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新加坡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ragame_luo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接连发生的两件以中国籍工人为主角的劳资纠纷,在新加坡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
  第一件发生在11月26日,新加坡SMRT集团雇佣的171名中国籍巴士司机因不满公司马来西亚籍员工的加薪幅度超过自己,集体请病假没有上班,新加坡政府将之定性为“非法罢工”,警方随后逮捕并检控多人。目前,有29名工人被遣返回中国,1人被判6周监禁。
  第二件发生在12月6日,两名中国籍建筑工人不满遭公司扣薪,清晨时分攀上两台约10层楼高的塔式起重机顶抗议,前后待了将近九个小时,最后在谈判人员极力劝说下才下来,两人随即以非法滞留工地和刻意引起惊慌的罪名下,被在场的警员逮捕。一旦罪名成立,他们可被判处坐牢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而在如何看待这两件事上,中新两国的舆论发生了严重的分化甚至对立:中国舆论强调工人在新加坡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呼吁切实维护中国工人的合法权益。在新加坡的大部分中国人也持这一看法;而与此同时,民调显示有8成新加坡人对中国工人的做法表示不赞同。他们的普遍看法是,薪水等打工的条件是事先约定的,SMRT在加薪时明确指出“中国籍车长除外”,这是基于合约中不加薪的规定,也因为公司还要为中国籍员工交纳人头税和宿舍费,而马来西亚的车长不需要宿舍,人头税也低。因此,基于合约精神,罢工没有道理。如果有意见应该通过正式合法的途径去申诉和解决。
  围绕着劳资纠纷的争议,是近年来日益严重的中国人、中国式思维和行事方式与新加坡社会发生冲撞的最新案例。2012年3月,一名领取新加坡政府奖学金的中国学生在网上骂新加坡人是狗引起公愤,认为这样的外来人才“忘恩负义”,要求取消其奖学金。5月,驾驶法拉利的中国人马驰在市中心大道上超速驾驶,硬闯红灯之后撞上一辆出租车,造成出租车上两人身亡,他自己也未能幸免。车祸事件后的几天里,新加坡当地的社交媒体充斥着负面言论,人们指责像马驰这样的大陆人破坏了新加坡彬彬有礼、文明礼貌的行为方式。
  除此之外,新加坡人对外来中国人的指责还包括:移民的涌入威胁到本国人民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新加坡没有设定最低工资条例,低收入人口在面对大量廉价劳工的竞争时没有最低工资制度的保障,往往无法赚取更高的工资维持生计;巴士、地铁变得非常拥挤;大学宿舍供应不足;中国大陆富人哄抬房地产价格;驾驶欧洲跑车造成交通阻塞、晚上影响居民休息;中国工人占据了好的工作;中国籍公交司机不守交通法规、撞死新加坡妇女;女人指责中国女人偷走已婚的男人,等等。
  2011年,新加坡的生育率只有1.2,远远低于人口正常替代所需要的2.1,因此在过去10年里,新加坡政府大量引入外籍人口以填补劳动力缺口,总数达100万左右。而为了维持华人占75%左右的既有人口比例,这些外国人又大多来自中国大陆和大中华地区。新加坡政府的用意十分明显,引进语言和文化相近的中国人才,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不易有种族之间的隔阂问题。但新的隔阂还是产生了,这些隔阂除了民生方面的因素,也来自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冲突:中国人强调平等,不平则鸣,因为不把事情闹大就得不到解决,新加坡人则重视秩序,按部就班,对违规者毫不留情;中国人对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各个领域的激烈竞争已习以为常,新加坡人则习惯于政府父爱般的照顾;中国人富于变通和取巧的智慧,因为守规矩经常会吃亏,新加坡人则以法治和守规矩为荣。
  这样一些深刻的分歧和隔阂,对新加坡这样离不开外劳的城市国家来说固然是不得不正视的严峻挑战。但对这些外劳的母国中国来说,同样是一面镜子,它激活了我们日常生活本已见怪不怪中的对立和冲突、痛苦和尴尬、浮躁和空虚。关注在新加坡的中国人,也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将古代经典文赋《秋声赋》与现代名篇《秋天的况味》做比较阅读,从题旨、形式、意境三个维度比较两篇异同之处,分析如何在立意上超越史上悲秋之作,阐述两篇文章在形式上采用完全不同的表现手段,最后却能形成相同浑成意境的缘由。  关键词: 悲秋 形式 意境  《秋声赋》(宋·欧阳修)与《秋天的况味》(林语堂)都以“秋”为题、“薄如蝉翼的短制”[1](284)。前者奏响秋之悲鸣,后者演绎秋之恬静,
李海英,上海王家码头路磨坊弄的住户。断垣残壁,是她家,上面有她肖像。   10年前,这里就开始动迁,拆拆停停,去年开始加快速度。这里还有不少居民没搬迁,大多是与动迁组没谈拢的住户,在一些人的眼里,这些人是“钉子户”。   2月初,一个叫Vhils的老外,找上门来给李海英照相,再投影在墙上,用了一天时间凿出了墙绘。   我找到李海英,她很警惕。我解释“动迁是件大事,老城厢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站在新的这一边,我想说:新作为讹,对这个世界是一个闯入。手里攥着仅有的一枚硬币,闯入资本,这是地心对天价的闯入。痛对冷漠的闯入。个体对体制的闯入。星星对夜空的闯入。词对刀的闯入。”诗人欧阳江河将完全的新称为“讹”。  1979年,“星星画展”以解放的心灵之光照亮中国艺术走向当代的路途,三十多年后,一脉相承的新星星艺术节上,年轻人的作品在时空维度中不断扩展。12月6日,“1912
成都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66年,作为老牌职业技术中职学校,先后被国家、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为“四川省高级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职业综合培训基地”“成都市青年职业见习基地”“西南航空港开发区技能技术培训中心”。经过50年的不断探索和持续发展,学校现已建立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龙头的优势专业,依托与学校校办企业四川齿轮厂工程机械配件分
归来,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生前身后在中国的命运,是历史的吊诡,也是历史的教训    11月17日,司徒雷登,这位著名的民国时代美国驻华大使的骨灰安放在了杭州,下葬在一个叫半山安贤园的公墓里。这里离他父母和早夭的弟弟在西湖边九里松的墓地不算远,但与他希望的最后归宿——燕园的未名湖畔,毕竟还有一段距离。燕园是司徒雷登妻子的安葬地,她是当年燕京大学第一个入葬校园墓地的逝者,坟墓已经在文革中被夷为平地。 
CNN上星期又有关于中国富士康的报道,涉及工作时间超长、工作环境恶劣、工资收入低下等。报道里有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机器用的说法,极言其劳动强度。既然工作条件这么差,人们为什么还要选择它?  富士康在连续跳楼事件成为媒体焦点之后,情况已经有所改善。然而,更残酷的事实是,你不得不同意,富士康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待遇,在中国新一代产业工人中是比较好的,比许多血汗工厂好许多。富士康是生产国际化的写照。最新
早些年政府提倡乡民们搬下山来住,大家都不乐意。这次一地震,不想下山也都下山了    这一天原本是个好日子。14点28分以前,茶坪镇山谷里的一切生命都在阳光照耀下嗡嗡作响。清亮见底的山溪水从场镇的右侧蜿蜒流过,草木的嫩芽刚刚转变为新绿,今年新生的蝉没法遏制住它的兴奋,大声地嘶叫着——“咿呀知,咿呀知”。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正是绵阳市安县茶坪镇的赶场天。赶场的地点在老街,赶场的人主要来自于山谷周
这个孩子现在并不知道,她出生时,面临怎样的灾难。但是,以后她会知道,她的降临源于母亲一个门槛的距离,并且,她一定会为自己的父亲感到自豪    划分生死的门槛    生与死在跨越一道门槛所需的时间里被骤然划分。5月12日下午2时28分,生活在北川县任家坪的王茹正有些吃力地迈过家中最外边的那道门槛。已经怀有9个月身孕的她希望在天气闷热的午后洗个澡,这得需要丈夫王东的帮助,她边往外走边叫唤丈夫的名字,但
7月2日,前埃及公主福吉娅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去世,终年92岁。  福吉娅公主是埃及末代王朝——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末代国王法鲁克一世的妹妹,还曾是伊朗末代王朝——巴列维王朝末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王后。她是一个身系两大中东末代王朝的神秘人物。西方人眼中的“亚洲维纳斯”  福吉娅公主的父亲福阿德一世国王,是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第一个国王。长她一岁的同母哥哥法鲁克一世国王则是第二个。而她的夫君穆罕
八风吹不动    一次,苏东坡自觉修持很有进步,作了一首诗,命书僮坐船送去给朋友佛印禅师印证。  诗的内容是:“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大意是说:我现在拜佛,顶礼天中之天、圣中之圣的释迦牟尼佛,觉得佛光普照到我,已经不再被“八风”所影响了。所谓“八风”,是指生活中遇到的八种境界,即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佛印看了,一句话也没说,在上面写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原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