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语言艺术促进美术课堂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美术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那么,怎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进行有效教学呢?
  一、运用语言进行情境导入
  导入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学生的情感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在导入新课时,可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可感情境。
  (一)准确的语言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教学语言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规范,又要准确,既要简洁明快,又要合乎逻辑。首先,用语必须准确,表达一个意思,表达客观事物,能用恰当的语言,不走样。比如,在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中营造气氛时,语言一定要字斟句酌,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悲剧性的震撼力,要让他们带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二战中的格尔尼卡小镇。其次,必须合乎逻辑。比如,在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时一定要结合历史向学生明确说清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寒江独钓》表达出一种寂寥的意境;《江山如此多娇》表现祖国山河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语言才可能会产生吸引学生的魅力。
  (二)生动、形象的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前提
  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首先要用生动、形象、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把“死”的文本知识变成“活”得东西,甚至可以做到幽默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贺卡的制作》中,教师可以模仿圣诞老人的语言和腔调,探询一下孩子们的心愿和期盼。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而且可以立刻让学生感到“年”的味道。
  (三)富有语调、节奏的语言可以加强语境的表达
  语言有着一定的语调和节奏。从所表达的情境出发,运用高低变化、自然合度的语调,可以大大加强口语表达的生动性。善于调节音程的徐疾变化,形成和谐的节奏,同样可以加强语境表达的生动性。如在教授中国画梅花画法这课时,出示关于梅花的录像,教师配合录像声情并茂地朗诵有关梅花的诗词,就像语文教师在上文学欣赏课一样。这样,不仅可以增进文学与美术之间的联系,而且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结合在一起,以此可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二、讲授过程中的语言运用
  (一)风趣幽默的语言是维护课堂纪律的调味剂
  学生在上手工课或合作式的美术课时,总会使课堂显得有些混乱。有借工具的,有互相讨论的,有相互参观的,有的甚至不能及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时老师要想让学生快速回到座位或安静听讲时,不能用生硬的语言命令学生回到座位上,而是微笑地对学生说:“下一环节的比赛项目是,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座位上,管好自己的小嘴巴,最后一名要给大家表演节目,相信学生会争先回到自己的位置,立刻坐得笔直,等待教师的评比。
  (二)感情真挚的语言可以传递师生间的情感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对人的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智力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文明、亲切、美好和规范,体现出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不仅要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而且要使其听后能产生共鸣,乐于接受,受到感动。感情真挚的语言,易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在感情上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多一层关心,在涓涓的师语中渗透柔柔的师爱,就不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学生的热情提高的幅度就会越大,对后进生更是如此。
  (三)因势利导的语言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然而怎样才能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呢?这就对教学语言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善于激疑,巧于解惑,是达到上述目的的途径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设置困难,激起学生的疑问。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应该是因势利导,用积极、健康、富有激励性的口语启迪学生的心灵,而不应当用压制性的口吻去强迫学生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中对于学生评价的语言把握
  (一)含蓄而得体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这样才能使学生有长足的进步。如“你画的很好,可是要注意审题,下次千万注意主次。”
  (二)生动、巧妙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老师一句赏识的话语将给孩子带来莫大的欢喜和喜悦,让孩子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仅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三)亲切的评价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友谊
  师生间多一些亲切的评价语言,可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不仅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在师生间增进沟通、构筑友谊的桥梁。
  实践证明,语言既是独特的教学手段,又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灵活而恰当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它可以使美术课堂教学产生无穷的魅力,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成为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我国2007年引进的一套俄罗斯某科研机构研制的GT-1A航空重力测量系统为背景,并基于GT-1A在南通实际飞行GPS数据,重点研究载波相位定位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航空重力测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杰出代表,是第三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他吸收的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思想成果使他的思想更广泛、理论批判更深刻,从而在更广阔的理论视
为掌握云南湖泊湿地湖滨区植物多样性与时空变化,更好的服务具体的湿地建设。本研究在云南24个湖泊湿地水陆交界200-300米的狭长的湖滨区内,设置样点和样方。通过对研究区湿地植物、本地植物、外来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进行调查,按来源、生长型和生活型进行多样性分类统计分析,并结合环境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云南湖泊湿地湖滨区植物的时空变化特征。(1)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植物物种丰富
【摘要】:美的形象、美的事物往往令人感动和陶醉.它能够使人们分清美丑,加深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并情不自禁地摒弃平庸、委琐和丑恶,使情感得干净化和升华.小学生作为人之初,一切都处于可调整、可扭转的阶段.  【关键词】形象, 陶醉, 审美,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一个由工具性、审美性、思想性构成的多层次的结构。翻开语文课本,催人奋发的社会美,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启迪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某遮光罩进行了静力、动力及热应力分析,提出了改善遮光罩瓶颈 有力--结构优化设计的最大刚度化,本文以结构基频的最高化为优化目标函数,对遮光罩进行了动力
我国海域地震频发,沿海城市建筑群、岛礁、海洋工程结构抗震防灾形势严峻。已有研究表明:相比陆域,海域地震动的中长周期成分更为丰富,将陆域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沿海或海洋长周期重大工程结构抗震设防及危险性分析可能会低估地震危险。然而由于我国大型海底地震观测网的铺设工作刚起步,近海域以及海底地震记录严重缺失,因此,有必要构建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法以获取模拟记录。海域地震动模拟需考虑海水层、海底沉积层和远薄于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