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集气瓶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气瓶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其本身稍作改动后,可以发挥多种用途,既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和思考性,又提高了实验学习效率.
  一、中考真题分析
  依据2011年宁夏中考化学学科考试说明,试卷结构在第19题设置“气体制备”的题目,以O2、CO2、H2为主的三大气体制备,从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所采用的装置,到验证所得的气体,从而归纳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这类试题,能够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也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三大气体制备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够考查学生的视图、迁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现以2011年宁夏中考化学试题中的第19题为例: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如图1的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的制取进行研究.
  (1)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该考虑的因素是和.
  (2)甲同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是:.要得到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字母),可选用作干燥剂.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體碳酸氢铵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2NaHCO3△Na2CO3 H2O CO2↑;NH4HCO3△NH3↑ H2O CO2↑.乙同学选择加热碳酸氢钠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他不选择加热碳酸氢铵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
  在上述题目中,其中气体制备装置分为四大部分:发生装置、净化(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净化和收集装置都用到了集气瓶,集气瓶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其本身稍作改动后便可发挥多种用途.
  二、集气瓶的用途
  集气瓶是初中化学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收集或贮存气体的重要仪器,常配有磨砂玻片,集气瓶口也进行了磨砂处理,增强气密性,有别于广口瓶.集气瓶的规格以容积大小表示,常用为30mL、60mL、125mL、250mL.该仪器本身或稍作改变后,就有如下多种用途.
  1.反应容器
  (1)该仪器可以作为反应容器(如图2).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水倒流占集气瓶体积的15,说明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
  (2)将集气瓶中塞入双孔胶塞,两孔中放入一长一短两个导气管,就可以改为(如图3)装置,分别从A、B两处通入气体,会观察到有趣的实验现象.如从A处通入NH3,从B处通入HCl,可以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3)将集气瓶中塞入双孔胶塞,一孔插入长颈漏斗(也可以是分液漏斗),另一孔插入导气管,打开橡皮塞装入固体,液体从长颈漏斗(也可以是分液漏斗)流入,便可以成为固、液常温型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的制取装置.
  2.储气瓶
  采用上述(如图3)装置,既可以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也可以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还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实验室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如O2、CO2等),则气体从长管(A端)进入,因为密度大的气体首先进入容器的底部,从而将容器内的空气挤出;当实验室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时(如H2、CH4等),气体从短管(B端)进入,因为密度小的气体首先进入容器的上部,从而将容器内的空气压出.当然,如果气体有毒,则必须在出气管后面连接一个尾气接收装置,以防毒气污染空气.如果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该气体要难溶且不与水反应),应该先将集气瓶盛满水,然后将气体由B端进,水由A端排出,即成为储气瓶.
  3.洗气瓶
  在如图3的装置内盛放约13体积的液体试剂,可以用于气体的干燥、净化或性质实验.所选的试剂,应该只能吸收杂质气体,不能吸收待净化的气体.同时,气体流进的方向遵循“长进短出”(即图3中A进B出)的原则.比如,在实验室除去H2、CO2等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可以在装置中盛放浓硫酸,然后将混合气体通过即可;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CO2等气体,可以在装置内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混合气体通过即可;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可以在装置中盛放饱和的NaHCO3溶液,然后将混合气体通过即可.
  4.验气瓶
  在如图3所示的装置内装有检验某气体所需试剂,通过实验现象来证明,就可以作为验气瓶.气体流向是长进短出或深入浅出,即A进B出.比如,检验H2中是否混有HCl,应该通过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又如,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应该通过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5.量气瓶
  将图3中的仪器内装满液体(该气体难溶且不与水反应),再连接一个量筒,就可以用来定量收集、量取气体.比如,在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时,当气体从短管进入集气瓶时,便把液体(水)从长管压入量筒中,因此进入集气瓶中气体的体积就等于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6.安全瓶
  当用加热法制取气体,并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将气体通过洗气瓶时,常在气体发生装置后或集气瓶内前安插一个安全瓶,以防止液体倒吸入气体发生装置中.安全瓶内进、出导气管均较短,一旦因操作不当而发生倒吸,液体也不会倒吸入气体发生装置内而发生意外事故.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是当今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新课标的亮点之一。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反思性数学的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催化剂,是通向创造的阶梯。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反思性数学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多想多反思,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挖掘他们的认识潜能,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一、反思解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一种温暖心灵的工程.我们所做的事情,是要和学生一起出发,去寻找、创造一片温暖的时空,共同发展、美满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替学生着想,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扎下根,我们才能和学生走向“零距离”, 温暖才能产生原动力.初中数学学科,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契合学生的身心,从学生的心灵深处出发,真正通过富有实效的工作,温暖学生的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练习题目的数量大幅增加。很多教师和学生都热衷于通过加大练习数量来巩固知识学习效果,使课业负担成倍增加。然而,大量做习题并不一定能使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即使教师在每一次课堂教学后都为学生布置很多练习,仍然会有不少学生频繁出错。究其原因,问题并不是出在教师所布置的习题本身,而是解题之后对于习题的处理。解题之后的反思不足,会使数学习题的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一、寻找题中陷阱,促进查
如何让化学课堂教学更为高效.本文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结合教育发展史,从化学学科的本质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提出要走原生态化学课堂教学之路.原生态教学思想为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十余年,广大学校和教师对新课改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只要走进课堂,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点的分布具有“繁、散、乱、难”的特点,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因此很多学生反映高中化学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困生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对此,本文对“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让高中化学教学与学习变简单、变容易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做中教 做中学 教学模式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
摘要: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所遇到的生物语言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培养学生的生物语言能力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语言能力生物教学  笔者结合学生生物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生物语言的问题,如语言表达不规范、不简明,生物语言思维混乱等问题,对学生的生物语言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所遇到的生物语言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培养学生的生物语言能力是有必要的.  一、“听”的培养  听是直
杰伊·菲恩是美国摄影师.他从少年时代便接触摄影,那时的他有一個心愿:拍摄一张闪电击中自由女神像的照片.  2010年,杰伊·菲恩已经58岁了.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他尝试了四十多年,但一直没有成功.可他并不气馁,依然积极地准备,耐心地等待时机,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天气预报.  9月22日,杰伊·菲恩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暴风雨就要来了,这无疑是抓拍的良机.傍晚,他为了拍摄闪电击中自由女神像的照片,冒着暴风雨来
化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一个方面,是指非化学专业人员对化学学科的理解程度,强调了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科研态度.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化学素养  首先,化学新课程标准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教科书的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修改.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前沿发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掌握化学科研动态.同时,化学课程中的学科交融意味着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特别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在分析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问题 解决策略  从现状来看,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从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化角度考虑,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下面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传统的教学方式较陈旧.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要学习方法的学科,对学生认识物理世界、掌握基础知识具有重要价值.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的根本,透过观察它来学习物理知识是一种高效且可行的方法.物理实验是在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学者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最后发现结论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重现实验现象的过程.一个生动形象、惊心动魄的实验,往往能在学生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