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要注重背的基本功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u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语文”是涵养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是背诵的语文,是读书的语文,是练字的语文,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的语文。这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历经50多年教学实践,形成的“儿童的语文”这一教学思想,在全国小语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本人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经历,浅淡一下“儿童的语文”是背诵的语文这一点。因为记得周振甫老先生说过:“学语文就要死记硬背”。无论学什么语言都要背诵,背诵使人受益匪浅。“死记硬背”是创造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死去”,才能“活来”。只有足够多的“输入”,才能“输出”。
  首先作为语文老师要明确孩子应该背什么。根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的孩子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50篇(段);五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60篇(段)。纵观小学六年级要求学生背诵的就是古今优秀诗文。诗,师生一眼就能识别。关于文,必须要有点“诗性”,散文诗或抒情性比较强的散文,如《匆匆》《再见了,亲人》等。因为把经典诗文背得滚瓜烂熟,就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童子功,是一辈子都用得上的文化修养。
  接下来就要具体来说说在小学六年级怎样练好“背”的童子功。背的第一步是练好“读”的功夫。怎么读?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范读很重要。古人教儿童读书就是吟诵,先生摇头晃脑来一句,学生就跟着拿腔捏调来一句,一句又一句,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哼出腔儿来了。所以作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会朗读。第一做到朗读表情丰富,对于儿童来说,朗读要略带夸张,神情的夸张,手脚并用地读。比如二年级有一首儿童诗《一株紫丁香》,老师可以一边踮起脚尖儿,一起朗读:“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读到第二小节时,老师亲切地呼唤:“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最后一小节时,老师轻轻地读:“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露出疲倦神态)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闭眼进入梦乡的状态)”老师这样绘声绘色地一遍示范,孩子们肯定会跃跃欲试。接下来,每个孩子模仿着自由地读上两遍;两遍后有孩子想要分享自己的朗读,就站起来读。读完,老师及时肯定孩子读得好的地方;读得不好的地方,老师再示范,学生再模仿。一次,两次,三次孩子就越读越好。因为有老师范读的启发,她就知道该怎么读,有样可循,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有成就感!能力强的孩子在课堂上读着读着就会背诵了,一般的孩子课后再读几遍也会背诵了。回家后就可以声情并茂地吟诵给家长们听了,成了一个个小小朗读者。
  范读到了高年级是不是就不需要了?不全是,简单的美文,现代诗,甚至是古诗,孩子们经过前面几年的模仿跟读,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所以拿到文本就能张口读好。但是文本中出现的一些长句和文言文,孩子们还是不那么自信,因为他们接触得不多。拿五年级孩子读文言文《杨氏之子》来说,《杨氏之子》是孩子们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课前让孩子们根据文中注释,对整篇文章的意思有个大致了解。接着老师示范读,主要指出每句在哪个地方应该有停顿,读出节奏,读出句意。例如读到“孔指以示儿曰”应该是“孔/指以示儿/曰”这样的节奏,然后学生跟着读,既读对了节奏,也明白了句意。老师把难读的几句都标注了停顿,再次范读,学生先是慢慢地读,然后老师打着拍子,学生跟着节奏加快速度朗读,越读越快,兴致也越来越高,最后,这几句话就不知不觉地读熟了。孩子一开始对文言文的那种陌生感,惧怕心理就自然而然没有了。因为经过老师的范读,孩子们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会有模有样地读出古文的味道来,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还会模仿古人摇头晃脑来几遍。
  经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的跟读,反反复复,孩子对古今优秀诗文便能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古诗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语言形式之美便完美呈现。孩子们不知不觉达到了熟读成诵的境界。可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使我们充分体会到,在识记材料后9小时进行回忆可以很快恢复记忆。这时你花10分钟就能记起所学内容,而如果你要等到10天后,可能花1个小时的复习还不一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与其日后“费力不讨好”,不如就在识记后9小时内复习,这样既节省了复习时间又达到了良好的记忆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实验研究表明,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那么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就要在孩子熟读成诵后定好几个复习的时间点:第一个是当天复习原则(8小时内再次朗读背诵相关内容);第二个是一天后复习原则(24小时内);第三个是两天后复习原则(48小时内);第四个是四天后复习原则;第五个是一周后复习原则;第六个是两周后复习原则;第七个是一个月后的复习原则。抓住这几个点,我一般利用晨读或者语文课前或者午间花五到十分钟让孩子复习背诵,在中高段也可以让孩子默写来复习,还可以让孩子上台来诵读表演。在不同的时间间隔点,采用不同的复习形式。孩子既不会有负担,因为每次复习时间短,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因为复习形式多样。所以这样一个月下来,孩子就能把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深深地烙在心灵深处,脱口而出,终身不忘,成为带得走的本领,带得走的素质,带得走的文化。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中心小学(311801)
其他文献
2016年,教育部首次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随着学习的深入,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通过语文学习来养成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新任务。对高中学生而言,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一方面指提高学生对文字的运用能力、赏析能力、理解能力等語文基础能力;另一方面则指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提高心性境界等。那么高中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综合素质修
“智性语文”是近几年来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之举。在“智性语文”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被赋予了新的责任,揭开了新的篇章,用引导、揣摩、追问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诗词进行深度解读,结合诗词元素的分析,提升学生的诗词解析能力。  一、引导质疑,深度解读  “学习重在疑,有疑方生析。”疑问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在疑问的推动下,学生的好奇心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产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学习和质疑的重新
患者,男,24岁,因配戴隐形眼镜2年未取出,双眼反复发红、疼痛加重2d于2008年1月6日来诊并住院治疗。患者2年前双眼配戴隐形眼镜至今未取出,期间双眼反复红、疼痛、视物模糊,自行点用
本研究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患者进行连续1年干眼指标的追踪观察,以了解LASIK术后干眼的变化情况。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基底膜沉积物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的表现,探讨糖尿病患者出现角膜上皮病变的可能因素.方法 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9例(15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眼的全角膜进行分区扫描检查,记录角膜上皮层、前弹力层及前基质层的图像,同时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对所有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例(15眼)中,激光共焦显微镜显示8例(11眼)出现角膜上皮基
阅读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自主思考、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师应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撞击学生的心灵,从而获得智慧启迪,陶冶了情操和得到美的享受,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人生感悟。阅读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无论学校规模大小,学生数量多少,都应重视阅读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实施阅读教学。以打造精致的阅读教学
读书是一门学问,切忌浅尝辄止,贵在挖掘深意。读书如何求深,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教学中,我们“适当求所以入”,在深入寻求每篇课文真谛的基础上,要“终当求所以出”,将有关课文纵横比较,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寻找规律,起举一反三之功效。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指导学生踏上阅读的有效途径,使学生进出自如。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观念  学生的阅读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的观感。一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