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之反思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它是由公立高校主导,且以公立高校在绝对数量上的大规模扩招为特点的。民办高等教育在经历10年的大幅增长后,仍旧未能改变中国高等教育"国强民弱"的格局,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不仅比重偏低,而且只占据教育市场的低端。在高等教育将由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新时期,这种教育供给格局以及它所反映的公共教育资源分配模式不仅缺乏效率,而且未必能够实现公平。应从两方面入手改变当前不合理的高等教育供给格局。
其他文献
自然资源并不必然导致“资源诅咒”,关键在于相关制度设计和管理。在多数国家,自然资源被公共所有或管制。自然资源收益的公共所有更是众多国家、国际组织和主流经济学家的共识。在通往“资源祈福”而不是“资源诅咒”的道路上,世界各国各地的成功经验、有益做法或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除了国有化等直接控制措施,围绕资源开发进行的产业延伸、监管加强、对资源收入的优化支配和使用等措施对破解“资源诅咒”都是非常重要的。
构建和谐世界是当代中国的外交战略理念和外交实践构想。它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儒家主张的“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原则与“和合”为精神的文化价值体系作基础,弘扬“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与“致中和”等价值观、方法论。取西方文化之长,补中国传统文化之短,将自己的文明传授出去,让文化成果得到共享。和谐世界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也具有普世意义。
美国系列电影喜剧《拜见岳父大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美国两大主流意识形态——代表共和党的保守主义政治理念和代表民主党的自由主义政治理念——既对立又相依的社会政治状况。在美国现实政治之中,由于政治理念的差异,资产阶级两党在国内外政策上常有争执。但是,无论怎样角力,两党都忠实地维护着美国的国家利益,从而体现着美国最大的政治和谐。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交易的治理模式,是交易各方面约束制度环境的理性选择。促进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制度效率,遵循制度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适应、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制度多样性与制度系统性等;健全和完善各项专门的法律制度,以及产权制度、管制制度和金融制度,用互补性的制度合力规范发展。
从四个维度全面介绍了国际金融监管的演进,对监管改革的内容及其中体现的监管新理念与特点进行了评析。提出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战略取向。
我国学术界和实际部门更多重视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而忽略另一个重要目标-服务业就业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是否高于产值比重,是判断我国和各地区三产发展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制定服务业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其实现,不仅有利于发挥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优势,而且对减轻我国就业压力也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大学(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更有能力担当起创新的重任。当前在高校参与产学研,特别是在把知识转化为经济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多方面的掣肘。为此,应不断完善高校产学研的产权制度,建立完整有效的投资机制,改进高校科研成果考核评价制度,厚积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土壤,从而真正让大学成为撬动国家创新的支点。
英国学派的战争观是国际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他领域的战争问题研究具有启示意义。英国学派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特殊战争可以避免;在核时代,传统战争性质更为复杂,应尤其重视战争的规范含义;战争既威胁着国际社会的正常运转,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际秩序。
中国共产党是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建立、发展和取得胜利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胜利。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今天,一定要弘扬我党重视哲学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在"马克思主义",要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脚点在"中国",要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风格,为开辟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与思想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化",要在化为理论、化为信仰、化为武器、化为实践上下大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