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装备管路自动涂胶装置及其挤出流道结构优化

来源 :食品与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grin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获得食品加工输送管路缠绕加热带表面粘接剂均匀、可控涂抹的胶层.方法:通过流变学试验获取硅橡胶本构模型,利用Polyflow仿真硅橡胶挤出流动过程,以加热带长度、宽度方向涂胶均匀性为目标,开发挤出试验机电系统,分析不同流道出口收缩段长度、出口厚度下的流速和体积流量分布特征,优化流道出口结构参数,经涂胶试验验证胶层均匀性,并迭代流道出口结构.结果:硅橡胶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当收缩段长为5 mm,口厚为0.8 mm并在出口中心处距离边缘3.5 mm的位置线性扩展至1.05 mm时,涂胶均匀性最佳.结论:对硅橡胶流道出口两端边缘厚度加以线性扩展,能够改善涂胶均匀性;出口与加热带的间距及硅橡胶流速与缠绕速度匹配性是影响涂胶均匀性的另一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红烧肉风味的形成过程.方法: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比红烧肉加工过程中的漂烫、油炸、炖煮及添加调味汁等关键过程,分析其风味物变化情况.结果:电子鼻测定结果与气质联用分析结果一致.五花猪肉和调味汁的风味物含量最高,漂烫、油炸、炖煮阶段风味物质减少但特征风味物不断形成.气质联用共检出148种化合物,其中猪肉、漂烫、油炸、炖煮以及成品和调味汁分别为39,32,23,20,38,65种,主要生成了醛酮类、酯醇类、杂环化合物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成品的特征风味物有己醛、苯甲醛、1-辛烯-
目的:明确天麻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活性.方法:采用组织匀浆法和划线法从秦巴地区鲜天麻中分离纯化内生菌,测定其抗菌、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并对高活性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鲜天麻内部分离得到4株菌,其中内生菌B1、B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内生菌B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达26.33 mm.4株菌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内生菌B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69.13%.内生菌B2、B3、B4对HEK293T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内生菌B2的最高抑制率可达40.40
目的: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菌株.方法:从含盐量≤6%的12份低盐泡菜中筛选出5株耐酸性乳酸菌,进行16 S rDNA分子鉴定,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5株耐酸性乳酸菌分别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J2、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N6、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 para-plantarum)F8、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M1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
目的:研究挤压处理对豌豆蛋白功能特性及结构的影响,提高豌豆蛋白的功能性质.方法:采用全自动测色色差计对豌豆蛋白挤出物颜色的变化进行分析,用化学分析法对蛋白质的持水性和乳化特性进行测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豌豆蛋白及其挤出物的微观结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挤出物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豌豆蛋白经挤压处理后,颜色无显著差异,产品色泽良好,持水性显著下降(P<0.05),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显著增加(P<0.05).挤压处理后微观结构改变明显,产生蛋白聚集体,结构紧密.挤压处理后无新的特征峰出现,但二级结构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2022年,岁逢壬寅,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历经37年风风雨雨,作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刊的《食品与机械》,也将在新一届编委会的领导下,奋楫扬帆再启新程.
期刊
目的:有效监测并防控食品(饮料)加工车间霉菌孢子污染.方法:通过室内无人机搭载微流控芯片收集、分类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并在胶片上制备,用相机和电子显微镜拍摄孢子图像,利用Canny算法对孢子进行检测、区分和计数.结果:该检测装置与传统的落板法相比,能在20 min之内采集到103个/mL喷洒在空气中的霉菌孢子.结论:采用机载无人机在空气中检测食品(饮料)生产车间霉菌污染,操作简单、可行.
目的:对不同产地洋葱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以中国南北(云南和黑龙江)两个主产地的洋葱为原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两个产地洋葱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及特征化学成分前列腺素A1(PGA1).结果:洋葱UHPLC化学成分含量图谱共标定73个共有色谱峰,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能区别出两个产地洋葱化学成分含量,结合VIP值>1、P<0.05和S-plot分析共筛选出11种主要差异标志物.云南洋葱PGA1含量[(197.21±63.22)mg/kg]显著高于黑龙江洋葱[(12
目的:评价湖南腊肉的综合品质.方法:采用丹磺酰氯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湖南腊肉制品中8种生物胺的含量,并对水分含量、过氧化值及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湖南腊肉制品中尸胺、腐胺、精胺、酪胺是主要的生物胺,生物胺总量在127.22~166.24 mg/kg,组胺含量0.43~10.24 mg/kg,酪胺含量2.11~57.60 mg/kg;样品中的含水量在13%~23%,过氧化值为0.0142~0.0350 g/100 g,亚硝酸盐检出范围为2.15~7.50 mg/kg.结论:湖南腊肉制品生
目的:改善或尽可能消除制冷系统中节流后气液两相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分配不均匀导致的制冷系统性能下降的现象.方法:基于多相流模型中的混合物模型,建立整流喷嘴式分流器的物理模型及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通过CFD模拟该分流器内部的相分布情况和气液两相分离程度,分析入口工况(流速、干度)对分流器分液均匀性的影响.结果:当入口流速为1 m/s,入口干度为0.2时,流型逐步趋于稳定,形成对称的环形流,分流器在此工况下整体不均匀度达到最小值,分流效果最优.结论:在对分流器结构进行优化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入口工况至最佳可进一
目的:对比研究利用液化天然气(LNG)余冷和氨供冷的低温制冷系统性能.方法:利用MATLAB建立两个系统的热力学和经济学模型,在基本参数下,选择适合LNG低温制冷系统的工质质量分数,同时分别改变冷间温度和制冷量,对两系统的热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乙二醇质量分数增加,LNG质量流量、系统功耗、蓄冷量增加,制冷系统性能系数(COP)减小,而乙二醇质量流量不变;随着冷间温度的升高,系统COP增大,而工质质量流量、功耗随之降低.同样,随着制冷量的增大,质量流量、功耗均升高,而氨低温制冷系统COP不变,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