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麦旁听性教育课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aigu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在丹麦哥本哈根定居15年堂弟的邀请,上月初前往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游览观光。异国的美丽街景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当然令我赞叹不已,然而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耳闻目睹了堂弟11岁的儿子所就读的学校——甘尔夫小学三年级的一堂性教育课。
  早餐后,我坐进了堂弟的小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了约半小时,就到达了甘尔夫小学。8点50分,我俩已走进了侄子的教室,设在最后三排约20个旁听位子上几乎坐满了家长,父亲、母亲都有,他们相互交头接耳着,不时发出轻微的笑声。我和堂弟选择的旁听座位,距他儿子的座位只有1米左右。
  9时整,悦耳的上课铃声响后,一位金发碧眼、年龄约在30岁上下的女教师走进了教室。她先向大家微微点点头,以示问候。接着把一本本人体生理书发给了每一位学生。很多学生拿到书本后,立即翻阅了起来。我侧目瞄了瞄侄子翻看的这本书,上面尽是人体结构的画面和文字,真可谓图文并茂。再看看这些稚气未脱的学生,他们的神态显得很平常,对所看到的这些极具立体感的人体结构画面丝毫不感到羞涩。
  开始上课了,这位漂亮的女教师的开场白是:“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懂得性知识,因为这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很有好处。”说完,她揿了一下讲台上的按钮,后面壁孔里的投影仪立即将书本上所要讲解的画面投射到了教室正前方一张洁白的宽银幕上,画面随着她的讲解不断地变换着。当银幕上出现了一个个宛如小蝌蚪的精子争先恐后地钻入卵子时,这位老师即时讲解道:“如果哪一个精子抢先与哪一个卵子结合了,这时就可能怀孕,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产生的……人类为了避免无限度地生育,有节制地繁衍后代,采取了很多办法不让精子和卵子结合……”
  待她一说完,本来静悄悄的教室里开始有点骚动了。有一个男孩子率先举手提问:“亲爱的老师,怎样才能使精子不碰上卵子呢?”女教师听完后和蔼地回答:“用安全套就能使精卵不能相遇,还有,男女任何一方做了结扎手术,也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另一个男孩子站起来大声说:“我爸爸就做了结扎手术,我妈妈不会再生了。”这时,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女孩子小声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男孩子回答得很直爽:“是我妈妈告诉我的。”说完,他还转过身向坐在后面的母亲发问:“是不是,妈妈?”坐在我旁边的一位中年女性站了起来笑着回答:“是我告诉你的,我的切尼,从此以后,你不会有弟弟或者妹妹了。”待她说完,老师便示意大家鼓掌,并说道:“这位美丽的母亲能把结扎之事及时地告诉孩子,实在可敬,我们的性教育应该是这样开展的,仅有我上这样的课是不够的。”
  也许是这位老师的引导有方,学生们便开始叽叽喳喳自告奋勇地“揭发”,“我妈妈也结扎了,在家里休息了一个月呢。”“我爸爸说,等再生一个女孩子就去结扎,妈妈还不同意呢。”“我爸爸不愿意结扎,我妈妈经常把安全套带回家。”“我爸爸吹安全套时,还要我看着漏不漏气呢。”还有几位男孩女孩,竟然跑到他们的父亲或母亲跟前这样发问,你选择的是哪一种方式,能不能现在就告诉我。逗得家长们哈哈大笑,有的向孩子耳语,有的用手势比划着……也许侄子的身体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性格内敛含蓄,没有“如此这般”为难他的父亲,而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着书,如果也像他们这样“单刀直入”发问,肯定难堪极了。
  接下来是互动内容,老师把男女生殖器官的模型放到了讲台上面,要学生们走近,仔细观察生殖器官的布局和构造,然后亲自演示怎样使用男女安全套,并不断地重复着把不同的安全套套在男女生殖器官的模型上,还要男女学生按照她的演示,动手实践一下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她说得有条不紊,做得十分得体,一点儿也不害羞。学生们听得很入神,而且很严肃认真地做着,没有一个学生显露出那种庸俗下流的神情。家长们对这堂性教育课似乎感到很满意,纷纷“OK”不已。
  当这节性教育课接近尾声时,女老师致结束词:我们教育当局之所以重视性教育,主要是让青少年从小了解生殖和生理知识,懂得怎样正常生育和怎样预防怀孕,以便提高和增强全民族的体质。同时还这样告诫: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性生活不能放荡,要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
  女孩最好学点小拳术,防止性骚扰,遭到性侵犯时,有义务及时告诉父母或者警察局,这样做是保护自己的性健康。最后,她还自报家门:“玛利·艾伦,今年28岁,已经有了一位很帅的男朋友,交往已有3年了,彼此都有良好的性道德,都很尊重对方……”大家听后,报以热烈掌声。
  编辑/商元博
其他文献
摘 要:“热点评论”具有“新”“奇”“争”“议”等特点,可用于辅助论述类文章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归类整理“热点评论”,并以此为模本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理性思维流动过程,再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强化写作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促使他们写出情真理直的论述类文章。   关键词:写作教学;论述类文章;热点评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高中生要“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
这是最后的结局吗?我们的缘要如何继续……    去远方    考试那天天空下着雨,雨很大很大。  一阵长铃结束了考试,我撑着伞走出了考场,试图在考场外拥挤的人群里找到自己熟悉的面孔。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带伞,会不会淋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她们呢?!  “冉然!”谁在叫我?转过身,一张熟悉的面孔,是小静。她撑着伞站在不远处向我招手。太好啦,小静带伞了,她没有淋雨。  “嗨!”噢,伞下还站着另外
如果说芬芳的空气和充满着奶油味的巧克力糖是童年里最美最美的时光,那么,海报中这个跑得这么干脆利落的少年,为什么不找一家食品店随便喝上一杯无论是什么果味的饮料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嚷嚷着非要买一双手工定制的新皮鞋?我想,可能是后面有一只恶人家的疯狗在追?或者是他饥饿难忍偷了路边杂货店里刚刚出炉的香肠?  太喜欢这张电影海报了,那个少年跑得义无反顾、从不拖泥带水。电影《雾都孤儿》是根据查理·狄更斯享誉全球
(一)    17岁那年,我开始讨厌回家,虽然那时我正值青春期,横冲直撞如同一个失控的小火车头。但我不想回家,是因为我那争吵日渐凶猛的父母,正计划着要把家搞得瓦解分离,然后再各立门户。   后来他们果然成功了,离婚的第二天,爸爸便去另一个城市出差,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他们临走前都分别给了我一张卡,那里面存着足够我吃香喝辣的钱,他们也给了我大把大把突然出现的自由。   我开始迷恋上网,网络是个纸醉金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创设积极情境,提出恰当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在问题引领下,学生积极思考,在掌握知识和方法的同时,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孕育问题意识,养成数学化思考问题的习惯,感悟数学思想,培养理性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题情境;理性思维;核心素养  情境教育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实践而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情境教育首倡者李吉林老师提出“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
摘 要:空间观念与时间观念共同构成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2017年历史高考对空间观念的考查具有层次性,涉及记忆、理解和综合分析等多种学习要求,具体包括空间位置的再现、交往轨迹的认知、环境因素的理解、區域差异的分析等。因此,历史教师应重视空间要素和观念的教学,并以连贯而开阔的空间视野设计教学情境,开展针对性教学。  关键词:历史高考;空间观念;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摘 要:高三复习阶段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可以以复习单元的内容为基础,在单元复习中渗透写作能力的锻炼,将单元话题与高考写作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三复习;单元内容;话题写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
一、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测量科学.[1]物理学家们首先创造出合适的物理量作为研究工具,然后通过对物理量的测量去找出规律或与事先假定的物理理论所预测的值去比较.这是物理学最核心的内容,也是物理学的本质.[2]  2015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卷第22题(以下简称浙江卷第22题)的图2给学生展示了四只电表所显示的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所得到的两组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见图1),要求学生根据这四个示数来计算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贯穿我国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进程,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旋律,而这一核心理念也应直接体现在课程目标中。从教育学角度来看,课程目标的编制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学科的知识逻辑;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社会的要求。[1]因此,作为“发展”主体的心理发展过程,其动态水平和逻辑规律成为教师在课程目标研制时需要着重考量的因素。本文从学习心理学出发,以高中地理课程
我与同桌谈起霍去病时,她说:“他我不太了解,但我知道她的妻子是谁!”“是谁?”“秋婵呀!”我瞪大了眼睛,“你不是把《大汉天子》信以为真了吧?”她一副很理所当然的样子:是啊!我很郑重地告诉她:“霍去病,他并没有结婚!”  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不遵循甚至是颠覆了历史。难道仅仅在末了标上“本故事纯属虚构”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吗?难道是为了满足他们“改变”以及“主宰”历史的充满挑战的心吗?为了迎合现在年青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