访谈将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后的行为特征界定为以下16项指标,分别是转身挡人、转身挡人接球策应、转身挡人接球投篮、顺下至低位、顺下接球策应、顺下做挡拆、顺下做无球掩护、顺下接球投篮、顺下接球突破分球、无球拉开、外拉无球掩护、外拉做挡拆、外拉接球策应、外拉接球投篮、外拉接球突破分球、位置不变再掩护。
  2.1.5 无球掩护配合进攻效果指标界定
  将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配合后的进攻效果分为5种,分别是“接球和转移球、直接攻击篮筐、间接进攻利益、掩护无效和失误”。“接球和转移球”是进攻战术中为了调动防守,谋求进攻时机,运用无球掩护接球,并通过传接球进行强弱侧或高低位的转移。“直接攻击篮筐”是运用无球掩护接到球后,直接投篮、突破投篮、低位单打投篮或造成防守人投篮犯规。“间接进攻利益”是运用无球掩护接球,为接下来的策应、突破分球、挡拆、无球掩护配合进行铺垫,还有无球掩护吸引防守为其他队员创造进攻机会的情况或者造成防守人非投篮犯规。“失误”是进行无球掩护时出现掩护犯规、24s违例或无球掩护中出现传接球或运球失去球权的情况。“掩护无效”是无球掩护发生后进行掩护的队员没有接到球也没有形成间接利益[4]。
  2.1.6 掩护配合成功概念界定
  掩护配合成功是指掩护队员与被掩护队员通过掩护配合出现投篮者上篮的机会、掩护人与被掩护人助攻其他队员出现投篮或上篮机会、掩护人与被掩护人造犯规罚球的机会都是掩护成功[5]。
  2.2 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配合的比较分析
  2.2.1 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配合的区域特征比较分析
  对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由图2可以看出除了塞尔维亚队12区多于7区和9区外,其他各队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配合主要集中在7区、8区和9区。塞尔维亚队内线队员频繁在12区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帮助外线队员外切至三分线弧顶位置接球,然后这名外线队员再利用挡拆突破投篮,也收到了不错的进攻效果。12区位于限制区内,为避免3s违例,对掩护时机的把握要求更高。从区域角度分析,7区、8区和9区位于半场的中间地带。同时,又位于限制区外,内线队员可以在这里为外线队员做移动掩护或者定位掩护,便于球员切入、切出接球,使球在高低位、强弱侧之间转移。
  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拥有周琦、王哲林、邹雨宸、李慕豪、易建联5名内线队员。在比赛中,中国队会配备两名内线队员。中国男篮在面对半场人盯人防守时,常由内线队员无球掩护发起。对7区、8区、9区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频率进行比较分析,由表1可以看到,中国男篮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的频率高于对手。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在7区、8区、9区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的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在7区、8区、9区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的方差具有齐性。因此,采用t检验的方法对其平均数相等进行检验,8区t检验的检验统计量t=3.509,相伴概率P=0.008<0.05,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在8区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的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而7区和9区检验统计量的相伴概率P>0.05,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在7区和9区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的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国队内线队员在8区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频率最高,且多于对手。说明中国男篮重视在无球掩护热点区域进行无球掩护配合。
  2.2.2 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配合的行为特征比较分析
  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后会采取转身挡人、顺下、外拉和位置不变再掩护等进攻行为。由表2可见,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无球掩护之后运用最多的3种行为是无球拉开、外拉接球策应和顺下至低位。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国队与对手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的行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外拉接球策应”次数的样本F检验的统计量值F=0.372,相伴概率P=0.559>0.05,說明方差在a=0.05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即方差具有齐性。用t检验方法对其平均数相等进行检验,得出t=3.726,相伴概率P=0.006<0.05,说明中国队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之后“外拉接球策应”次数与对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观察录像发现,中国男篮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之后,由于掩护质量不高,以及外线队员支配球能力有限,外线队员切入或切出后常常被继续严防,很难接到球,造成进攻停滞。内线队员往往通过外拉至高位接球策应,重新组织进攻。而对手外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接球突破能力很强,他们利用掩护接球后能够合理地利用个人技术突破分球,很好地衔接下一步进攻配合,内线队员做无球掩护之后更多的是无球拉开、顺下至低位或顺下接球投篮。从内线队员掩护后的行为特征可以看出中国男篮无球掩护配合与下一步配合的衔接较差,很难在连续配合中创造得分机会。
  2.2.3 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配合进攻的效果特征对比分析
  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后产生“间接进攻利益”的次数最多(见图3),通过观察录像发现,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下一次进攻配合做铺垫。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配合之后往往会衔接下一个进攻配合,通过连续的配合破坏对手的防守,获得投篮机会。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掩护无效”的样本F检验的统计量值F=3.261,相伴概率P=0.109>0.05,说明方差在a=0.05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即方差具有齐性。用t检验方法对其平均数相等进行检验,得出t=3.138,相伴概率P=0.014<0.05,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产生“掩护无效”的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观察录像,中国男篮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之后常被对手继续跟防,使传球队员不能将球传出,造成掩护无效。
  由图3可以看出,与对手相比,中国男篮“接球和转移球”比例最高,“直接攻击篮筐”比例最低。通过观察录像发现,与对手相比,中国男篮球员个人技术水平较低,身体对抗能力较差。在对手高质量的防守压迫下,中国男篮外线队员利用内线队员无球掩护接球后不能很好地衔接下一步配合或直接出手投篮,造成进攻停滞,只能勉强将球传出,很难形成好的进攻机会。而对手球员阅读防守能力更强,内线队员能够选择更好的掩护时机,并且采用更合理的掩护角度,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外线队员有着更宽广的视野和直接起跳投篮能力,他们接球后可以选择直接投篮或突破分球,来创造得分机会。
  2.2.4 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配合进攻的成功率对比分析
  在中国队与委内瑞拉队的比赛中,中国队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次数少于对手1次,而其他四场比赛,中国队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次数都多于对手,但得分次数却少于对手(见图4)。
  由表3可以看到,在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成功率方面,中国队五场比赛都低于对手。运用2检验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成功率进行比较研究(见表3),结果表明中国队与美国队之间P=0.005<0.05,中国队与塞尔维亚队之间P=0.002<0.05,中国队与澳大利亚队之间P=0.001<0.05,认为中国队与这3支球队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成功率在a=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这3个对手最终都进入了里约奥运会男子篮球赛的四强,这一点说明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成功率与比赛成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暴露出中国男篮与世界一流强队之间的差距。中国队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次数多,但质量差,当无球掩护出现投篮机会时,投篮命中率低于对手。
  通过观察录像发现,中国男篮内线队员在运用无球掩护时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中国男篮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时缺少隐蔽性,容易让对手看出其战术意图,对手能够选择相应的防掩护策略来破坏中国队的进攻。而中国队,在防守对手无球掩护时,缺少相应的防守策略,队员之间缺乏默契,容易造成防守漏人。其次,内线队员在做无球掩护时,只是按照既定的移动路线去执行,缺少变化和创造力,当无球掩护没能成功,会造成进攻停滞,不能很好地衔接接下来的进攻配合。再次,中国队内线队员做无球掩护时,身体位置与距离的不合理,以及外线队员切入时机选择不当,会影响延误跟防的效果。最后,中国队队员基本功不如对手,在激烈对抗中运用技术的能力较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中国男篮内线队员在8区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场均19.2次,多于对手,且与对手之间差异显著,而在7区和9区与对手无显著性差异。中国男篮重视在无球掩护热点区域进行无球掩护配合。
  (2)中国男篮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之后采用“外拉接球策应”这一行为特征的频率多于对手,与对手差异显著,其他行为特征指标与对手无显著性差异。中国男篮无球掩护配合与下一步配合的衔接较差,很难在连续配合中创造得分机会。
  (3)中国男篮与对手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产生“间接进攻利益”的次数最多,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下一次进攻配合做铺垫。中国队内线队员为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产生“掩护无效”的频率多于对手,与对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4)中国男篮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的成功率低于5个对手,与美国队、塞尔维亚队、澳大利亚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与法国队、委内瑞拉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中国男篮内线队员运用无球掩护次数多,质量差,当无球掩护出现投篮机会时,投篮命中率低于对手。
  3.2 建议
  (1)当今世界篮球无球掩护配合往往会衔接其他进攻配合,应着力培养中国男篮队员良好的战术意识、高超的个人技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使进攻配合间的衔接更加流畅,通过连续的進攻配合创造得分机会。
  (2)中国男篮应加强防掩护训练,提高防掩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赛前根据对手情况制定出防掩护策略,比赛时队员之间应建立一种默契,力求破坏对手的无球掩护配合。
  (3)现代篮球战术正朝着机动、灵活、精简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中国男篮队员技术更加全面,能够胜任多个位置。队员在比赛中能够根据情况智慧地采取行动,增加战术的灵活性又不失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陈明华,邹土轩,苏水军.从里约奥运会男篮比赛中看阵地进攻战术发展趋势[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62-63.
  [2] 单曙光.对篮球比赛技术分析系统构建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2):123-127.
  [3]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14-115.
  [4] 王辰.第30届奥运会中外男篮无球掩护的比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
  [5] 王澈.第十二届全运会青年女篮比赛掩护配合运用效果的研究[D].华北师范大学,2014.
  [6] 柳建庆,陈淑娴,于志华.中外男子篮球高位阵地进攻战术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8):63-67.
  [7] 刘光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篮强队无球掩护配合运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3(4):164-165.
其他文献
2008年是金融危机之年,各大投资银行纷纷紧缩银根,以尽可能降低金融风险。当多数企业遭遇融资难度空前加大的情况时,皇明却实现逆势融资扩张,获得两大全球著名投行——高盛、鼎晖近亿美元的支持。皇明集团从1995年创业至今,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建立了一整套世界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工业化生产体系,从上游产业链控制、核心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到检测技术等,其中包括世界首条真空管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全球规模最大、检测项
摘 要: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进行课改探索,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开展以微视频为中心的花样跳绳一级动作翻转课堂教学,在无锡市东绛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选择2个班60个学生,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6周的实验教学,通过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教学分析,确认翻转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跳绳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
榆次区位于山西省中部的晋中盆地,东与寿阳县交界,西同清徐毗邻,南与太谷县接壤,西北与太原市相连。全区总面积1328hm。人口53万人,辖6镇4乡9个等街道办事处,283个行政村、61个社区,是晋中市委、政府所在地,是晋中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从2006年起,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
摘 要:学校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感觉责任的重大与压力。大学体育如何培养学生懂体育成了每一位体育教师要思考的课题。所以笔者期望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自己应有贡献。本文通过对240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着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大学体
一、沼气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据测算每户建一个10m。的沼气池,需要投资2000元左右,能使用15~20年,可满足一家4N6口人烧水、做饭、点灯的生活用能问题,仅此每户可节约3~5t煤,合1000元左右。沼气除直接作炊事做饭炒菜照明生活用能外,还可以用于农业生产。沼液作为饲料添加剂育肥猪,可提前一个月出栏,每头猪平均可节省成本40元。一个沼气池一年可产生2000元的经济效益。  介休市
云阳县农委能环站    他,黝黑脸庞,身材魁梧;他,声如洪钟,历练精干。他就是市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市县优秀村支书——重庆市云阳县盘龙镇活龙村党支部书记王槐仲。  他所在的活龙村,濒临长江,地处三峡库区的云阳新县城对岸。他把大力推广沼气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将沼气建设作为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重点工程”。他从2004年12月开始着手建设
摘 要:比较高职院校开设普拉提课与足球课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探索普拉提在高职院校开展意义。认为:普拉提和足球对控制体重有帮助,足球对50m短跑成绩提高优于普拉提,普拉提对立定跳远成绩提高优于足球,普拉提比足球对柔韧素质提升更有帮助,普拉提和足球在短期教学中较难提高引体向上成绩,普拉提对仰卧起坐成绩提高效果胜于足球,普拉提和足球对中长跑项目成绩提高作用明显。可推广普拉提运用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去
摘 要:学校于2017年秋期引进“校园阳光长跑智能管理系统”终端机并启动阳光体育项目。通过对学校阳光长跑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调研,主要有“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意识不强、重视度不够、软件技术有待完善升级、缺乏有效的监控与引导、违纪舞弊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辍学率较高”等问题。基于以上的认识并结合实际的要求,提出在阳光长跑推行中应:借助“互联网 ”信息技术、构建智能阳光长跑運行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完善软硬件设
近日,从丹江口市发展和改革局了解到,根据《省发改委、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11年第一批农村沼气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鄂发改投资[2011]1330号),丹江口市2011年争取农村沼气项目中央补助资金845万元,将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4000户、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0个。  根据通知精神,为促进农村沼气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考虑到建设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国家从今年起提高了农村户用沼气项目补助标准
摘 要:新课程理念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些课程理念进行渗透的同时,课堂效率也在随之提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挖掘学生多元潜能的必然手段。本文就针对小学体育课教学特点,深入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具体实践,以期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 课堂效率 小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