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6种灌木叶片δ13C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

来源 :辽宁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策略,丰富科尔沁沙地南缘抗旱植物的筛选途径,该文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实验基地6种灌木叶片的稳定同位素进行测定,结合降水量、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等因子,分析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及不同来源土壤水分对树种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灌木的叶片δ13 C值在旱季的变化范围为-29.697‰~-26.585‰,水分利用效率为58.676% ~93.245%.根据δ13 C值与地下水位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植被耗水不是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黄柳、乌苏里鼠李、南蛇藤和小叶锦鸡儿在干旱环境下具有更高的叶片δ13 C值,说明这4种植物可以作为抗旱树种在科尔沁沙地南缘进行植被恢复.
其他文献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为推进“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本文针对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工科”背景下电力电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通过搭建基于“实时数字控制”的新型教学实验平台,建立面向“新工科”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以期加强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平台.
本文分析了“1+X”证书制度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证书的背景和要求,围绕对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将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科研相融合,建立以项目为主题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点、线、面、体”四维度体系化机器人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
由于实验设备限制、实验手段缺乏等原因,通信实验等实践类课程不便于实施线上教学.本文对目前主要采用的线上教学资源进行了简单梳理,阐述了通信实验课程在线上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对“通信系统综合实验”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了相关的教学经验并提出了通信综合实验类课程未来提升的空间和方向.
分析“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目标,可知高校实验中心是高等教育工程中强化工程应用、培养工程应用型高级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例,从实验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等五方面进行全面革新,对新工科下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进行实例说明.
综合案例融合了理论与实践、软件与硬件、控制算法与仿真,涉及到多门专业课程.本文以数字电源系统为综合案例,介绍了该案例涉及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控制算法、仿真、实验测试等工程技术开发的各个环节.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实践,加强了课程间知识点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认可.
本文介绍了相关分析法辨识脉冲响应实验设计.通过对被辨识系统的阶跃相响应、幅频响应、输入输出特性进行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进而确定被辨识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最大截止频率和系统脉冲响应辨识激励M序列的阶数、循环周期、移位节拍、幅值,并利用运放模块搭建被辨识系统,通过STM32单片机、TFT触摸屏构建脉冲响应特性测试系统实现脉冲响应辨识.实验实施软硬、虚实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工科学习新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
为探究土壤养分与樟子松人工林密度的关系,以4种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0~80 cm土层为对象,研究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呈明显的“表聚现象”,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不同密度林分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规律不尽相同,1568株?hm-2和1029株?hm-2的樟子松人工林0~80 cm土层的养分含量较高;494株?hm-2的樟子松人工林中每株树木可利用的养分量最多.从林分健康与生长需求考虑,40年左右的樟子松人工林密度为500株?hm-2左右时,林分的土壤养分可
为探讨天然林保护引起森林养分归还和生态经济的变化,采用时空替代法,研究2015—2020年仙人洞和草河口不同林龄、坡度、海拔的栎林凋落物空间分布及动态.结果表明:2种天然栎林凋落量基本呈双峰分布,表现为5月上旬为繁殖器(花序)凋落高峰,8月中旬至11月初为叶凋落高峰;采用最近邻元素模型来探讨气温对栎林凋落量的影响,草河口枝凋落量与气温的线性方程为y=1.65 x+197.39,仙人洞y=1.953 x+127.04,得出模型预测能力的“真实”估计值,草河口、仙人洞“枝”的凋落量分别为3~66 kg?hm-
为揭示樟子松抗盐碱生理机制,以3年生樟子松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盐碱胁迫下樟子松苗木活性氧代谢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叶片内H2 O2含量随着盐碱胁迫程度加重而升高,14 d后盐碱胁迫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轻度和中度胁迫处理14 d后降低了GSH含量,中度和重度处理21 d后显著提高了GSH含量;中度和重度盐碱胁迫处理14 d后显著提高了樟子松ASA含量,轻度胁迫14 d内对ASA含量影响不显著;轻度盐碱胁迫在处理后7~14 d提高了GR活性,中度和重度胁迫处理21 d后显著降低了GR活性;重度盐碱胁迫会
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提出的培养计划方案,创新性地开发出“电子系统综合实训”课程,该课程运用“四位一体”(工程化环境、项目化载体、团队式指导、协作式学习)教学模式,全方位地改善传统课程设计存在的弊端,突出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本校的教改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