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舞动的青春更飞扬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_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一套广播体操在推广过程中都会遭遇尴尬的“瓶颈”现象,本文就第三套全国中小学广播体操推广中的一些问题,总结了教学中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提出只有“教”“学”“管”“思”四方共同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广播体操的质量。
  关键词:广播操; 质量;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027-001
  
  看,阳光下,操场上,优美的旋律,整齐的队列,跃动的身姿——这就是理想中的“舞动青春”吧!
  回想第三套全国中小学广播体操《舞动青春》在我校推广以来,经历了成功的喜悦、困惑的阵痛、反思的明朗、成功的欣慰。
  教
  又要开始教学一套新的广播体操了,我深入地反思了过去在广播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想法和做法。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单纯学习广播体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课的一开始如果不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会对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课堂准备活动应丰富多彩。我通常根据每节课学习动作的特点来安排准备活动,如采用体育游戏的方式,在游戏中编排入本节课所要学习广播体操的动作特点。实践证明,多数学生都能被游戏内容吸引,进而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精神投入到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让学生变换队形提高参与积极性。如学生的站位,可采用多列、多纵或圆形、多边形站位等不同的队形,通过视觉的效应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2.教师示范规范细致,丰富有趣的语言,变枯燥为有趣,提高学操的兴趣
  课前,根据图解和视频资料研究每一节、每一拍的动作,即使是一些细节也不放过,如掌(拳)心的方向、上下肢动作的幅度和路线等。在示范过程中,不仅做到动作规范、舒展大方,而且位置灵活多变,做到正面、侧面、镜面示范等形式的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从多方位、多角度看清教师的示范,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概念。
  3.采用科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
  在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我就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采用角色制,让技术动作掌握好的同学来喊口令带领其他同学做,不仅“老师”教得有模有样,“学生”也做得有滋有味;有时也采用分组比赛形式,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组选一个小“老师”进行教学,我巡回指导,然后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输的一组要接受小小的“惩罚”,如小负荷的俯卧撑、原地跳等。这样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不但轻松掌握了技术动作,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师生间的感情,同时观察其他小组展示的时候,又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息。
  在教学广播体操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心情。充满期待地等待上课,神采飞扬地进行教学,满怀喜悦地回办公室。有时候,一天上四个班的课,喊口令喊得喉咙都哑了,手臂酸疼得举不起来,但第二天仍能精神饱满地投入教学中。学生优秀的表现是我当时最大的动力,学生学得多认真啊,动作规范、有力、不抢拍、不落拍,上课结束,有的学生衣服湿了一大片。有这样的收获,自己辛苦一点又何妨?
  学
  才多长时间啊!学生的做操质量可谓每况愈下,该伸直的动作不伸直了,该跳的时候原地踏步都不如,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学生们大多精神不振,哪有“舞动青春”的朝气?我任教的班级这样,其他班级也是这样,全校学生都一样。真为当初的付出不值。
  后悔之余,我也反思:其实,第三套广播体操遇到了跟前两套操同样的问题,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用心做。
  管
  反思中,我和同事们觉得提高广播体操的质量,仅凭教师的努力、学生的热情是不够的,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评价制度。我们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增删、修改,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1.严格管理
  广播体操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获得好的效果,必须对早操、课间操进行严格管理。
  对学生来说,走好路、站好队、做好操是最基本的要求。集合时做到快、静、齐,队列行走要求排好队,跑步到做操地点,中途不得以任何理由脱离自己班级的队伍。通过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打铁先得自身硬,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掌握优美、规范的广播操技术动作,在学生做广播体操时,深入到学生队伍中,起监督管理的作用。只要发现有不认真做的学生,必须及时指出,令其改正,要求认真规范地完成动作。
  2.合理评价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运用数学方法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遵循这一原则,我校修订了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突出量化管理。
  思
  1.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教师提高自身广播操的业务水平,动作准确,口令清晰明了,有力度。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广播操的”美”,看到广播操的“利”,看到广播操的“活力”。
  2.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参与
  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积极的参加广播操的锻炼,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又可以在学生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拉近和学生间的关系,促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锻炼热情。
  3.在选项教学中增加健美操和艺术体操的课时
  在选项教学中增加健美操和艺术体操的课时,激发学生对这两个项目的了解和认识的热情,让学生产生兴趣,在这套广播操中得到满足和体现。
  在“教”“学”“管”“思”四方共同作用下,第三套中小学广播体操推广中的一些问题已初步得到解决。但要长久地保持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并非易事,只有全校上下统一认识,共同努力,在问题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才能真正提高广播体操的质量,充分发挥广播体操的价值,为广播操注入跃动的灵魂,让青春在阳光下舞动!
  参考文献:
  [1]杨贵仁等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教师参考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
  [2]李祥等.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3]体育教学.北京:体育教学编辑部,2008-8、9
  [4]中国学校体育.北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7-2008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又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要“乐于表达”,高年级学生在习作中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表达自己的见解。关键词:小学习作;表达见解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89-001一直以来,“习作教学难!”是一线语文教师的慨叹,更是不容忽视的教改研究课题。要么是“举着蜡烛走瞎路”式的习作指导,要么是“秋举御考”式的“自主习作
摘要:新课程改革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力提倡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词:语文课堂;无效;自主;合作;探究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92-001新课程标准的诞生,给语文教育改革谱写了新的篇章,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被摒弃,进而开始关注新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一时间,课堂上的欢声笑语洒满
摘要:当前全国掀起了一阵古书诵读(简称读经)热,几百万少年儿童参加进这诵读古时经典的活动,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当年被一再批判的“封建糟粕”为什么今天又被一些人拾起来欣赏、利用、学习呢?仔细想来也有道理。这一举动体现出一些人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任务的重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被人们重新认识的表现。关键词:中华经典;启蒙教育;重要影响;指导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要:阅读教学中,在课前联系生活预习,开启阅读起点;在学文中联系生活理解字、词、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恩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样,方可让阅读教学从生活走向文本,再从文本走向生活,回归生活,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关键词:阅读;教学;生活化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99-001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师生走进文
摘要:本文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品社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探。一、注重细节;二、教师与学生合作;三、开展学生与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我们要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新教法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品社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关键词:合作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02-001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课堂上
摘要:计算机多媒体逐渐进入小学语文的课堂并以其丰富多彩的信息、生动活泼的界面,以及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的表现力,一改往日语文教学单调僵化的面孔,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无限魅力。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04-00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
摘要: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阅读中使用传统的句法分析法。但简单机械的语言输入和复现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只有将所学的语言知识放到相应的情境中,放到有趣的阅读活动中才能不断吸引学生,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关键词:激发;轻松;关注;演练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06-001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英语学习同样也是如此。然而长期以来,
摘要:左太师触龙攻心为上,巧妙运用避实就虚、委婉迂回、推进有序的“五步连环攻心法”,出奇制胜。关键词:《触龙说赵太后》;游说技巧中图分类号:H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28-001《觸龙说赵太后》开篇以“新”“急”二字,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赵国面临的危机。公元前206年,赵惠文王殁。新君赵孝成王年幼,其母赵太后垂帘听政。秦国乘赵之危,聚兵来犯,赵国无奈向盟国
摘 要:《标准》指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在英语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可以通过大量的朗读背诵,培养语感;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增强语感;然后重视学生写作训练,发展语感;最后学生应通过大量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使语感得到进一步强化与提升。逐步教会学生用“英语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即让学生用“英语的眼光”看世界。因此,重视英语语感教学,加强培养和
摘 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偏见,发现阅读的价值,端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10)7-023-001一、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语文的意义究竟何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应“发展儿童的心灵” [1],北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