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脲脲原体血清型1和3感染BALB/c雌性小鼠生殖道的致病性比较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相同浓度解脲脲原体血清型1(Uu1)和3(Uu3)及混合感染(Uu1和Uu3)在BALB/c雌性小鼠模型生殖道的致病性.方法 156只雌激素预处理过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Uu1组、Uu3组、Uu1+Uu3组每组48只,无菌培养液对照组12只,分别阴道接种相同浓度(106拷贝/g)Uu.接种后第1、3、7、14、21、35天随机处死每实验组各8只及对照组2只小鼠.取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行HE染色,光镜观察;取接种后第14天宫颈管黏膜扫描电镜观察.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种相同浓度不同血清型Uu后3~35d,Uu1组、Uu3组、Uu1+Uu3组的总致病率分别为35.0%(14/40)、47.5% (19/40)、62.5%(25/40),3组致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致病.结论 BALB/c小鼠生殖道接种相同浓度的Uu1、Uu3、Uu1+Uu3后,Uu1+Uu3组致病性最强,Uu1组最弱。

其他文献
目的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筛选早期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尿液中的特异标志蛋白.方法 CM10(弱阳离子交换表面)蛋白芯片结合SELDI-TOF-MS技术,检测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30例伴发紫癜性肾炎,30例不伴肾炎)尿液中的蛋白质质谱,用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蛋白芯片数据分析系统筛选过敏性紫癜肾炎特异的尿液蛋白标志物.结果 共检测到154个经过信噪比和强调过滤
期刊
进展省医学会第十一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皮肤性病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于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成都蜀兰大酒店召开,省内皮肤性病学医师150余人参会。特邀大连医科大学刘晓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马东来教授分别就“重症银屑病治疗进展”、“疑难皮肤病诊治分享”做精彩报告。会议以皮肤疑难病诊治为主题,中青年医师唱主角,强调原创性临床研究,其中“疑难病例临床病理分析”、“头癣的临床及分子学特征”、“皮肤
期刊
目的 了解海南省常住人口银屑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在海南省18个市县各选择10个乡镇或社区作调查点,采取多阶段抽样(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调查员填写《海南省银屑病流行病学研究登记表》,并将调查所得数据录入EpiData 3.1软件,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抽样35 314人,实际应答30 935人,应答率87.60%,男
目的 探讨纳米二氧化钛(TiO2)颗粒光催化活性对人表皮鳞状细胞癌细胞株A431的生长抑制效应及机制。方法单纯紫外线(主要波长为253.7nm,功率30w,光距30cm,照射时间15min)、不同浓度(100、200、300、400、500、600mg/L)纳米TiO2及纳米TiO2紫外线作用于A431细胞,采用噻唑蓝(MTY)法检测上述因素对A431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医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定于2013年6月19—23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2013亚太医学真菌学大会”、“2013国际皮肤病遗传学论坛”、“2013国际表观遗传学与自身免疫病研讨会”也将同时召开。本次会议属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会议既有国际性学术交流,也有皮肤性病全国年会
期刊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联合外用与单方激素外用治疗湿疹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患者21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外用糖皮质激素加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外用激素.治疗2周,达到临床治愈者随访13周,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痊愈率80.6%,明显高于对照组(64.8%,x2检验,P=0.01).急性、亚急性患者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痊愈率均分别高于对
期刊
目的 探讨含重楼、马齿苋提取物、透明质酸钠的清痘修复精华液改善寻常痤疮的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研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每天早晚各1次,在使用薇诺娜洁面泡沫清洁面部后,观察组在痤疮皮损处使用含重楼、马齿苋提取物、透明质酸钠的清痘修复精华液,对照组在皮损处外用含木瓜蛋白酶活性成分、维生素B3、马齿苋提取液、水杨酸衍生物的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分别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前后皮损改
期刊
患儿女,24 d.足月自然分娩,系第1胎第1产.生后哭声好,羊水清亮,体重3.3 kg.出生3d后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绿豆至蚕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和结痂,大小不一.疱液黄色,疱壁紧张,以躯干及四肢多见,破溃后遗留灰褐色斑,呈条状分布.指(趾)甲未见异常,肢体活动自如,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患儿精神反应好,吃奶正常,大小便正常.病程中无发热、抽搐等异常反应.患儿本次就诊前曾到某市级医院诊治,诊断为先天性
期刊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上海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3年“第四届国际大疱性皮肤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3年10月12日在瑞金医院召开。
期刊
目的 探讨新的供皮区取皮方法,在获取较大面积全厚皮片的同时,可缩短供皮区宽度、减少缝合张力,缺损面可直接缝合闭合.方法 运用数学原理,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设计错位供皮法,所取的皮片经拼接后即可形成较大面积皮片,满足修复大面积缺损的需要.用该方法治疗7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头、面部5例,足部2例,包括基底细胞癌3例,鳞状细胞癌3例,恶性黑素瘤1例.结果 供皮宽度缩小后,供皮区缺损能够直接拉拢缝合,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