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水致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误诊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中年女性患者,2 d前用桑叶水洗眼后,出现右眼红,痛、视物模糊伴分泌物,给予抗细菌、抗病毒治疗,5 d前加用激素眼药膏,症状加重,就诊我院。

症状体征

右眼最佳矫正视力0.3,眼压:14 mmHg,眼睑肿胀,结膜充血( ),角膜中央偏颞下灰白病灶,边界欠清,约2 mm×3 mm,其表面见0.5 mm×2 mm大小的溃疡,周围炎性浸润,后弹力层皱褶,见灰白内皮斑。

诊断方法

HRT-3示:右眼角膜溃疡灶见细长菌丝,炎性细胞。

治疗方法

停用激素类眼药膏,改用那他霉素眼药水、氟康唑眼药水滴眼,联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

临床转归

右眼睑无肿胀,结膜充血( ),角膜病灶瘢痕化,透见虹膜。

适合阅读人群

眼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31岁,患庞贝病17年自行备孕。症状体征患者17年出现渐进性四肢肌肉无力,5年前出现呼吸困难。诊断方法肌肉活检示PAS染色体糖原沉积,基因检测示GAA复合杂合突变,确诊为糖原贮积症II型或酸性麦芽糖酶缺乏症。治疗方法庞贝病方面,予辅酶Q10治疗及阿糖苷酶α酶替代疗法,因患者经济原因孕28周始行阿糖苷酶α1000mg静脉输入每2周1次。产后继续阿糖苷酶α治疗两个疗程。日常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产科方面,经过孕期多次多学科会诊评估、定期保健及严密观察,并在孕28周入院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
病史摘要男性,患儿,7岁8个月,因"反复头痛9个月余"入院症状体征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诊断方法脑血管造影、头颅CT灌注及磁共振检查。治疗方法颌内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治疗。临床转归治愈出院。适合阅读人群神经外科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2个月,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睡眠正常。家长代诉:发现患儿睡觉时右侧眼睛闭不拢1周。曾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右眼结膜炎",予托百士眼水点眼2周,无明显好转。遂于我院就诊。症状体征右侧眼球突出,睑裂闭合不全,眶压( )。诊断方法CT检查示患眼球后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累及邻近眼外肌。MRI显示球后病变T1WI为中信号,T2WI为中、低信号。眼眶B超示球后低回声实性占位,内部回声欠均匀,局部无回声,CDFI示病变中央探及条带状血流信号,呈动脉型频谱。治疗方法未予治疗。临床转归随访2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0岁,因"间断右侧腰背部疼痛1周余"入院。症状体征入院体温36.2℃,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92mmHg,疼痛评分:0分。肋脊角及腰部无隆起,无腰大肌刺激征,双肾区叩痛,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肋脊点和肋腰点无压痛,余查体也无异常。诊断方法病理学活检结果结合免疫组化、临床相关实验室、影像学、特殊检查等。治疗方法腹腔镜下右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辅以术后放化疗临床转归行"腹腔镜下右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术后2个月对病灶及其周围区域行"姑息性放射治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9岁,反复于既往手术切口处破溃伴流脓,抗感染治疗可好转。1月前再次出现皮肤破溃,伴发热、咳嗽、咳脓痰。抗感染治疗后上述症状无改善,并逐渐出现听力下降,双耳脓性分泌物。既往高血压病史,子宫、胆囊切除术史。症状体征体温38.1℃,心率104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6/87mmHg,左侧外耳道可见黄色脓性分泌物,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痰鸣音,腹壁皮肤可见多处破溃皮损,伤口表面可见脓性黏稠分泌物。诊断方法胸部CT:双肺多发团块影,部分团块内可见空洞形成。皮损处脓液及组织培养、痰培养均为阴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75岁,因"间断上腹部胀痛20余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病程有20余年,期间上腹部胀痛间断发作,曾行胃镜检查等,除"胃溃疡"外无明显阳性发现。10天前腹痛再次发作,超声提示肝实质回声不均,血常规提示中度贫血。既往30年前"黄疸"病史,近18年间断出现晕厥症状。症状体征神清,精神一般,贫血貌,结膜苍白。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腹软,右上腹明显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阳性,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存在,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诊断方法入院后经腹盆CT、上消化道造影、MRI
病史摘要患儿,男,1岁6月,发现左手肿胀伴压痛5月余,发热1天;5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背内侧肿胀,压痛,手指及手腕活动无明显受限,无发热,无咳嗽,无局部红肿,破溃等不适。症状体征左手背内侧肿胀,压痛;发育良好,营养正常,神清;脊柱生理弯曲存在,四肢活动自如。诊断方法根据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行胸腔镜下纵隔活组织检查术确诊,术后病理肉芽肿形成,抗酸染色见6条阳性菌,倾向结核。治疗方法确诊后口服4联抗结核药治疗,目前共治疗10个月。临床转归随访10个月,逐步恢复好转,现一般情况良好,精神
病史摘要患者因高空坠落致双侧股骨骨折,行"双侧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1个月余出现双侧膝关节屈伸受限、肿胀疼痛,遂来我科行康复治疗。症状体征查体见双膝关节肿胀,以左侧膝关节为著,局部肤温略高,双膝内外侧副韧带处、关节间隙处压痛均阳性,可触及关节摩擦感,双膝关节侧向挤压试验阳性,研磨试验因膝关节僵硬未能完成,左膝关节屈曲时疼痛加重,双侧膝关节屈曲约30°。功能诊断为双膝关节僵硬、肿胀、疼痛、肢体无力。诊断方法行X线片检查提示左膝及右股骨中段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形成。治疗方法口服塞来昔布胶囊预防创伤性骨化
病史摘要患者黄某,女,47岁,因"左侧肢体无力伴反应迟钝1年余"就诊我院。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多次就诊风湿免疫科予"甲泼尼龙、羟氯喹、环磷酰胺"治疗。其母亲42岁开始出现头晕,右下肢无力,逐渐发展成四肢瘫痪,反应迟钝,生活无法自理,47岁去世;其弟弟38岁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性格改变,反应迟钝,曾就诊2014年、2015年就诊我科考虑多发性脑梗死、脑小血管病可能,曾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考虑遗传性脑小血管病(未检测基因)可能性大,目前已去世。症状体征神志清楚,表情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7岁,因"全身红斑伴瘙痒1周,水疱伴疼痛2天"为主诉就诊于本院。症状体征面部、躯干及四肢可见大量红斑肿胀,部分呈靶形,部分区域可见黄豆大小水疱,尼氏征阳性,背部、臀部及双下肢局部区域可见表皮剥脱,面部、手背红斑融合成片,中度渗出。诊断方法皮疹发生与特瑞普利单抗时间轴相关。临床表现为大疱性皮损。治疗方法入院后予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补液、皮肤黏膜护理、镇痛等对症支持治疗。临床转归患者全身创面基本恢复,糖皮质激素及镇痛药物顺利减量停药,好转出院。适合阅读人群肿瘤科;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