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2011-2013年青海省临床实验室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进行总结分析,提高本实验室丙型抗体的检测质量。方法: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丙型肝炎病毒质控血清。结果:2011年检测例数为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2011-2013年青海省临床实验室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进行总结分析,提高本实验室丙型抗体的检测质量。方法: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丙型肝炎病毒质控血清。结果:2011年检测例数为1480次,平均PT78%;2012年3375次,平均PT71.6%;2013年3375次,平均PT87%。结论:2012年检出率最低。ELISA筛查抗 HCV,要注意不同试剂的评价系统及同一试剂的不同批号之间的差异,确定符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 COV和 S/CO。临床实验室使用临界值较低的质控品是提高检出率必要措施。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接收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观察组采用复合药液湿敷、中药沐足、辩证施治等治疗,参考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不同等级患者治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患者治愈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可进行比较。 1.2 糖尿病足划分标准
【摘 要】目的:探讨坤宁口服液对高龄孕妇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进行人工流产的高龄孕妇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人工流产后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坤宁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流产后的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为(2.37±0.68)d、阴道总出血量(23.57±
【摘 要】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 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的85.0%,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前
【摘 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0例重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常频机械通气条件达到PIP24cmH2O,PEEP4~6 cmH2O,MAP ≥13 cmH2O,FiO2 ≥0.6,PaO265mmHg。改换高频振荡通气,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HFOV治疗后PaCO2、氧合指数(0I)和FiO2稳步降低,PaO
【摘 要】目的:探究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2011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随机抽选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对照组病人只进行饮食、运动等强化生活方式治疗,研究组在强化生活方式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黄连素,治疗时间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病人总有效率
【摘 要】目的:对20名孕产妇剖腹产术后脂肪液化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名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剖腹产术后脂肪液化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腹部微波红外线照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6名显效,4名有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中,3名显效,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60例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86.7%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66.7%)(P<0.05);实验组93.3%对我院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73.3%)(P<0.05);患者治疗(12.8±6.7天)后痊愈,短于对照组(P0.05)。 1.
【摘 要】目的:分析血栓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血栓通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血栓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摘 要】目的:探讨如何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方法:对30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前五位的因素依次是疤痕子宫、头盆因素、臀位、产前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结论: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有效降低高危孕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但医务人员应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运用剖宫产术,才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剖宫产术;病例;手术指征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
【摘 要】目的: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情况进行讨论。方法: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抽取本辖区内的60例流动儿童,对其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免疫管理的方式进行讨论。结果:60例儿童中,卡介苗的平均注射率为93.1%,乙肝疫苗的平均注射率为92.8%,百白破疫苗的平均注射率为90.3%,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平均注射率为70.8%,乙脑疫苗的平均注射率为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