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高职教育必要性分析,提出加强沟通,统一标准,实用为主,丰富教法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英语课程体系,促进中高职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高职 一体化 英语课程 衔接
2012年12月13日,题为“推进中高职衔接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中英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在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发言中强调:“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建设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是当前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2013年4月13日,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教育部首次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统筹研究、统一部署、系统推进的一次会议,鲁昕部长再次出席并作了题为“推进中高职衔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讲话,布置了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实施中高职衔接三年行动计划”排在了主要任务的首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2013年4月19日甘肃省提出实施中高职一体化2 2 1教学模式改革,对中高职衔接提出发展思路,必将拓宽中职学生继续学习的渠道,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提供多种机会和选择,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中高职衔接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分段式。即将中职学校与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联合办学,采取3 3方式,前3年在中职学习,后3年在高职学习,按阶段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二是提升式。即部分国家重点中职学校,按照《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办5年一贯制的高职教育;三是下延式。即高职院校或者高等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办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课程体系的衔接。随着全球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社会的大融合以及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也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作出的巨大贡献。然而随着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中高职英语课程体系面临着许多衔接上的问题。中高职英语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评价脱节严重。所以,中高职教育英语课程体系衔接研究显得迫在眉睫。
二、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英语课程体系
1.加强沟通,衔接目标。目前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沟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缺乏相互衔接。高职院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专门对中高职英语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等进行统一的安排。中高职院校共同努力,制定切实有效的中高职课程标准和教材标准,规定中高职教学任务内容,完善中高职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相互连接,承上启下。在此当中,统一的管理是实现中高职英语教学有机衔接的基础。
2.统一标准,突出重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制定课程标准和规定课程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了“培养学生在生活和职业场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确立了“全人教育、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实践导向和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注重学生学习差异,要与职业生活紧密联系,突出教学的职业化与生活化的总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培养技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级技能人才的目标。为贯彻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精神,顺应高等职业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重点提高听、说、写等应用能力,特别是适应生产生活实际的英语交际沟通能力,以及用英语处理与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真正实现高职英语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3.实用为主,以人为本。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和适应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从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服务,始终以学生教育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重心,优先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中高职英语教学中努力践行“做中学、做中教、学中教”“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职教新模式。
4.丰富教法,强化实践。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性人才,学以致用,工学结合是实现该目标的有力保证和重要特征。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自然也应当强化实践性、实用性,“教、学、做”三位一体,并与专业、行业相融合。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学校设置具体的生活和职场情景,培养以听说技能为主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融入行业对英语技能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职业生活或行业环境下的英语实用能力。借助于现代新媒体新设备,创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够体现“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职教特色英语学习新模式,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交际能力。
面对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迫切需求和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搞好中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衔接工作,促进中高职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7-29.
*甘肃省规划办[TS_59]甘肃省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的衔接研究。
【关键词】中高职 一体化 英语课程 衔接
2012年12月13日,题为“推进中高职衔接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中英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在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发言中强调:“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建设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是当前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2013年4月13日,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教育部首次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统筹研究、统一部署、系统推进的一次会议,鲁昕部长再次出席并作了题为“推进中高职衔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讲话,布置了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实施中高职衔接三年行动计划”排在了主要任务的首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2013年4月19日甘肃省提出实施中高职一体化2 2 1教学模式改革,对中高职衔接提出发展思路,必将拓宽中职学生继续学习的渠道,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提供多种机会和选择,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中高职衔接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分段式。即将中职学校与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联合办学,采取3 3方式,前3年在中职学习,后3年在高职学习,按阶段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二是提升式。即部分国家重点中职学校,按照《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办5年一贯制的高职教育;三是下延式。即高职院校或者高等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办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课程体系的衔接。随着全球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社会的大融合以及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也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作出的巨大贡献。然而随着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中高职英语课程体系面临着许多衔接上的问题。中高职英语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评价脱节严重。所以,中高职教育英语课程体系衔接研究显得迫在眉睫。
二、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英语课程体系
1.加强沟通,衔接目标。目前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沟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缺乏相互衔接。高职院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专门对中高职英语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等进行统一的安排。中高职院校共同努力,制定切实有效的中高职课程标准和教材标准,规定中高职教学任务内容,完善中高职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相互连接,承上启下。在此当中,统一的管理是实现中高职英语教学有机衔接的基础。
2.统一标准,突出重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制定课程标准和规定课程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了“培养学生在生活和职业场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确立了“全人教育、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实践导向和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注重学生学习差异,要与职业生活紧密联系,突出教学的职业化与生活化的总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培养技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级技能人才的目标。为贯彻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精神,顺应高等职业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重点提高听、说、写等应用能力,特别是适应生产生活实际的英语交际沟通能力,以及用英语处理与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真正实现高职英语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3.实用为主,以人为本。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和适应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从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服务,始终以学生教育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重心,优先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中高职英语教学中努力践行“做中学、做中教、学中教”“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职教新模式。
4.丰富教法,强化实践。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性人才,学以致用,工学结合是实现该目标的有力保证和重要特征。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自然也应当强化实践性、实用性,“教、学、做”三位一体,并与专业、行业相融合。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学校设置具体的生活和职场情景,培养以听说技能为主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融入行业对英语技能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职业生活或行业环境下的英语实用能力。借助于现代新媒体新设备,创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够体现“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职教特色英语学习新模式,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交际能力。
面对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迫切需求和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搞好中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衔接工作,促进中高职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7-29.
*甘肃省规划办[TS_59]甘肃省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的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