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班幼儿玩球兴趣策略探究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我园将拍球作为幼儿体锻的方式之一,教师有效指导,家长积极协助,深入开展小班特色玩球的活动。

因材施教,共同进步


  (一)拍球运动,亲子游戏
  运动在于身、在于心,并不在于场地,不论家庭室内空间是大是小,球的游戏都有着无限的可能。疫情期间,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时间较多,家长就成了幼儿合作的伙伴。为了指导家长正确引导幼儿拍球,教师通过微信群、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鼓励家长在家中和幼儿一起玩球,这一举措也受到了家长的支持。在家园共同引导下,孩子们玩球的技术明显提高。
  (二)允许差异,个别指导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孩子在学拍球的过程中也不免存在着差异。有些孩子身体动作比较灵活,協调性比较好,所以很快就掌握了拍球的技巧。相反,有一部分孩子学起来比较慢。每个孩子在学习时出现的问题也都不一样,有的孩子拍得太高,有的孩子拍得太低,有的孩子拍得不稳,喜欢跟着球走动等。针对孩子出现的不同问题,教师进行了个别指导,帮助孩子总结失败的原因,并鼓励孩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
  (三)竞赛游戏,激发动力
  竞赛是促动孩子积极进取的最佳形式,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竞赛意识。在活动中,孩子的好胜心被完全激发出来。在比赛中,孩子们兴奋地呼喊着加油声,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赞扬。通过比赛,孩子发现了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教师则可以通过“拍球明星榜”“1分钟计时拍球”等形式鼓励幼儿保持运动的热情,提高幼儿拍球的水平。

赏识鼓励,静待花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教师对幼儿的爱体现在赏识每一个孩子、鼓励他们上。每一朵鲜花都会绽放,教师要百般呵护幼儿心灵,对于慢开的花朵,教师一定要耐心等待。
  (一)等一等——带着蜗牛去散步
  在学习拍球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孩子,允许孩子一次次的失败,并鼓励他们捡起球重来。小郭是个性格开朗的男孩,他喜欢在班上追球玩,然后一脚把球踢到教室的最前面,再去追球。看到他如此喜欢踢球,教师走过去和他一起踢球,再教他玩球的方法,教授他拍球的技能。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小郭的拍球技术进步很快。但如果教师每次都无情批评他的“踢球”行为,那他的拍球技能只会原地踏步,而且还会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
  (二)停一停——坐下来看风景
  鼓励对于孩子来说就像阳光和雨露,当他们遇到挫折或困难时,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有时孩子拍球遇到瓶颈期,教师也不要着急,给孩子一点时间,有一天会惊喜地发现孩子的成功。每朵花都会绽放出美丽,但是他们展示美丽是有先后的,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对于那些慢开的花朵,教师应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静静等待花开的美丽。

寓教于乐,快乐玩球


  幼儿拍球活动的内容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生变化,教师需要创设一个满足幼儿需要的,能够自由活动的空间,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不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需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指导方法,让幼儿互为榜样,相互学习,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情境,有趣地玩
  《指南》指出:“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在玩球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幼儿失去兴趣,教师创设了一些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幼儿的玩球热情。比如教师在学习运球时创设了“带着皮球去旅行”的游戏,在学习左右手交替拍球时创设了“拍球歌”,将平时学的儿歌或者歌曲与拍球结合起来,如歌曲《袋鼠》,“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装个乖乖,”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有节奏地拍球,同时体验了两种乐趣,并乐此不疲。
  (二)劳逸结合,休闲地玩
  长时间单一的练习必然会使孩子失去兴趣,身心也会感觉疲乏。有时皮球就成了孩子们休闲的法宝,如运动过后的小椅子、放松时的按摩球等。休息时孩子们自己想出了一些玩球的小游戏,如滚皮球的游戏,你传给我,我传给你,有的孩子还想出了用手指转球的游戏。
  (三)花样玩球,创新地玩
  皮球就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活动器材。除了拍,孩子们还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玩法,如抛接球、双手交替拍球、胯下拍球等,还增加了球与其他器械的游戏,比如球与圈的游戏,球与椅子、平衡木的游戏,丰富了球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身体平衡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也大大增强了。
其他文献
家园共育,任重而道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良好的沟通,搭建信任的桥梁可以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笔者通过身边的例子,以本班新入园幼儿家园共育的现状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背景,探讨开展家园共育的有效方法。一、实录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某天下班回家后,我接到一通怒气
一般情况下,投掷动作围绕上手投掷方式的教学较多,对下手投掷方式的教学并不多见,通过对《投掷——抛投与抛接胶圈》教学设计的学习,笔者认为下手投掷教材的选择与开发对于水平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有趣,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手臂小肌肉群以及手眼协同能力,对于提高儿童对物体的控制能力及对移动物体的判断能力,也有一定的好处。在教学中,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乐在其中,玩在其中,学在其中,基本运动能力形成在其
一、背景描述  前滚翻分腿起是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三年级教材基本内容,“身体活动”版块“滚翻”的学习内容。滚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材,它对锻炼小学生身体的价值高,特别是发展灵巧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定向能力,对于增强关节、韧带和提高平衡器官的能力有显著作用。笔者将前滚翻分腿起的单元教学设计为4个课次,本课为第2课次,在第1课次的教学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前滚翻分腿坐的技术动作,并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分腿
如今,药品逐渐趋于商业化,各大药店、商场为了推广药品,不断推出刺激消费者的营销策略,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如积分兑换、介紹朋友来购买有优惠、会员买药有折扣、充值、满减活动、赠送生活用品、米面粮油等方式促进药品销售。因此我们常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众多的药品广告,有些已成为洗脑式的广告,完全影响着公众的消费意识。随着有些虚假药品事件被曝光,使公众对药品的安全产生了质疑与恐惧,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辨别药品的
2017年9月28日,中美两国围绕“中美关系未来50年——相互理解、共生共享”这一主题在美国举办了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活动,探讨新时期下如何加强人文交流、深化中美友好,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中国将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地基。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  以体育为
今年的5月7日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颁布10周年。自文件颁布以来,西岗区从区域实际出发扎实落实“中央7号文件”,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形成,为学生体质的改善尽职尽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和区域的和谐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西岗区先后获得“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区)”“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辽宁省体育艺术示范区”“全国跳绳推
观察能力是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发挥教师观察能力的作用,既能了解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及特点,为幼儿开展适合的实践活动,又能为幼儿丰富生活学习经验提供方向、设定目标。  经过一学期的幼儿种植实践活动,结合《3~6歲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指导精神,在种植活动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运用教师的观察能力,支持并指导幼儿,能够有效丰富幼儿的种植经验,提高幼儿的种植能力。案例:菜园除草记  活动时间:2
小学生身体与智力都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充分感受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本文针对小学阶段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改善小学阶段家庭教育问题的相关对策。小学阶段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績  大部分家长评价孩子是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导致孩子
武术项目专业技术强、趣味性低,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打破武术课程枯燥的教学模式,成为小学开展武术课程探讨研究的一个课题。以上这节课,能够给我们带来以下三点启示: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减少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学习。执教教师创新了教授方式,结合生活中常用的平板電脑,促使学生自主学练,并将技术动作与运用相融合,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二、练习方式多
幼儿园主题教学过程中,美术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有利于挖掘幼儿的潜能。在当前幼儿园主题教学过程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开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  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关键在于“创意”,与传统模式下的幼儿美术教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并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在借鉴和吸收以往教学模式优点的情况下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