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互动作为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真正让教师和学生都获得了实惠,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创新了教学理念,同时也打造了更具“人性化特征”的课堂,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让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有了明显提升。本文简要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目前师生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8-01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77
  英语非常讲究学生实践能力,而最理想、最适用的实践练习方式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单词、短句以及语法的用法,同时也能在师生互动中增进双方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热爱。虽然师生互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在整体来看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强化师生互动应用效果,已经成为英语教师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研究背景
   小学生由于年龄以及自身性格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性不强等情况。而且课堂教学氛围不理想,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学生兴趣不高、学生没有能够在课堂进行充分交流的机会,这些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纪律效果以及课堂教学质量。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小学英语一线教师,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落实中,一线教师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时发现,既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以及学生在课堂中过多交流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不能转换一下思路,将这种负面的课堂问题转变成积极的教学方法,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说话、发言的机会,营造积极的师生互动机会,满足学生强烈的互动交流需求。从而将一直困扰教师的课堂教学负面问题转化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这样便在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同时,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1]。
   新课改对深化小学教学方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实现创新升级的重要途径。增强教学中的师生双向互动交流可以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师生互动的研究与探索都与新课改有着高度契合性,而且还能发挥出极其显著的教育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本理论并未突出,互动模式较为单一
   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注意在课堂中渗入师生互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课堂主体仍然没有从教师为主体的模式中抽离出来,教师依旧在师生互动中占据绝对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一些简单互动活动。而且部分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或者避免出现师生互动而导致课堂纪律“失控”,会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想法进行师生互动,不会给学生过多的自主互动机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主体地位并不突出,从而拉低了师生互动应用效果。
   互动模式缺乏创新性。大多数教师会普遍采取“你问我答”这种简单的师生互动方式,这种师生互动过于简单和传统,不够新颖,缺乏想象力和吸引力,无法让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真正收获知识,相反会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兴趣不高,降低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使学生无法真正与老师的教学思路保持一致性。而且互动方式过于简单,也会限制互动问题的深度,一些师生互动问题学生很快就能够回答出来,这样也会限制课堂互动效果,不仅浪费了课堂互动时间,同时也没有发挥出师生互动实际价值,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也没能得到锻炼[2]。
   (二)师生互动缺少情感因素,师生互动缺乏公平性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已经积极开展师生互动,但由于对师生互动了解的深度不足,也会导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效果不理想。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过程中,情感因素缺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师生只是单纯地在问题和语言上进行互动,并没有真正实现情感互动,互动方式过于浅显化,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偏少,造成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缺少灵魂,学生也没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也没有受到良好熏陶,也从侧面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短,有部分学生甚至没有经历过学前英语教育,英语底子比较薄,再加上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不同,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之间英语成绩、学习能力以及英语核心素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一些学生对于英语理解比较好,而一些学生则学习成绩偏差,久而久之就会引发个别学不懂英语、学不会英语的学生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不爱学习英语的情况出现。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师生互动时,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度和整体效果,会潜意识里选择与一些英语成绩比较理想的学生进行互动,而不愿意与“学困生”进行互动,这样便会导致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经过师生互动后,学习自信心更强,而“学困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良好互动,不仅学习成绩无法提升,甚至还会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和不自信现象。
  三、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效果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多元化师生互动方法
   对于新时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来说,要想真正让师生互动融入其中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理念中将旧式课堂教学思维抽离出来,对师生互动教学方法认可并重视起来,这是课堂师生实现良好互动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教师要积极构建多元化师生互动方法,比如创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师生互动、采取趣味性师生互动方法、合作型师生互动法等。这样可以比较好地推动师生互动高水平进行。    例如,在进行My famliy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取“构建情境师生互动法”进行课堂教学。如果教师单纯地采取“演讲式”教学会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就可以构建一个“大家说一说家庭成员都有谁”的活动情境,教师说“谁能给我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呀,我想跟你的家人做朋友”,让学生踊跃与教师进行互动,说出家里都有什么家庭成员,学生经过思考后会说出“mother、father、brothear、sister、grandma、grandpa、uncel、aunt”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记住这些单词和句型,并且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能够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可以熟练应用表示家庭成员的单词。而且通过这种情境师生互动方法,可以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增强师生互动情感交流,及时做好课堂评价
   教师的面部表情和言谈举止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来说影响非常大,如果教师眉头紧锁、语气生硬,会给学生非常紧张的压迫感,即便教师开展师生互动,学生大多也不敢参与其中,学生害怕回答错误而受到批评。相反如果教師能够始终面带微笑、语气温柔,那么学生也会放松戒备,积极参与到师生互动中,由此可见情感因素在师生互动交流中的重要价值。教师应当注意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增强情感交流,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即便是一些英语成绩很差的学生,或者不自信的学生,教师也要积极对其进行帮助,让师生互动不仅停留在语言和动作上,更能从心里和情感层面进行互动。而且教师还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无论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教师都应当积极鼓励,让学生可以从师生互动中获得强大自信心和成就感[3]。
   例如,在进行Animals一课教学时,教师应当带着微笑进入到教室,然后将精心制作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将小猴子、小老虎、小兔子、小狗、小猫等动物的耳朵卡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看看这些耳朵都是哪个动物的,你为什么说这个耳朵是它的,Do you like it?”学生经过讨论和分析后,教师再随机挑选学生和一个耳朵卡片,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在回答正确后,教师就可以将小动物的完整卡片展示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表扬。如果学生没有回答正确,教师再挑选下一个学生进行回答,并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进行鼓励,告诉他“下次你一定会答对的”。这样便能够实现比较好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三)落实以人为本思想,营造公平师生互动环境
   教师应当注意在进行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时,落实以人为本思想,一方面要强化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营造具有平等性的师生互动环境。教师不能过度与某一类学生进行互动,比如过度与学习成绩较好或者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互动,这样会造成学生心理出现落差或者失望等情绪。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大部分小学生还是对师生互动有着积极的期待心理,而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师生互动环境,则能够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这尤其对于英语“学困生”和不自信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教师的一个表情、褒奖对其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The year 2050教学时,很多学生不能在不同时态和人称中使用单词,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师生互动切入点,针对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播放一段听力,然后对学生提问“这一段中出现了多少个“will”,在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某一单词或句型的听感。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让其以“will”,来对自己的未来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设想并进行造句,或者用“will”改写一段句子,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结语
  小学英语是学生在进行素质教育后,真正意义上比较系统接触和学习的国际通用外语。英语在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着比较高的存在价值。要想做好课堂师生互动,需要教师抱着积极的态度和不断学习的精神,对如何做好师生互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互动教学思想,做好师生互动引导,增强师生互动情感,落实人本思想,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互动公平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师生互动内在价值,推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夏教师,2020(6):75.
  [2]黄晓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16.
  [3]许慧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7):2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尚未完全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其在应用互联网+技术过程中的误区,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效果较为有限。因此本文在明确互联网+与语文阅读教学融合必要性的基础上,归纳当前互联网+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同时,探究高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措施,以期为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阅
摘 要: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任务群”等概念,进一步推动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激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依然成为当前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作为研究切入点,对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给相关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和借鉴。  关
摘 要:美术学科在教学训练中的侧重点在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然而由于美术学科独一无二的特点,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美术是一种静态的空间造型艺术,它可以一览无余地表现出学生的视觉心理,仰赖切实可行的工具和物质媒介表现出视觉美,这也是美术专业不可忽视的核心内容。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十分有必要在整个流程中把美术的特色和盘托出,毋庸置疑这就是培养美术人才的精髓。  关键词:中
摘 要:微课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拓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呈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引入微课,可以将阅读中的重难点内容以分段、分类的模式进行呈现,以此扫平阅读障碍,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因此,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注重针对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阅读;应用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导课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确保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本文就如何提高课堂导入教学效果提出几点思考,以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实物;情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
摘 要: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越来越受到专家与学者的高度重视及关注,然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对小学语文课程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促进小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良性循环及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语文课程教学者参
摘 要:无论从促进学生在我国社会更稳定地立足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培养与国际社会高度接轨的新时代的人才的角度出发,重视英语学科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意义,重视学法指导以构建高效课堂,进而以高效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在现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文章立足于此,对“学法指导”的具体操作进行了分析并围绕“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同仁们带来新的思路。  关键词:学法指导;小学英语;
摘 要:在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背景下,文化大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同时改革开放的深化促使我国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教师要注重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此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贡献力量。语文教师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相融合。本文就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以及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