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纵里寻她千百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场上,学生作文,就怕遇到材料作文。因为审题立意这一关不通过,即便是下笔千言,也恍恍惚惚,怕离题万里。
  如何审题立意?暂且撇开立意不谈,先说说以下话题。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端放到你的面前,你怎么办?“吃掉”,非常好,简单直接现实,这是最惯常的思维;“仔细欣赏,拍照上传,与人分享,然后美美的吃掉”,更好,懂得欣赏和分享,吃出了艺术的美感;“太美了,这能吃吗?”,不忍下箸,也不下箸,堕入了虚无主义;“倒掉”,那你肯定会说,这人脑子有问题。
  的确,面对一则材料,我们需要的就是运用一种惯常思维获得一个最直接的立意,这样的立意最切合题意,至于立意新颖,那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人人都能做到,就无所谓新颖而是庸常了。考场上,时间就是分数,容不得我们在那细细玩味欣赏,高难度的动作只有少数人能完成,功利性的选拔性的考试,我们不可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我们也不能简单问题复杂化,以为材料要向你传达一个高深莫测的命意,而在那收肠刮肚、绞尽脑汁,庸人自扰。当然,你有足够的能力,做到立意新颖,驾轻就熟,则须高蹈出世,力求高分,则另当别论了。下面介绍几种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抓关键词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3年12月5日,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暨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时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如果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在这则材料中,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是其核心内容。“青年一代如果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是讲担当的重要作用,“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对青年提出的希望,勉励青年要有担当精神。显然在回信中,“担当”一词又是核心内容的中心。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围绕“担当”这个关键词,从多角度来展开。什么是“担当”,回溯历史,烛之武、触龙用智慧和巧言来担当国家的危难,司马迁用忍辱负重、用《史记》来担当历史赋予他的良史之职,谭嗣同用流血为中国之变法担当,鲁迅用如椽大笔担当起刺破黑暗的重任。何谓“担当”?担当是一种态度。它需要我们有铁肩担道义的气魄,有舍我其谁的大公大勇之心,我们应不计较得失,不踌躇功过,不在乎流言,它让自己成为基石,担当起家庭、社会、民族、国家赋予的使命。不躲避、不推诿、不迷失,坦荡荡,此乃大丈夫也。怎样“担当”?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行动、能力和智慧。担当不是匹夫逞一时之勇,莽夫抒一时之气,这要求我们有敏锐的判断,有坚实的双肩。
  二、抓关键句法
  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在一次实验中碰落了一个烧瓶,结果发现烧瓶并没有碎,他发现这只烧瓶里放着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溶液,这种溶液会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种薄膜,使玻璃不会破碎。由此,他发明了不会碎的玻璃,应用非常广泛,如汽车挡风玻璃等。可见,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关键是你要用心发现。
  评述性材料中,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常常在叙述性文字之前,构成总分式;或在叙述性文字之后,构成分总式,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这类材料的审题关键。这是一则典型的评述性材料,其议论性句子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关键是你要用心发现。”抓住这句,我们就可直接立意为“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关键是要用心发现”。
  三、提炼主题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做高富帅,高在学识,富在精神,帅在行动”“我做白富美,白在品行,富在内涵,美在心灵”,最近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丹青学园的这两条横幅走红微博。
  丹青学园的横幅已经不是第一次成为校园话题。早在2012年浙大开学迎新时,“做一个明媚的女人,不倾城,不倾国,以优雅的姿态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人,不虚华,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这两条横幅,就曾引发微博网友疯狂转发。
  这是一则叙述性材料,陈述的是两个相关联的同质的事件,出题人少有评论。对于此类材料,我们要做的就是由表及里即提炼材料所反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很显然,在物质金钱主宰一切的当今社会,这两幅横幅,无疑是一股强劲的精神旋风,涤荡着污浊功利的社会,显示了当代青年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褒扬的情感非常明显,所以我们的立意,就应顺着材料本身的主旨,顺势立意:做精神的贵族或做精神的富翁。
  四、对比立意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有一则故事:苏轼与弟弟苏辙被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滕州之间相遇,兄弟二人在一家饭馆买了面条一起吃。面条很不好吃,让人难以下咽。苏辙便放下筷子唉声叹气,而这时苏轼愉快把面条吃完了。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老弟,你还想咀嚼吗?”说完大笑着站起来。
  在材料中,涉及的人物是苏轼和苏辙兄弟,事情是两人被贬谪途中面对粗劣难吃的面条的不同态度。态度不同,表现和反应就不同,一人“唉声叹气”,一人“愉快”。材料中“难吃的面条”象征着人生路上的痛苦、困境、失败、挫折等,对吃面的不同态度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态度。“老弟,你还想咀嚼吗?”并无其他深意,不过是说“不要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更不能反复体味痛苦和放大痛苦”,应该走出痛苦,积极面对生活。因此,本题最直接的立意应该是:“坦然面对痛苦或挫折,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走出痛苦,乐观旷达地对待生活”。   五、散点透视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这则材料,人物多,过程曲折,眼界、结果各异,寓言性很强,很难把它定性为一个点,宜用散点透视法,这样,可选的角度就非常丰富了:从不同的人对同一景致的不同评价,可立意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登山过程中游客的“留”与“继续”,可立意为“前进的路上不可受他人影响太多”,从游客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致这个结果,可立意为“高度不同,境界就不同”,当然,还可以从山脚、山腰、山顶游客眼中的不同景致,立意为“人生处处有风景”。
  六、循果追因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为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有些叙述事件的材料往往没有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审题时我们应该重点抓住揭示事件结果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或前提的语句进行分析。鳄鱼“活活饿死”,原因在哪?一是“不再进攻”,没坚持,就此立意为“要坚持,不放弃”;二是“多次进攻无望”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就此可立意为“经验有时会成为前进路上致命的杀手”。
  这里要说明的是,每道作文题都要求“自选一个角度”,这就说明,每道材料作文题立意的角度都不只一个,但是我在这里所提供的角度都不多,为何?因为,一个人往往只有一个角度拍照是最佳的,最能突显一个人的美丽和长处;材料作文的立意也是如此。角度太多的极端就是无角度,这会让学生走入一个严重的误区,何须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直接的就是最好的。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诗歌离学生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遥远。面对学生薄弱的诗歌基础,我们如何“据此进行教学”呢?如果还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按常规的要求带着学生进入书本的学习,就很难弥补学生存在的知识、能力的空缺点
最近几年,"纯真课堂,本色语文"的呼声越来越高:本人认为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前提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指点和示范下,紧扣文本,以有效的词、句、段为抓手,以品味语言的意、情、趣
本文并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及人机界面软件的一些特点、系统组成、功能及在发电厂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该系统负责完成现场发电机组数据的采集和发电机组设备的监控,说明该系统
K06全自动定氮仪是一种国内技术领先的传感器判定滴定终点技术,具有较高的终点判断准确性,能够实现滴定过程中人为视觉偏差度的降低。全自动定氮仪直接蒸馏(NH4)2SO4的氮回收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尼采"上帝死了"的宣告让整个世界陷入肉体和精神的无限痛苦之中,就在这时贝克特戏剧《等待戈多》的上演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本文重新从西方文化的经典《
在大容量配变的低压出线侧加装失压脱扣保护装置,降低电压波动对电网和用户设备的冲击,是当前的一种通行做法。本文主要针对配变电压恢复正常后,如何实现低压总开关安全快速
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治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