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翻转课堂“亚”模式实施教与学方式多样化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613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课前任务,是关系到课堂能否“翻转”好的重要一环,怎样布置好课前任务,对生源主体为外来务工子女的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这的确是项挑战。文章以信息技术课为例,简要介绍了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如何结合实际,调整方法,走出了自喻为翻转课堂“亚”模式的课前任务落实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4-0018-03
  众所周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课前任务,对指导学生在家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绝大部分学生为外来务工子女,其家庭大都租居于城乡结合部且环境相对较差区域,在家很少有条件用电脑上网学习,因此如何落实好课前任务,让学生能方便地看到任务单中配套的课件或视频,也就成了须亟待解决的问题了。为此,笔者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结合实况在课前任务的布置上做了调整,并进行了尝试,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现举例如下。
  [例一]课间翻:与主题活动结合,课前学习灵活又具体
  学习内容:逐帧动画与动画制作基础
  计算机动画是学生最喜欢的课了,可如何将书本上的逐帧动画知识转换为能付诸实践的技能,这确是值得探讨的事。笔者的做法是搭建学生DIY平台,推荐数个不同层次梯度的小实验,由学生自选,鼓励学生创设,给每位学生都留出机会,让大家通过实践活动来体验动画、逐帧动画的概念,如笔者创设的 “我的动画我作主” 主题活动就是其中一例,具体内容有:
  为帮助学生对构建的主题活动内容能较好的领会,笔者制作了“课前指导PPT”,并分发给学生,供课间来机房时可从屏上看到。所以,学生的课前学习,是从课间开始并一直延续到上课后的前10分钟,在这一时段内学生们可专心致志地思考问题、研讨课前任务单中实验的实现方法。
  待笔者正式上课时,因课前在对学生自学的巡游中,情况已基本了解,所以一些已知已会部分就不用提了,至多是点明一下作业达标的要求(如实验累计60分为合格,75分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有自主创新的附加20分,主动抢答老师提问且回答正确者再加5分,等等),解说一下在课前任务单中所附的实验素材外,留下大片时段(约20分钟)供学生畅开思路做各自喜欢的动画。此时的笔者,仅是学生身边的一个指导者,回答着学生疑问、辅导着有困难学生操作、批改着递交过来的作业。而对一些基础好、手脚快并已完成了作业的“优秀生”,笔者则是尽量发挥他们作用,一是鼓励当小老师,帮助求助者,要求是:只动嘴不动手,不可越俎代庖;二是推荐学习“课前指导”后边部分的拓展知识,参照样例,设法将已完成的动画再制作得生动些、逼真些、漂亮些。
  待课上到30分钟时,笔者引导学生做了三件事:
  1.学会欣赏与评价。挑选3-5位学生(愿自荐更好),由本人向全班作实验作品展示和说明,让大家在观赏动画的同时,对照样例与要求,学会作简要的评议,让大家从他人的实验过程中汲取教训与经验。
  2.学会分析与甄别。对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于纸面上,更要学会用来观察与分析问题。借助动画的形成原理,指导学生来判别上述任务单中的实验,哪些属动画范畴、哪些又不能算,从而提醒大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判断事物。
  3.学会选择与思考。用电脑做动画的软件有多种,如实验1、2、3,有学生是用Ulead Gif Animator做的,也有是用Flash来完成的,而实验4、5、6,几乎都是用Flash做,这是为什么呢?显然,这是学生们从实践中已有了自己的判断。事实上每个动画制作软件在用途、功能的实现上都有着各自特色,要让学生学会选择,用适当方式完成适合任务,以求事半功倍。此外,须提示学生会联想,除了逐帧动画外,还有什么技术可学习,并能将动画体现的更逼真、更生动、制作效率更高?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进而为后续课程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
  一节45分钟的课,尽管教学条件和环境依然如故,可由于教与学的形式变了,学生从课间开始伸展到课中,始终主导着自己的学习。尽管在“课间翻”的方案中,老师在“讲”的时间上花了仅十分钟,可灵活的学习方式、丰富的学习内容,却让大家学得很带劲,“书中学、做中学”乐此而不疲。
  [例二]课余翻:与日常生活结合,课前调查快乐又轻松
  学习内容:走近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门新课,在日常生活中物联网的各类智能应用虽说已很普及,可真要让谁说出个123来也非易事,为此,在引进课堂教学前,笔者采用了“课余翻”。具体是让学生将离校途中观察到的各类智能应用做个调查,下次课上带来交流,参照各人完成的质和量作为评价依据。
  为帮助学生能较“专业”地做好“作业”,笔者制作了“课前指导”微视频,并提前一周挂在了网上,方便学生课余时间到机房来收看。
  因学习方式新颖,又对调查的对象充满好奇,所以学生们在看完课前指导后,都兴奋地扎进书堆中、四处寻觅着智能应用的样例,留意着上学、回家途中的实例,因此本课的课前“作业”完成率很高,大家都企盼着拿自己的“绝活”到课上来“晒”。如一位学生递交的课前调查表内容是这样的:
  由于笔者结合实况对课前任务作了布署,所以“走进物联网”这一章的首课一开讲,教室中的气氛就很活跃,各组都争着发言,抢答着课前作业中留下的思考题,如:学生人手一张的教育E卡通主要是运用了什么技术、小区(校区)周界的安保系统用了哪些防入侵探测器、健身用的智能跑步器是如何感知人体运动的速度与距离……
  一节“初识物联网”的启蒙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就这样在你一言我一句的交流中渐渐明晰了概念,并在不知不觉中又步向了探索物联网到底有什么特征的问题上来。一门被喻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当代信息技术最前沿知识的新课,就在这样一种愉快又轻松的氛围中,跨出了初学的第一步,并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开创了一个好局面。
  [例三]课后翻:与班会活动关联,课前实践具体又明确
  学习内容:试用“WPS演示”软件创作多媒体作品
  在学习了与微软PowerPoint兼容的“WPS演示”软件之后,如何来体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指导学生真正把握好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技能呢?为此,笔者借助教材上“苏州园林.dps”样例,采用了“课后翻”方式,与班级中开展的“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相结合,搭建了一个作品制作创优平台,由学生通过具体实践细细消化所学知识,品味其中奥妙,找出不足,拾遗补缺,从而达到不断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帮助学生能规划设计好方案、采集加工好素材、掌握好作品集成技能,笔者推荐了数个在创作方面富有特点的作品给学生参考,并附上拍摄的一些相关内容照片和视频供大家选用,规定作品创设可一人或多人(建议不超过五人)合作,递交时间宽限至二周,先完成先交流有加分,并在后期课中留出一定时段,给主动上台作经验介绍者另添展示分,从而大大剌激了学生们创作的积极性。通过交流、互评,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又再次获得了学习,信息处理的技能也在亲历体验中变得更加熟练。随着交流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断碰撞,新的灵感火花屡屡再现……
  因笔者在课前任务规划与布署上,能结合实际作了“本土化”调整,将课前任务指导的学习落实于课间、课余和课后,所以,虽学生大多为外来务工子女,可这种被笔者喻为“亚”模式的“翻转课堂”形式却获得了较好实施。在这其中,笔者也尝试到了践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ARCS动机模型”和“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快乐,更欣喜地发现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上更加的巩固和扎实了。
  参考文献:
  [1](加)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2]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初中信息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7.
  (编辑:郭桂真)
其他文献
3月24日,全球电源与散热管理领导厂商台达于北京举办台达数据中心展车全国巡展首站启航仪式,以“极致能效 智享未来”为巡展主题,在未来6个月的时间里,台达展车将陆续走入全国40多个城市,总行程超过3万公里,以更加灵活和便捷的方式贴近市场、聆听需求,让客户能够零距离体验台达领先的绿色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台达副总裁暨电源系统事业群总经理郑安表示:“台达以“环保、节能、爱地球”为经营使命,致力于
教育部与中国移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15日,教育部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本着“政企联动,优势互补,支持教育,战略共赢”的原则,明确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中国移动党组书记奚国华、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等出席签字仪式。   根据协议,今后5年,教育部和中国移动将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学校未来主要核心竞争力。激烈的社会竞争使现代人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将会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是促进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信息化是最终让教育更加完善的途径方法。作为源于中国、根植中
如今是一个鼓励分享、平台崛起的互联网时代。如何铸造一个供更多学校和教师共同创造、供用户自由选择的平台,让每个用户能贡献知识、分享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平台赖以成功、赖以繁荣的重要保障。这也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据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教学。  在這样的背景下,福建省打破地区、学校独立、分散、重复建设资源的模式,实行集中、统一、规范、系统建设优质资源,实现城
摘 要:云计算的出现为用户降低了信息处理成本、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存储和高性能的应用服务能力,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对应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建设与需求不匹配、资源不均衡、建设重复等问题,云计算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的问题,结合云计算的特点,探讨了基于区域教育云的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云服务;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中职专业学生完成复杂的技能任务时,教师采用既有的评价方法无法观察检验学生的认知过程,文章尝试建立"RS-ACTA模型",以电子商务网站技能评价为例,探索技能水平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摘 要:本文从课件制作的主要理论依据、课件制作平台的选择、课件制作的流程和课件的形式等方面探讨如何制作出有生命力的教学课件。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案例,多层面上分析生命力教学课件制作的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生命力;CAI;课件制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6-0042-03    一、课件制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掌握一定的理论依据,要有制作多
7月12日,由《中国教师报》主办,网龙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在福建长乐市召开。本次峰会以“从0开始 由1而生——‘互联网 ’时代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为主题,邀请了近500名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及全国各省市教育局长出席,共同探讨在线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前景。  本次峰会主题继续关注区域教育改革,此外重点强调了“互联网 ”理念在课改中的应用价值与促进作用。围绕主题,教育部科技发展中
摘 要:一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往往缺乏情感、趣味以及有质地的智慧光芒。置身于这样一种缺少美感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也就无法培养起对课程的亲近之感,信息技术课便不可避免地被贴上枯燥、乏味、肤浅的标签。文章从教学语言、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对如何增强课堂美感进行了探索性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美感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摘 要:江苏省金湖县从2009年起启动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大量投入。为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绩效,淮安市电教馆对金湖县2004年以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进行调研和反思,总结成果与不足,提出在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已经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  关键词:教育技术素养;培养;反思;建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