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大空间尺度上生物及非生物因子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生长-防御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全球环境变化下的入侵群落动态预测及入侵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中国21°N~37°N范围内分别设置72个面积为10 m×10 m的空心莲子草入侵样地(水、陆生境各36个),测定样地中空心莲子草的氮平衡指数(Nitrogen balance index,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00460); 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2018B0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空间尺度上生物及非生物因子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生长-防御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全球环境变化下的入侵群落动态预测及入侵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中国21°N~37°N范围内分别设置72个面积为10 m×10 m的空心莲子草入侵样地(水、陆生境各36个),测定样地中空心莲子草的氮平衡指数(Nitrogen balance index, NBI)、叶绿素指数(Chlorophyll index, Chla)、类黄酮指数(Flavonoid index, Flav)和花青素指数(Anthocyanin index, Anth),并利用回归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探讨地理、气候、氮素营养、植物多样性和昆虫发生量等因素对这4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回归分析及CCA均表明,水、陆2种生境空心莲子草的Flav与纬度呈显著正向关系、与降雨量呈显著负向关系。回归分析中,陆生和水生型空心莲子草的Chla分别与经度、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向关系;水生型空心莲子草的Anth与纬度呈显著负向关系、与年均气温呈显著正向关系。CCA中,水生型空心莲子草的NBI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昆虫丰富度和莲草直胸跳甲数量之间具有强烈负向关系,与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具有较大正向关系,而Flav表现出与NBI完全相反的分布格局。【结论】经度、氮素影响空心莲子草的生理生长特性,纬度、气候和植物多样性影响空心莲子草的化学防御特性,而植物多样性和昆虫发生量使得水生型空心莲子草的生长与防御之间具有明显权衡关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灾害事故频发,多轴应急救援车辆作为陆地救援的主要装备,需要在复杂路面行驶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目前,被动悬架是多轴应急救援车辆常采用的结构,但其参数不可随路面不平度和车辆的振动状态实时调节,导致应急救援车辆在低等级路面上的行驶性能较差,严重影响救援作业的效率。主动悬架系统通过控制执行器输出能量来抵消路面冲击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在不同等级路面条件下的机动性、平顺性和
为了紧急快速救援各类突发灾害和自然灾害,对应急救援车辆的机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车辆在高机动行驶下的稳定性成为了应急救援车辆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需求。主动前轮转向和油气悬架作为车辆重要的底盘子系统,能够分别提高车辆的横摆稳定性和侧倾稳定性。因此,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控制策略协调主动前轮转向和油气悬架系统是提高应急救援车辆在高速行驶下稳定性的关键技术途径。本课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机动多功
随着微电子、柔性电子和仿生电子的发展,仿生传感器及其集成系统正在向柔性、微型、高集成和多功能等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也促进了仿生电子产品对生物感知系统更为深入的仿生模拟,从而开发出更为精细的仿生器件用于模拟生物的感知功能,同时通过集成不同的仿生传感器或仿生传感器与其他功能的电子设备集成实来实现对人体复杂的感知系统(如皮肤同时感受触觉和温觉)、甚至是感觉系统的高级功能(如触觉学习、触觉记忆、视觉学习
S形试件是中国机床行业提出的首个国际加工检测标准,目的是用于检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综合加工性能,尤其是弥补了传统检测试件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动态精度检测上的不足。然而,目前关于S形试件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动态精度检测机理、方法及评价指标方面的理论研究仍比较少。为了推广S形试件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动态精度检测上的应用,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性地开展了基于S形试件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动态精度检测方法的研究:(
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近年来获得了极大关注和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在平板显示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而具有低能耗、光色健康环保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未来固态照明技术的应用中亦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非常有希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的固态照明技术。目前WOLED的主要性能如效率、亮度等指标已经基本达到了实用化水平,但针对固态照明
众所周知,鱼群、蚁群、鸟群以及菌落等生物群体可以展现出群体运动行为,这种群体行为并没有全局信息的引导,仅依靠个体之间信息的交流便可以完成复杂的运动。为了研究和模拟这种运动,学者们提出了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问题模型,考虑在有限的局部信息和简单的控制规则下智能体的协同运动。作为一种分布式控制,多智能体之间的协同运动方式在诸如无人机飞行和智能机器人编队等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
有机半导体凭借简单的低温加工工艺和良好的机械柔性,为生产低成本的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也为丰富材料的多样性提供了必要手段。目前,电子传输(n-型)材料的发展滞后于空穴传输(p-型)材料,所以提高电子传输性能和丰富n-型材料的种类是发展n-型和双极性型材料的关键。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影响n-型材料传输性能的微观因素并加以改善,从而获得高性能的n-型和双极性型材料。以n-型材料为研究对
有机电致发光发光二极管(OLEDs)技术被美籍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博士于1987年报道后受到了科研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OLED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平面显示、照明设备、医疗等领域。OLEDs技术的核心是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代以Alq3为代表的传统荧光材料,仅利用了25%的单线态激子发光,理论最大外量子效率低;第二代以Ir、Pt等配合物为代表的磷光材料,在重原子
强激光与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包含了许多高阶非线性物理现象,人们对这些新奇的强场物理现象进行了广泛地探索与深入地研究。电离是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过程之一,电离电子的动量分布中包含了许多电子动力学信息以及物质结构信息。因此,光电子动量分布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中,我们系统地研究了组合圆偏振激光作用下氢原子和氦离子的光电子动量分布,具体内容概括如下:(1)通过数值求解二维含时薛定谔方程,研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s)因其高效率、低功耗、自发光、柔性等优点,在固态照明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荧光-磷光混合型WOLEDs,兼具荧光材料的低成本、稳定性和磷光材料的高效率的特点,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白光器件结构。为了实现该类器件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需要进一步通过材料创新和器件优化等方法简化器件结构、提升器件效率、降低效率滚降、提高白光品质。混合型WOLEDs中的关键因素是蓝色荧光材料。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